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正式生效,我国作为128个签署国之一,公约规定,到2020年1月1日将全面禁止生产和进出口含汞产品。
含汞产品离日常生活并不远,家庭必备的水银体温计就是其中之一。随着2020年的临近,生产不含汞的新型体温计成了制造商竞逐的市场蓝海。这片蓝海中,嘉兴福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逐渐崭露头角。
一支体温计的创新之路
汞,这一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因为1956年在日本发生的水俣病而进入公众视野。由于汞常温下为液体,挥发后,空气中浓度达到0.15mg/m3时,就可以引起人体中毒,汞中毒后,会对人的神经系统、肾脏等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并且跨越几代人一直存在于人的身体内。此外,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许多家庭常备着水银体温计,当体温计被打破,汞就会形成一个个小圆珠,四处滚落,无法收集。散落的汞会持续挥发,假设在一个15平方米的房间内打破一支体温计,房间内的汞浓度可上升至0.25mg/m3,远大于汞慢性中毒的0.15mg/m3标准。
正因为如此,包括中国在内的128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签订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到2020年,各缔约国将全面禁止含汞产品,而支持采用精确、实惠和更安全的汞替代品。
但是汞的替代品在哪里?位于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的福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拿出了自己的方案。据悉,该公司的创始人潘健武原来是上海钢铁工艺技术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同时也是国家技术发明奖的获得者。早在2013年初,他率先开展汞的替代合金、制备工艺以及相匹配的高真空灌装设备的全产业链的开发研究。
潘健武告诉记者,为了研制出能够替代汞的温敏材料,他带领公司的技术人员花费了数年时间,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他们把材料研究、工艺研究、装备研制结合起来做,解决了许多相互关联的难题。经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院检验,其质量的关键指标——示值允许误差远优于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示值允差37℃、41℃分别为+0.10℃、-0.15℃,福宁牌的体温计示值允差为-0.05℃,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记者在福宁医疗器械公司内见到了这支无汞玻璃体温计。从外形上看,它比水银体温计更大,呈扁圆柱体状;从构造上看,它和水银体温计相类似,分成前后两部分,前端装金属,后端为刻度;使用方法也相同。据了解,目前公司年产能为200万支无汞玻璃体温计,预计2019年可达到500万支。
从上海转战而来的创业“父子兵”
实际上,潘健武今年已经85岁,作为上海的一名资深高级工程师,过去的几十年,他一直生活在上海。“都这把年纪了,怎么还会想来嘉善?”周边的人不解。潘健武呵呵一笑:“为了新产品,也为了人民的健康事业。”他是一位闲不下来的老科学家,他与年轻人一样正常上班。
潘健武介绍,早在2013年,他的团队就开始研究无汞玻璃体温计,立项之初就定下了“三步走”的发展路径:小规模实验、批量试制、扩大生产。随着规模的扩大,上海的用地显得捉襟见肘。他将目光转向了上海周边。而嘉善,对于他来说已非常熟悉,也几乎是他的第一选择。
延伸阅读:
《水俣公约》——中国汞治理的风向标
原标题:一支来自上海的无汞玻璃体温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