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是重大的环境保护和民生工程,已被纳入国家环境治理体系。土壤修复项目的实施能够有效控制土壤污染,改善周围的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显著提升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土壤污染防治政策的不断落地,土壤修复产业发展持续升温。中国的土壤修复产业目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修复项目具有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等特点,目前土壤修复项目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部专门设立了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融资渠道单一,仅靠政府支持无法满足土壤修复项目资金的需要,对社会融资有着迫切的需求。为了拓宽土壤修复项目的融资渠道,推进土壤修复综合治理,加大支持土壤修复环保绿色产业的发展,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将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列入绿色债券支持的项目类别(2.污染防治/2.2环境修复工程/2.2.1包括土壤污染治理及修复项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中也明确支持包括土壤环境问题治理在内的污染防治项目。
东方金诚根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显示,2011年1月-2017年9月,境内用于土壤修复项目的已发行债券共计22只(含6只绿色金融债),募集资金共计约755.5亿元;其中,仅湖南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债券11只,累计募集金额多达160.5亿元。本次统计数据未计入募集资金用于污染防治但没有明确用于土壤修复的绿色金融债。
绿色债券明确要求募集资金对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的生态环境效益进行评估,经调查,目前已发行的涉及土壤修复项目的绿色债券中尚无明确的环境效益评估方法。为此,东方金诚通过文献整理,参照国家及土壤修复行业相关标准,尝试建立对土壤修复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估方法。
什么是土壤修复?
土壤修复是指将受污染的土壤恢复到正常功能的技术手段,通过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固定、转移、吸收、降解,或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使污染的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完全或部分恢复到正常的生态功能。
按照不同分类依据(2)(3),土壤修复技术有多种分类方法,如表1所示。
土壤修复的环境效益
1、降低污染物水平,有效防治土壤污染
目前的土壤修复技术仍然采用“亡羊补牢”的线性思路,基本上都是事后处理,修复目标主要是降低污染物的含量或毒性,实现污染物存量“减量化”和污染物增量“减量化”的统一,减少土壤污染物存量的同时,避免对土壤的二次污染,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增量。
2、恢复土地生态经济功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随着工农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土地资源变得非常稀缺,同时还面临着土壤污染不断扩大的威胁。因此,对土壤污染的修复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恢复土地生态经济功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3、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
由于污染物能够在土壤中累积,农用地污染后不仅降低农作物产量,危及国家粮食安全,而且通过食物链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建设用地中污染物挥发、下渗到地下水等也会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土壤污染修复的开展有利于实现土地的安全生产及开发利用,保障农产品安全及居民健康安全。
4、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生态良性循环
在土壤修复过程中,提倡绿色修复技术,积极开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利用工农业的废弃物、工业石膏、粉煤灰、畜禽粪便、生物有机肥等作为土壤改良剂,调节土壤酸碱度,增加土壤肥力,减少污染物的生态风险,为土壤修复治理领域中工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开辟新途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土壤修复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估
1、东方金诚对土壤修复项目环境效益评估思路
东方金诚通过一系列的文献研究,参照国家及土壤修复行业相关标准规范(表2),从中选取主要因素作为评估指标,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来实现对土壤修复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估。定量评估通过参照国家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对比土壤修复项目的各类指标,量化分析评估土壤修复项目的环境效益。定性评估是对土壤修复项目环境效益作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
定量评估方面,土壤修复项目环境效益的实现主要围绕污染物总量控制开展评估,通过修复治理,消减土壤中的存量污染物,使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可安全使用的标准。但由于用地类型(工业场地、农用地等)、污染物类型多样导致的土壤污染状况各异,因而采用的修复模式和修复指标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实际应用中须做到因地制宜、精确修复和评估。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案(草案)》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划分,东方金诚主要针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进行土壤修复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估(5)。农用地修复和建设用地修复的目标不同,前者重点关注修复后土壤是否可以实现复垦,生产出的农产品是否达到安全标准;后者重点关注修复后的场地是否能进一步安全开发利用。
定性评估方面,土壤修复项目环境效益的实现主要依赖于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项目的规划设计须做到科学合理,既要保证修复效果,又要避免过度修复。国家《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明确提出全面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包括建立标准、调查、监测和规划四项管理制度。从修复规划与策略上,强调管控与修复并重。通过管控,切断暴露途径,控制土壤污染增量;通过修复,治理污染土壤,降低环境和健康风险。同时,对土壤修复项目实行严格的施工管理,加强对土壤有毒有害物质的重点控制和监测,提高企业对土壤污染防控的自律管理,从污染源和修复途径控制并消除污染。因此东方金诚拟从规划设计及实施管理两方面开展土壤修复项目环境效益的定性评价。
2、环境效益定量评估
农用地土壤修复的评估指标
农用地土壤修复的评估指标主要从土壤环境质量、肥力质量、健康质量三方面综合考虑(6)(7),污染农用地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是选取修复前后土壤质量变化较大的指标,参照国家农用地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等相关标准,评估修复后土壤质量的改善情况,重点关注修复后土壤污染物环境风险的降低程度、农用地土壤生态功能的恢复程度、生产农产品的安全性等(见表3)。
建设用地土壤修复的评估指标
建设用地土壤修复的评估指标主要从方案实施绩效、资源化利用和价值评估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方案实施绩效主要包括修复技术选择、污染控制、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方面的指标内容。资源化利用主要通过无害化处置污染物,实现污染物总量的消减,同时提升修复设备的节能效益,减少资源消耗,避免二次污染。价值评估主要通过评估建设用地修复后的土壤环境质量和生态/健康风险,确保土壤修复后再利用的持久性,以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风险降低-环境效益-成本控制三位一体的评估效益(9)(见表4)。
环境效益定性评估
东方金诚综合参考了《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标准》和《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等相关规定和评价指标,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土壤修复项目的环境效益进行定性评估:
我国土壤污染类型多样,污染场地的综合环境错综复杂,同时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尚不完善,针对污染土壤修复的决策支持系统及事后评估技术,以及通用的评价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准则等,正在逐步建立或完善。此外,土壤修复项目在我国尚处于动态发展过程,难以用统一的标尺对土壤修复项目进行环境效益评估。我们将结合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政策标准的建立完善以及土壤修复产业的实际发展阶段对其环境效益的评价作出适应性调整,以期建立有效通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好地提升评估过程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注:
(1) 数据自2011年《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 “十二五”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后开始统计(2)参照环保部 2014 年发布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
(3)张长波. 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工程施工监理的个案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36(10): 152-156.
(4) 土壤污染环境数据采集建立在针对性、规范性和可行性基础上,主要以现场调查、人员访谈、文献查阅、专家讨论等方式获取相关资料数据(5)文章主要针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环境效益进行评估,对矿区及油田土壤污染没有涉及(6)王涛, 李惠民, 史晓燕. 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 土壤通报, 2016(03): 725-729.
(7) 吴滨,张立.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耕地土壤修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09): 210-213.
(8) 分析方法及评价标准参比国家相关分析标准(9) 李青青,罗启仕,郑伟,李小平. 土壤修复技术的可持续性评价-以原位稳定/固化技术和异位填埋技术为例[J]. 土壤,2009, 41(2):308-314.
声明:本文是东方金诚的研究性观点,并非是某种决策的结论、建议等。本文引用的相关资料均为已公开信息,东方金诚进行了合理审慎地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引用资料的真实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保证。本文的著作权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销售和分发,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或歪曲。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