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北京东城区东四块玉南街4号院小区的厨余垃圾处理机已经持续运转了14年。这个仅有7栋居民楼、400多户居民的小区,凭借多处到位的细节渐成社区垃圾分类的典型样本。居民只有一个桶时会犹豫垃圾往哪儿放每次做饭吃完,再拾掇好厨房,俞柏声总要仔细地将蔬果皮核、剩饭剩菜与包

首页> 固废处理> 垃圾处理> 餐厨垃圾> 评论> 正文

垃圾分类坚持14年的背后:每年围绕垃圾分类整体开销约15.7万元

2017-08-23 09:30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魏婧

自2003年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北京东城区东四块玉南街4号院小区的厨余垃圾处理机已经持续运转了14年。这个仅有7栋居民楼、400多户居民的小区,凭借多处到位的细节渐成社区垃圾分类的典型样本。

居民

只有一个桶时会犹豫垃圾往哪儿放

每次做饭吃完,再拾掇好厨房,俞柏声总要仔细地将蔬果皮核、剩饭剩菜与包装袋、塑料盒等区别开来,分别投入墙边一灰一棕两个垃圾桶。70岁的她还记得2003年入住东四块玉南街4号院时,物业宣传推广垃圾分类的阵势,“每家发一本小册子、送两个垃圾桶。天天有保洁员在垃圾桶旁边解释、引导……”

小区内的一组分类垃圾桶。

此前,俞柏声住在一幢老式居民楼里,垃圾需要从每层的垃圾道开口处丢进去,直通一楼。这种倾倒垃圾的方式极易造成堵塞,夏天气味尤其强烈。到了新家,听说小区要推垃圾分类,她拍手叫好。“环境收拾得整洁一点,自己呆着也舒服。”

对曾在美国子女家生活过一段时间,见识了外国人“每户三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院子里草、叶子都单独分出来”的俞柏声而言,垃圾分类算不得陌生。经过一番熟悉和学习,她很快“上手”,并且尤为积极主动——除了厨余垃圾和生活垃圾,还在饭桌下摆了个大纸箱,专门盛放报纸、纸盒等可回收物。电视旁的一个小袋子,用于收纳旧电池等有害废弃物,攒多了就送到小区专门回收的地方。

厨余垃圾处理机。

俞柏声笑言,80多岁的老伴“特别支持自己工作”。亲戚朋友到家里来,有时扔错了,她也会纠正。“比如吃完的梨属于厨余垃圾,外面包装的网,需要放入普通垃圾箱。”在她看来,垃圾分类的宣传已经做得很到位,“相关介绍、画的图啊特清楚,而且根本不费劲。就看你认不认真,自不自觉。”

一晃14年过去,俞柏声家里的垃圾桶早已不知换了几拨儿,垃圾分类却始终坚持了下来。如今到不需要分类的地方,她还有些不习惯。“只有一个桶时,会犹豫往哪儿放啊?看着也有点着急,希望更多的地方能推行。”

延伸阅读:

徐海云:垃圾分类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出路

垃圾分类 | 央视新闻《垃圾!垃圾!》看后感(上)

细节

光垃圾桶的设置就煞费苦心

“垃圾分类减量,说到底最难的环节就是将厨余垃圾分出来。”自小区建成,便一直由北京华体世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提供服务,垃圾分类是物业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在物业经理耿丽鹏看来,能“变钱”的“可回收物”不是负担,即使在没有实行垃圾分类、不封闭的小区,也都会被翻拣得干干净净。而居民生活中厨余垃圾本来就占多数,如果能分出来实现减量,总体垃圾量立刻就能降下来。

2003年的北京,垃圾分类尚属新鲜事物,怎样才能改变居民的传统习惯?物业公司从点滴细节着手,光垃圾桶的设置就煞费苦心——

东四块玉南街4号院是个小型住宅区,总共只有437户,7栋居民楼。耿丽鹏介绍,一组分类垃圾桶总共3个,容量约为600公斤,像4号院这种规模的小区,每天的垃圾量其实七八组垃圾桶也就够了。但物业安放了11组,“因为北京市管委配备的厨余垃圾桶容量小,只有120公斤,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的桶是240公斤。居民的厨余垃圾又比较多,扔满了必然要扔到别的垃圾桶里,想让人家分类也分不成了。”

在摆放位置上,每组垃圾桶均设在各楼门前,并与居民家保持约15米的距离。由于其他楼是6层,只有7号楼是9层,在6、7号楼之间还特意多摆放了一组。此外,横贯小区的道路上也设有垃圾桶,居民提着垃圾出门,无论朝哪个方向走,都能十分便利地倾倒垃圾。

