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率执法检查组在沪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记者从检查中获悉,上海正全面提高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已基本建成生活垃圾集约化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危险废物安全收集处理、再生资源回收等三大体系。
为深入了解上海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执法检查组先后赴浦东老港固废综合处置基地、静安区固体废弃物流转中心、共和新路一居民小区、虎林路垃圾码头进行视察。据了解,该路线涵盖了生活垃圾从源头分类、收集压缩、清运中转,最后进入末端处置的全过程。
据了解,目前上海的生活垃圾分类主要采取四分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其中,可回收物通过居民回收、保洁员回收、专业企业等回收渠道,纳入再生资源利用系统。有害垃圾由专门收运企业上门收运至危废处理企业安全处置。湿垃圾由环卫作业企业分类清运后,进入专门的湿垃圾处理设施设备,以实现资源化利用。其余的干垃圾,则通过小区源头分类后,经由区域垃圾收集初压缩,到大型中转码头压缩中转,由垃圾集装船船运至垃圾处置基地,进行末端处置。
在垃圾分类环节,为鼓励更多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现城市垃圾源头减量化,2013年起上海实施“绿色账户”项目,以“分类可积分、积分可兑换、兑换可获益”为理念,以实物兑换、服务和权益兑换、信用和荣誉兑换、抽奖等多种方式为激励保障,开展了垃圾分类正向激励机制试点工作,目前,已覆盖全市500多万户市民家庭。
在末端处置环节,目前主要采用卫生填埋和焚烧两种手段。其中,老港综合处置基地承担着上海市区约70%生活垃圾的卸运处置任务,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型废弃物处置基地,日均处置量达到1万余吨。其中,被填埋的垃圾经过覆土、覆膜、绿化种植,可明显改善周边环境质量。而焚烧垃圾产生的余热可用于发电上网,产生的炉渣则用于做成路基等建筑材料,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检查中,上海市容绿化局局长陆月星在回答执法检查组成人员提问时表示,尽管目前上海对垃圾末端处置的能力日益增强,但实行源头分类仍是必须。一方面,电池等有害垃圾必须通过专门渠道进行安全处置,另一方面,玻璃、塑料、纸制品等可回收物通过分类,能实现最大化再利用,有助于缓解“垃圾围城”的矛盾。
原标题:全国人大在沪开展固废法执法检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