2017年,中国在水、固、危废、节能减排多个环保领域都有建树,让人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赶紧跟随宇墨来回顾一下今年中国创造了哪些“从无到有”的环保领域新事记,并从中收获一些经验启发。
1水处理
电子束辐射技术成为工业废水处理“新贵”
废水的成分复杂,通过常规方法并不能实现完全降解。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今年10月,通过中国院士专家团的鉴定。在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研究方面,电离辐射技术称得上中国首创。
子公司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共同研发,将电离辐射技术引入常规废水处理工艺之中,提供专用电子加速器和辐照反应器,在电子束流轰击或照射下,诱发水体中的物理化学反应,使有毒有害难降解工业废水满足了更高的排放标准。目前,首个应用于印染废水的示范工程已在浙江省落地。
在水处理领域,利用核技术处理工业废水为技术创新突破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纵观国际技术动态,今年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项研究,证明了用激光技术照射土壤可以快速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以上事件表明,新的环保解决方案的研发,需要尝试将不同的技术融会贯通,这会是未来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
2固废
变废为宝,地沟油也能“飞上天”
上月,一架从中国首都机场飞往美国芝加哥的客机平稳落地,不寻常的是该飞机使用调合了餐饮废油和常规航煤的燃料,成功完成了首次跨洋飞行,在我国生物航空煤油研发进程中具有跨时代意义。
餐厨废弃油,俗称地沟油,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可用来制备生物柴油,作为车用燃料早已得到应用。而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经过数年研发,生产的生物航煤以餐饮废油为原料,按照15:85比例与常规航煤调合,成功投入商业使用。
除美国、法国和芬兰以外,中国是掌握生物航煤技术的又一国家。我国拥有包括动物油脂、棕榈壳、餐厨废油等在内丰富的生物质资源。食品废弃物可燃物质量大,一般是通过厌氧发酵或低温碳化的方式制备高热值的气态燃料,伴随产生有机液体和碳黑等副产物。这次在航天上的成功应用,不仅有助于降低化石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还为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创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3固&危废
首个垃圾焚烧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浙江
由国家发改委主管,浙江大学牵头,光大、锦江等企业联合共建的我国首个垃圾焚烧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于今年3月在浙大揭牌。
这一国家级工程实验室从垃圾和危险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需求出发,着力解决垃圾焚烧技术和装备的升级和工程化。
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和危废处置技术与国际领先技术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且一定程度上依赖技术和设备引进。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政策规范危废市场,同时大力支持各地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厂。实验室的成立,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育,我国固废和危废处置的工程应用和产业化建设具有很好地指导意义。
4物流环保
首个关注物流行业环保的公益基金成立
今年3月,国内首个推动物流环保的公益基金-菜鸟绿色联盟公益基金,在京成立。它致力于三方面的工作,即改善快递包装、快递车辆以及大数据技术来减少碳排放。
该基金计划投入3亿元,通过环保快递包装,电子运单无纸化,减少一次性浪费,绿色回收,电动车辆替代燃料车辆和大数据智能调控等方法降低资源消耗,提升物流效率。
据国家邮政局透露,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300亿件,同比增长53%。共消耗约32亿条编织袋、约68亿个塑料袋、37亿个包装箱以及3.3亿卷胶带,但总体回收情况却不尽如意。作为商品交易供体的电商平台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协同效应不应止步于此。物流产业链的上下游亟需环保的介入,要从“快递垃圾围城”中寻找商机。不难看出,研发生物可降解材料将会是一个合作的契机。早在2015年,环保顶级期刊EST报道北航教授杨军团队研究蜡虫肠道微生物成功降解聚乙烯塑料,此后又证实黄粉虫降解聚苯乙烯,被《科学》杂志一栏目收录。当然,在生物可降解塑料的产业化尚未到来之前,快递包装的减量化及资源化回收仍是首要任务。此外,快递车辆的节能减排,也是业内研究的一个方向。面临快递行业高速发展的现实,物流环保这个新兴行业需要稳扎稳打,值得持续关注。
原标题:从0到1:2017国内环保领域打破“零纪录”大事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