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珠海中信康恒生态环保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以下简称中信康恒)一期项目顺利建成投产,以前填埋废弃的垃圾在这里焚烧后可以产生电能。发电厂还与南方电网并网,发的电除了厂区自用以外,还上网销售。
记者近日在中信康恒采访获悉,其所使用的生物质热电工程垃圾焚烧炉,通过对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持续改进创新并国产化,不仅技术水平达到欧盟标准,同时更适合处置没经过分类处理的国产垃圾,从而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PPP模式创新垃圾处理方式
走进坐落于富山产业园的中信康恒环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没有散乱的垃圾和灰尘,闻不到难闻的气味,也听不到机器运转的声音。厂区整洁的外观、优美的环境让人丝毫无法与垃圾联想到一起。
“厂区的建筑外观是请法国AIA建筑工程联合设计集团设计的,清新的设计风格体现了中信康恒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理念。”公司总经理左方超介绍,珠海中信康恒环保产业园占地共1592亩,由中信产业基金旗下环保投资平台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这种PPP投融资模式为珠海环保产业发展注入特色,投资不用地方政府负担,政府只需对投资商的服务付费即可,对企业和政府来说可谓双赢。”
据介绍,园区内规划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二期项目,日处理垃圾量分别能达到1200吨、1800吨+1200吨。一期项目占地83亩,投资约7亿元人民币,工程2015年8月动工,去年年底建成并投产运营,年可焚烧垃圾43.6万吨,年发电量则高达1.38亿度。除了一部分电量企业自用,上网电量达到1亿度,可满足近5万户家庭1年的用电需求。
环保技术俱全确保无害化焚烧
走进中信康恒环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会发现它的内部拥有精细化的焚烧处理系统,“气、水、灰、渣”处理各个环节都经得住考验。
珠海市环保生物质热电工程垃圾卸料系统。
延伸阅读:
【记者调查】泸州垃圾焚烧发电厂如何变废为宝?
古城垃圾治理方式的升级之路:从卫生填埋到垃圾焚烧发电
在厂内的卸料平台,透过玻璃墙记者看到两辆垃圾车正将垃圾卸入垃圾仓内。整个卸料平台以及进料栈道全密封,隔着玻璃幕墙,丝毫闻不到臭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垃圾在仓内发酵数日后,会由抓斗起重机投入焚烧炉焚烧。垃圾池保持微负压,空气只进不出,以确保臭气不外泄。”
燃烧产生的灰渣、有害气体和污水等被分别导入不同的密封处理系统。据介绍,这里的烟气排放指标达到欧盟2010标准,优于国标;渗滤液经处理达到国标后,全部回用;飞灰用螯合剂和水泥固化达标后,送往政府指定的飞灰填埋场填埋;炉渣将用于制成基础建设用砖。
中控室可谓整个项目的大脑神经,基本实现数字化控制,仅数名工作人员通过监测屏进行实时监控。在这儿记者看到偌大的监测电子墙上,项目运行情况、炉内温度状况一览无余。
左方超告诉记者,以前国内很多焚烧炉排都靠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对国内的垃圾不适应。中信康恒将引进的技术与中国垃圾的高水分、高灰分、低热值实际结合起来,大胆创新,生产出适合国情的垃圾焚烧炉排,“这里所采用的自动燃烧控制系统,是整个垃圾焚烧厂的核心技术所在,可根据垃圾热值波动自动调节燃烧工况,减少人为干预。”
积极化“邻避效应”为“邻利效应”
左方超告诉记者,垃圾焚烧不仅可以消除垃圾,减少垃圾填埋所需土地,且不会污染地下水和空气,同时使垃圾资源化回收再利用,“目前日本及欧盟大部分国家都主张焚烧处理垃圾。垃圾焚烧的烟气比汽车尾气污染还低。”他坦言,因人们担心焚烧厂排放及二恶英等问题,项目在筹建运营过程中,消除周边居民疑虑、化解“邻避效应”自始至终贯穿在公司筹建运营全过程中。中信康恒还在厂区内修建了体育场等福利设施,二十四小时对周围村民开放,同时利用环保教育基地,普及环保科学知识,把“邻避”变成“邻利”,与周边居民和谐相处、合作共赢。
延伸阅读:
【记者调查】泸州垃圾焚烧发电厂如何变废为宝?
古城垃圾治理方式的升级之路:从卫生填埋到垃圾焚烧发电
原标题:焚烧垃圾发电?珠海这家发电厂整合高科技做到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