“硬件”创造好了,接下来就是对居民进行“软性培育”。耿丽鹏坦言,在4号院推行垃圾分类颇有些“天时地利”的意味。2003年北京为防止非典病毒的蔓延,要求老小区封闭垃圾道。4号院在兴建时本身就没有设置垃圾道,居民从一开始就得将垃圾拎出去投放到垃圾桶里。“我们做了宣传栏,给居民发小册子,垃圾桶旁边配了保洁员,告诉居民怎么投。”

此外,作为体育总局的职工宿舍,小区人员构成简单,相当一部分是退休干部,时间充裕,对垃圾分类也比较热心。“当然有个别居民刚开始不太理解,就瞎投,我们也不说什么,他投完了之后我们再拿出来重新投。”耿丽鹏笑言,许是见到保洁员辛苦,时间长了不接受的人也会主动分类了。“现在95%以上的居民都知道垃圾要分类,我们早就不需要再去讲怎么分类,分类有什么好处了。”

处理

厨余垃圾在小区内部

即可“自产自销”

如今在4号院小区,垃圾桶每天早中晚三次回收。厨余垃圾经居民一次分拣后,再由保洁员二次分拣,已经能够实现较为彻底的垃圾分类。而较之其他也推行垃圾分类的小区更为先进的是,4号院还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分出来的厨余垃圾无需运往别处,在内部即可“自产自销”。

一座低矮小屋伫立在小区角落,无声无息且没有任何气味。若非特别说明,从外表根本看不出它的用途。“这是我们厨余垃圾设备的处理用房”,物业公司保洁主管徐仕林推开门,一台方方正正半人多高的银色“铁皮箱”展现在眼前。

“每天我们二次分拣后的厨余净垃圾大概有30公斤,全都运送到这儿,投入厨余垃圾处理机。”徐仕林拍拍“铁皮箱”,又指指墙角堆放的几个编织袋,“那些是生物酶,我们叫做菌种,也一起投放进去加温,可以将厨余垃圾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剩下的就是食物残渣。”

记者掀开厨余垃圾投放口,见到里面约有小半箱黑灰色残渣,呈较为松散的形态,有点像花土,闻上去并没有腐臭味。徐仕林解释,处理后的厨余垃圾就不臭了,类似有机肥料。常有喜欢侍弄花花草草的居民过来要些拿回去用,剩下的每天也就能装两袋子,对环境没有危害,可以直接撒到树下、草丛里。

“厨余垃圾处理机是当年北京市政府推行垃圾分类时,一起推出来的设备,可以在小区实现厨余垃圾就地消耗分解。最早一台是12.5万元,政府补贴6万元,我们就出资买了一台。”耿丽鹏回忆,坚持了几年后,北京又开始推行新一波垃圾分类工作,他们才知道当年和自己同批使用厨余垃圾处理机的企业可能有20多家,但唯一还在运行的就只有4号院这台了。后来东城区管委出资给小区换了台更大的,一直用到现在。

算账

菌种从几百涨到三千

人工费涨了近十倍

当年的“伙伴”纷纷败下阵来,耿丽鹏认为有多种原因,最主要的也许便是费用问题,她给记者细细算了笔账——

物业公司总共有11位保洁员,专职负责垃圾分类回收、设备操作维护的有两名。平均每人每月包括工资、保险、餐费、劳保等在内是5000元,一年下来人工费是12万元。

宣传方面,展板1800元一套,小区设有两套。每年要更换3次,总计10800元。

配合厨余垃圾处理机使用的菌种,每年更换4次,每次费用为3000元,总计12000元。

处理机运行需要特定温度,夏天天气热,挡位可以调低些,冬天就要调高温度。平均下来每天约10度电,一年电费2000多元到3000元。还有维修保养,一年要6000多元。

此外,垃圾分类有两辆专门的电瓶车,运行、维护费用每年需4000多元。

林林总总加在一起,目前每年的人工成本、设备运行、宣传投入,围绕垃圾分类的整体开销大概是15.7万元。

“全部得从物业费里出,确实一年比一年压力大。”耿丽鹏举例,最早时一批菌种只要几百元,现在涨到了3000元,占“大头”的人工费更是涨了近十倍。“我们还算好的,垃圾桶都是社区配的,省了不少钱呢!不然垃圾桶也很贵的,一个就要1000多元。”

在耿丽鹏看来,垃圾分类想收到效果在投入上就不能吝啬。如果只靠物业公司,坚持下去会有一定难度。“成本太高,毕竟我们是企业,需要运营。”她期待政府出台一些扶持鼓励政策,通过奖励、考核、补贴等多种方式来促进企业积极性。“现在北京都在推垃圾分类,我们也挺有信心的,肯定会越做越好。”

延伸阅读:

徐海云:垃圾分类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出路

垃圾分类 | 央视新闻《垃圾!垃圾!》看后感(上)

原标题:垃圾分类14年坚持的背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