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期,中国雄安新区的建设和以水治理和土壤治理为主的环境污染治理话题备受外国媒体关注,新闻发稿和话题评论不断。有美国媒体报道称,中国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这座城市将在北京以南60英里的农田里兴起,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原则,并将成为城市扩张的新样板;河北雄安新区也

首页> 环境修复> 土壤修复> 市场> 正文

剖析土壤修复市场现状及未来投资机遇

2017-05-19 11:18 来源: 环投汇资讯

导读:近期,中国雄安新区的建设和以水治理和土壤治理为主的环境污染治理话题备受外国媒体关注,新闻发稿和话题评论不断。

有美国媒体报道称,中国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这座城市将在北京以南60英里的农田里兴起,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原则,并将成为城市扩张的新样板;河北雄安新区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必须充当中国污染治理的一个典范。

同时,虽然中国城市的雾霾可能常常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但农村的水和土壤污染同样严重,随着中国城市的扩张,许多以前被隐藏的环境污染问题将会不断暴露出来。一项研究估计,治理中国全部被污染土壤将耗资约1万亿美元(约合7万亿元人民币);2016年,政府为此拨款约13亿美元。治理水污染的一项类似计划同样经费不足。

报道称,更好的方式是将污染治理看做一个机会。过去三十年里,政府在高铁等不会立即产生回报、但有望促进未来经济增长的项目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大规模污染治理——尤其是在指定的开发区——可以被视为同样的机会。私营部门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该要求开发商为污染治理出钱,例如根据土地面积收取整治费或直接与政府合作开展治理活动等。

由此可见,国内的土壤修复市场被看好已成不争事实,但是真的要开发却还有一段很长的路的路要走,包括技术、商业模式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完善。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土壤修复市场的相关情况和投资机遇。

土壤修复产业的定义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

土壤修复在于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固定土壤污染物,将土壤污染物转化为毒性较低或者是无毒的物质、阻断土壤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转移途径、减小土壤污染物对环境、人体或生物的危害。

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土壤污染总超标率达16.1%,污染具有隐蔽性、多样性,修复难度大、成本高的特点。而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尚处于从“无”到“有”的初始阶段,多处于实验室研发或者测试阶段,大型的工程实施经验较为欠缺。地方政府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在法规、政策和标准等方面缺少相应的参考依据,面临着土壤修复技术不成熟、市场盈利模式尚未完善、相关标准仍然缺失等问题。

1、商业模式,水和大气污染通常与排污行为是实时的,排污主体即是污染治理的支付方,而土壤污染由于相对欠缺生产过程的监控,污染防治还需依靠企业本身的责任心,对于许多搬离企业和亏损倒闭企业造成的土壤污染的追责相对比较困难,目前土壤修复的资金来源过度倚重政府各级财政拨款。

2、工程技术经验,土壤的污染类型较多,且难以进行集中处理,多是各个项目单独实施,土壤修复近几年才在我国逐渐起步,多处于实验室研发或者中试阶段,大型的工程实施经验较为欠缺。

3、法律法规、行业政策标准,由于土壤修复在许多地区均属于新兴行业,地方政府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在法规、政策和标准等方面缺少相应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近两年有较多环保工程公司或者土建公司开始涉足土壤修复市场,这将会对市场大规模打开后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

国家政策

1、进入2014年以后,污染场地的调查、评估、修复和监测的一系列标准和法规密集发布。

2、《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文稿已比较成熟,年内有望实施。

3、《土壤污染防治法》2017年将纳入常委会的立法计划。

4、环保行业“十三五”的重心正在从减排逐渐转向环境质量恢复。

5、各地方政府对环保的态度也开始有了从被动到主动的一个转变,多省份已率先出台省级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市场前景

我国的土壤修复行业尚处于摸索阶段,各地陆续出台了示范项目的招标,但总体的投资额度仍很低,多数项目规模较小(2000万元以下)。据相关资料统计,2013年,我国公开招投标和签约的修复工程项目有28项,金额约15亿元。截至2015年6月1日,我国正在开展的土壤修复工程类及调查评估类项目总计19项,投资金额约16.5亿元,土壤修复类项目主要集中在江浙沪、鄂湘粤地区,项目类型主要以污染场地修复为主,其中场地修复占到总量的78.6%,耕地修复仅占7.1%。

