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陆淡水资源和人均淡水资源呈逐步下降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306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约6%,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淡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5,自然淡水资源短缺。
海水淡化有望成为补充优质水源的一大方向。我国海水淡化工业用途占比2/3,截至2015年12月,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9个,工程规模102.65万吨/日。工业用水占比63.60%,居民生活用水占比35.67%。全球投产的脱盐项目主要服务于居民用水(60%),工业用水只占到28%的比例。
2016年底《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引爆海水淡化市场大发展,而地方政府受限于用水总量的考核与环保监管趋严,对海水淡化的需求强度进超国家规划。“十三五”期间国家海水淡化目标220万吨,较2015年末增长113.59%,而天津、河北、浙江等工业大省的海水淡化规划目标汇总起来进超国家规划,海水淡化从国家到地方层面利益高度一致,行业迈入快速发展期。
2015年全球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到8655万吨/日,同比增长8%,我国海水淡化规模仅占其1.19%。但是,我国拥有的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为470多万平方千米,位列世界第五,海水资源较为丰富,有较大的开发潜能。
“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海水淡化装备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10%,在政策利好促进下,我国较大的海水淡化潜能将加速释放。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海水淡化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2015年年底,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到102.65万吨/日,按5年复合增长率16.5%,工程规模2020年可达200万吨/日,市场空间较大。对应2020年的市场空间为200亿元。
国内海水淡化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此外,我国拥有的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为470多万平方千米,位列世界第五,海水资源极其丰富,潜能巨大。我国海淡市场规模相比国外仍然较小,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这两种成熟的海淡技术已在我国得到大规模应用,制水成本较高的制约因素已消除。我们估算,目前我国海水淡化项目平均成本已经低至5元左右,部分反渗透项目可能低于4.5元,相比工业用水具备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延伸阅读:
吨水成本降到5至8元 海水淡化成本难题渐有解
原标题:海水淡化前景分析:政策利好促进行业潜能加速释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