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与日俱增环境污染压力大
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1.91亿吨,2016年突破2亿吨。大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更是惊人,以北京市为例,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高达2万多吨。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指出:一般一个车装5吨,2万多吨就意味着需要四五千辆大卡车去拉,排队运输的时间以及填埋占地都成问题。
专家指出垃圾经过妥善处置,虽然有一部分可以转化成为资源,但是要达到质量合格,排放达标,往往要付出昂贵的经济成本。此外,垃圾特性复杂多变,从收集运输到处理利用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污染,所以说垃圾本身就是重要的污染源。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垃圾本身它的成分就是比较复杂,在时空上本身有较大的波动,然后当中可能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的东西,我们很难排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管用什么方法处理,它都会有相应的污染排放,所以我们把它定义为一种污染源。
专家称对居民来说,产生垃圾就是制造污染,减量、分类、付费就是应尽的责任;对于政府来讲,垃圾处理是基础性民生事业,资金投入必须足够,运营监管必须到位;对于处理企业来讲,按照标准,将垃圾进行科学处理是首要任务,控制环境污染是基本要求。
废气废水零排放焚烧也能很环保
垃圾处理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卫生填埋和焚烧发电,现在的垃圾焚烧厂已经基本能够实现垃圾焚烧废水废气零排放。
号称亚洲最大的垃圾发电项目北京鲁家山焚烧发电厂,每天大概三千吨的生活垃圾和原生垃圾运到这里被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占北京市垃圾产量的八分之一。由于垃圾成分千差万别,焚烧产生的各类烟气浓度也会随时改变,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实时观测,及时处理。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是对人体有害的危险废物,但处理工序并不复杂,只要通过对炉内温度和烟气停留时间进行控制,就可以消减掉大部分有害气体。除了烟气超低排放,鲁家山焚烧发电厂也首次实现了对垃圾全方位综合利用,通过垃圾焚烧,每年可发电约3亿度,炉渣可制造建材,垃圾渗滤液通过处理设施可达到工业用水标准,可回补发电用水,实现废水零排放,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谈到:对于回收利用以后剩余的垃圾,就剩两种方法,一个是填埋处理,一个是焚烧处理。那我们现在人口多,土地资源紧张,并且我们要保护环境,所以我们要发展现代化的垃圾焚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杨海英:我们在2016年10月和四部委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里面提出了建设邻里型垃圾处理设施的意见,垃圾焚烧厂建设要与周边的环境和群众能够友好相处,能够更多地提供给当地群众一些利益,使我们垃圾焚烧厂和周边群众和谐共处。
垃圾强制分类关键在立法
垃圾分类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政府企业配合,但是也不可忽略法律的重要,我国垃圾分类的法律比较薄弱。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之所以做得比较好,相关立法也比较健全。
在1972年,在德国通过首部《废物避免产生废物管理法》;1996年,《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开始实施,强调谁生产谁处理的原则。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循环经济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德国提出来的,它也是以废物再生利用为基础,从生产者开始衡量,去减少过多的包装的使用。
严格的法律也规范着消费者。德国法律规定:如果垃圾回收人员发现某一处垃圾回收点经常没有严格分类投放,会给附近居民区发放警告信。如果警告后仍没有改善,会提高该居民区垃圾清理费。根据德国联邦局数据,2000年-2012年期间,德国垃圾排放量减少18%。
日本制定分门别类法,主要包括《废弃物处理法》《容器包装再生利用法》《家电再生利用法》《食品回收法》,特别重要的是,2000年颁布《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公众处理每一类垃圾都做到有法可依。
美国对各类固废处理做了明确细致的要求,在1965年颁布《固体废弃物处置法》基础上修订而成《资源保护和回收法案》,此外,各州均有相关立法。
我国也制定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于垃圾处理有关的法律。但三部法律之间配合衔接不紧密,对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没有明确界定。对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定义较为模糊,降低了法律的约束力。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我们其实很多原则性的东西都提到了,但是不够细致,不够明确,不够刚性。在执法的时候,就会依据不足,力度不够。
垃圾分类进校园环保意识从小抓
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购置了专业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告诉孩子只要通过专业和正确的处理方式,就能变废为宝。同时开展将废旧报纸换绿植等活动,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并且通过提高孩子们环保意识来影响家长。
住建部副部长倪虹:垃圾分类虽然看起来是一项具体的工作但是它背后的意义和我们良好的社会文明素质的养成是有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从孩子抓起,从娃娃抓起,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来推动这项工作。孩子们的价值观是非观正在成长阶段,他认为是对的事情,从小到大都会坚持下去。
垃圾分类网友来支招
网友认为垃圾分类需要有制度、技术和法律保障才可实行;
还有网友表示:空有一颗环保的心,却没有相关的配套设施来配合;
同时网友也建议:宣传、教育和法律都很重要,奖罚分明,要与互联网相结合。
特约评论员洪琳认为:我国垃圾分类进行了17年,宣传已经有了,但是如何有效地落实到行动上才是关键。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都需要提高;处理是环节末端,需全面环保意识;垃圾强制分类,解决“光说不练”;用环保意识改变生活方式。
原标题:央视新闻调查 | 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废水如何做到零排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