2013年和2014年土壤修复行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几乎可忽略,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0.5%。而美国自2000年以后,土壤修复的资金占GDP的比重保持在0.4%以上,占环保产业总产值的30%左右。

尽管从土壤修复项目招标的数量和金额上看,市场的爆发还为时尚早,但有数据表明我国与土壤修复相关的公司已经达到数百家,其中多数是工程公司,这里面有专业的修复公司,而更多的则来自于由土建公司转型而来。由于土壤修复行业的特殊性,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参与公司(主要是施工单位)数量的急剧增加会对行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比如低价恶性竞争,因此市场的放开必然与监管的深入紧密相关。

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工业场地、农业耕地和矿山的修复比例可分别达到7%、3%和5%,土壤修复行业的总投资可达1900-3500亿元。

技术水平

按照处置方法的性质,目前我国土壤修复方法可以分为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集成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是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对美国1982-2005年间运用创新土壤修复技术的项目进行统计得出,生物修复、多相萃取和化学处理技术是运用创新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多相萃取和化学处理技术的运用也正逐渐增多。

产业链条

土壤修复整个产业链主要由调查与评价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环保监管单位构成,其中场地调查与评价目前主要由各地的环科院参与实施,这一块住建部及各省的住建厅并没有专项资质,也没有相应的标准或法规对此做出明确的限制或说明,因此一些项目经验较为丰富的修复公司会直接参与早期的场地调查与评价。项目的设计多由各地的环保设计院或者具有项目经验的修复公司参与。

商业模式

土壤修复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也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机制,目前唯一成熟的模式是城市污染场地的土地增值。大量其他类型的土壤修复项目的资金来源或者严重依赖政府拨款,或者处于不明确状态。有数据显示,由国家支持的修复资金所占比例为75.3%,其余资金来自污染企业和地产企业。

目前土壤修复市场是失灵的,受益主体是抽象的,价值以及污染对资产的影响也无法评估,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解答。即使是受到广泛呼吁的PPP模式,也需要与具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打包,方可保证资金的可持续性。

建议企业可以通过项目的基金化运作引进社会资本,无论和开发商产业资本结合,还是和社会闲散资金结合,包括从众筹、基金到P2P等各种新型模式等;也可通过引进战略投资、IPO等形式,充实资本金或帮助企业做大产值规模。

未来,以“土十条”为首的顶层设计成为短期内驱动商业模式创新的最大潜在动力,而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则将成为商业模式可行性提高的长期驱动力。

有话要说

从土壤修复的行业现状来看,城市污染场地之所以能得到优先治理,资金来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增值和收益,一旦这一预期降低,现有的以开发驱动为主导的模式将难以为继。

随着相关制度的日趋完善,法律法规更加细化、可执行,从2014年-2020年,产业将从开发驱动阶段逐渐向法律驱动或政府引导为主的阶段过渡;到2020年后,可能会进入一个意识驱动为主的时代。

现阶段一些实力企业不将土壤修复视为利润来源,而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做好相关技术、经验的储备,他们尚能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平衡可能的亏空。但相比之下,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均处于劣势,随着未来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行业洗牌在所难免,资金链问题亟需要解决。

作为专业的节能环保行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环投汇持续关注土壤修复行业和绿色金融领域,依托互联网技术为资金方与项目方搭建投融资需求发布和信息沟通交流平台,把金融引导进土壤修复产业,为产业中小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随着“土十条”的颁布实施,国家对土壤污染防治行业的投入继续加强,2016年国拨经费接近100亿。但总体的商业模式尚未完全建立,以企业为业主主体的市场尚未形成。因此“十三五”期间,建议关注土壤修复的新商业模式及供应链,关注绿色金融和土壤治理模式的结合;并且关注土壤修复的供应链,即具有业绩、团队、设备的小公司的成长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