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绿色再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使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这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绿色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一系列政策引导下,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呈现出快速聚集、创新提质的发展特点。据测算,十二五

首页> 大气治理> 综合> 市场> 正文

壮大节能环保产业需注意几个突出问题

2017-06-19 13:34 来源: 中国能源报 作者: 戴彦德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绿色再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使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这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绿色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一系列政策引导下,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呈现出快速聚集、创新提质的发展特点。

据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增速保持在15%左右。仅2015一年就实现产值4.5万亿元,从业人数达4000万,A股上市的节能环保公司中近3成净利增幅超50%。过去多而弱、小而散的状态也正改变,2015年节能环保企业并购案超过130起,涉及交易总额400多亿元。此外,一大批节能环保产业园区集中涌现,融产业发展、技术平台、融资上市等功能为一体,带来优质的一站式服务。

在此基础上,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在部分地区,小城镇、园区等环境综合托管项目积极推进。如南海绿电为佛山市南海区提供的垃圾处理、污泥处理、垃圾渗滤液等一体化协同处理服务,取得了很好的综合效益。合同能源管理由效益分享模式向效益分享、节能量保证、能源托管、融资租赁等多种服务模式的组合转变。

在笔者看来,良好发展态势之下,现阶段仍有几个突出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政策波动的影响。例如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调整后,据环保产业协会测算,污水、垃圾等企业增值税将提高30%—50%,项目投资回报率降低约10%。此外,还有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补贴等政策相继退出。

而一些时间紧、要求严的政策可能在短期内创造大量需求后急剧萎缩,对行业造成冲击。以正在开展的火电行业超低排放为例,东、中部地区分别在今明两年完成改造的要求,促使着相关装备供应企业快速成长。但据预测,该市场或在2018年后快速萎缩,可能导致超低排放设备产能过剩。

其次,恶性竞争的隐患。部分企业通过“实业亏损、资本市场来补”抢占市场份额,价格战愈演愈烈。如垃圾焚烧发电中标最低价在半年内从48元/吨降至18元/吨,污水处理从1—5元/吨以上迅速降至0.4元/吨,专家预测远低于应有成本。低价竞争使得劣币驱逐良币,其带来的风险和隐患将严重影响节能环保产业提质升级。

第三,由于融资难、融资贵及技术推广不易等因素,企业经营风险增加。节能环保领域多为技术型、轻资产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同时,近年来煤炭等行业支付意愿普遍下降、违约现象严重等,间接加大了节能环保企业的资金压力。而因市场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企业为避免风险则更偏重对已有业绩的考察,新技术进入市场从“第一步”便存在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或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推动解决:

一是规范市场秩序。针对恶性竞争,要探索改革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招投标机制,大幅增加技术标权重。细化合同中的经营条款,坚决打击中标后提价等行为。定期公布中标中间价,加强对市场的合理引导。加强环保执法和节能监察,重点督查低价中标项目,对运营不达标的企业立查立改,情节严重的应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二是优化市场环境。建议设立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担保基金和保险制度,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违约风险。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探索建立行业仲裁、惩戒机制。对不遵守合同约定的市场主体纳入诚信管理体系,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加强新技术的甄别和推广,切实解决新技术推广的“最先一公里”问题。

三是强化产业扶持。完善财税支持体系,尽快调整节能、节水、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建立定期更新机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规范完善绿色信贷制度,探索采用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收益质押方式进行增信担保。强化直接融资,进一步宣贯《绿色债券发行指引》,鼓励企业发行企业债募集资金,研究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引导基金。

四是拓展产业空间。继续完善法律标准倒逼机制,扩大节能环保标准覆盖面,制、修订产品能耗、水耗及终端能效、殊效标准,提高产品的资源环境准入门槛。创新商业模式,引导资本从水务、大气、固废等领域专项向农村污染整治、土壤污染整治等领域转移,全面提高行业绿色竞争力。引导绿色的生活消费习惯,探索建立绿色消费积分制,鼓励居民通过购买绿色产品、垃圾分类、使用环保购物袋等方式积累绿色积分,可用于在全国超市、连锁快餐店等购买商品或服务。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原标题:壮大节能环保产业需注意几个突出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