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周时间,京津冀地区接连发生了冬防以来三轮重污染天气,2+26城中有10个城市发生了重污染天。(今年10月尚未出现重污染天的城市,表中未列出)(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审核仅供参考)其中北京去年截止10月28日10月份重污染天6天,今年分别在10月26与27日出现了重污染天,较去年减少4天。重污染之下,

首页 > 大气治理 > 综合 > 评论 > 正文

北京10月重污染天同比减少4天 未来治理之路要注意二次颗粒物的转化!

2017-10-30 09:42 来源: 真气网 

近两周时间,京津冀地区接连发生了冬防以来三轮重污染天气,"2+26"城中有10个城市发生了重污染天。

(今年10月尚未出现重污染天的城市,表中未列出)

(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审核仅供参考)

其中北京去年截止10月28日10月份重污染天6天,今年分别在10月26与27日出现了重污染天,较去年减少4天。重污染之下,10月26—27日北京市PM2.5作为首要污染物使得灰霾天气出现,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下面首先对雾与霾做个辨析。

1雾与霾

雾与霾之间其实有很多的不同,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

雾:在气温接近露点时,空气中的水气经过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气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的天气现象。

霾:大量极细微的固体颗粒均匀的悬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

核心物质:小水滴(粒径较大)

产生原因:气温降低、水汽凝结

持续时间:一般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且多出现在早晨和傍晚

结构分布:一般在近地面的几十米到两百米之间

核心物质:颗粒PM2.5(细颗粒)

产生原因:颗粒物浓度高,吸湿增长等因素。

持续时间:时间较长,可长达几天

结构分布:厚度一般在1—3千米,边界层下降时也可下降至几百米,分布较均匀。

2霾的产生

正如上面所说,霾的出现是由于颗粒物在空气中悬浮使的能见度下降的大气污染现象,具体可用下图来表示。

因此,目前对于霾的基本认识是: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各种源排放的污染物,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形成细粒子,并与水汽互相作用导致大气消光的现象。

1.霾产生的内因

正如上面所讲,二次污染物一般在PM2.5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不过气态污染物排放进大气后不一定会马上产生颗粒物,而是在等到气象条件成熟后才会通过物理与化学过程转化为对应的硝酸盐、硫酸盐、铵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等固体颗粒物。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一天前还蓝天白云,第二天即中度乃至重度污染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经审核仅供参考)

一些污染源比如汽油车,虽然其尾气中一次颗粒物的浓度不高,但其排放的氮氧化物等气体物质在大气中同其他气体物质如二氧化硫等反应后会产生大量固体颗粒物,形成灰霾,并成为城市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全球范围内,二次颗粒物对PM2.5的贡献率为20%—80%。

中科院研究表明,在我国中东部地区二次颗粒物所占比例常常高达60%,在静稳天气时还会更高,这也是我们经常感知到的“爆发性”成霾的原因。过量排放是灰霾天气经常出现的内因。

2.霾产生的外因

出现一低风速和逆温为特征的不利气象条件是灰霾形成的外因。从时间分布上看,一年中我国3—9月空气质量较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夏季大气边界层高,水平风速大,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环境容量大。

而秋冬季则相反,以2017年10月25—28日发生的重污染过程为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利的气象扩散条件,当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850hpa、500hpa及地面的气压等值线显示高空纬向等值线较疏、地面处于均压场,风速较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气象资料统计表明,近40年来京津冀年平均风速逐年减小,减小幅度达37%,尤其对京津冀污染物扩散有利的北风频次和风速都显著下降。

此外,内外因之间还会出现正反馈过程。排放到大气中的PM2.5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光强度。导致地表温度下降,而上层大气中存在的颗粒物通过吸收光作用,会提高该层大气温度,从而形成下冷上热的稳定大气结构,进一步降低空气对流,促使大气边界层下降,导致环境容量进一步降低,从而加剧污染程度。

3北京市污染源解析

PM2.5,粒径小,面积大,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其来源与组成较为复杂。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2017年9月15日发布的PM2.5来源解析研究成果显示:

(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审核仅供参考)

北京市全年PM2.5来源中区域传输贡献约占28-36%,特殊重污染过程中,区域传输贡献可达50%以上,本地污染排放贡献占64-72%。在本地污染贡献中,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扬尘为主要来源,分别占31.1%、22.4%、18.1%和14.3%,餐饮、汽车修理、畜禽养殖、建筑涂装等其他排放约占PM2.5的14.1%。

结果还表明,北京市空气中PM2.5主要成分为有机物(OM)、硝酸盐(NO3-)、硫酸盐(SO42-)、地壳元素和铵盐(NH4+)等,分别占PM2.5质量浓度的26%、17%、16%、12%和11%。

PM2.5中的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和铵盐主要由气态污染物二次转化生成,图中显示这四者累计占到了PM2.5的70%,这一结果表明重污染情况下气态污染物二次转化对PM2.5浓度升高起了主导作用。

编者寄语

我国现阶段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数大。近年来,机动车、工业、农业及生活源排放强度显著增加,导致大气中各种污染物浓度偏高。我国产业布局相对集中,使得华北、东北、成渝、关中、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污染特征明显,尤其是华北地区单位面积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都是全球最高的区域。从趋势上来讲,全国空气质量总体向好发展,但要根本解决灰买霾污染,涉及到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诸多问题。需要经历一个不断优化调整的过程。

现在正值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时期,如何采取有效的短期措施,将污染物浓度控制在预期范围内,如何准确把握污染过程,尽量避免重污染天的出现,则考验着每一个环保人。

原标题:北京10月重污染天同比减少4天,未来治理之路要注意二次颗粒物的转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