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深入实施“源头管理精细化、贮存转运规范化、过程监控信息化、设施布局科学化、利用处置无害化”的全过程监管,在“产生源头”及“处置末端”两手发力,危废处置监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今年以来,我省聚焦危险废物管理“短板”,全力开展危废处置“能力匹配”、超期贮存“存量清零”、

首页> 固废处理> 危险废物> 评论> 正文

从摇篮到坟墓 浙江“四大行动”推进危废全过程监管

2017-05-10 10:14 来源: 浙江环保 作者: 晏利扬 王雯

近年来,浙江省深入实施“源头管理精细化、贮存转运规范化、过程监控信息化、设施布局科学化、利用处置无害化”的全过程监管,在“产生源头”及“处置末端”两手发力,危废处置监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今年以来,我省聚焦危险废物管理“短板”,全力开展危废处置“能力匹配”、超期贮存“存量清零”、固废监管“提质扩面”、专项执法“震慑犯罪”四大行动,从源头上控制危废的产生,并将危废纳入“从摇篮到坟墓”全过程规范管理。


破解危废“治理之殇”

浙江省作为中国私营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危废产生量正逐步趋于平缓。由于监管力度的加大、收集体系的健全,危废收集、集中处置量在一段时间仍持续增长,并呈现局部相对集中的趋势。

截至2016年年底,我省共有危废产生单位29600家

其中工业企业13799家,医疗机构15801家

共计产生危险废物231万吨

其中工业危险废物224万吨,医疗废物7万吨

全省共有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能力453万吨/年

利用能力272万吨/年,处置能力181万吨/年,其中集中处置能力90万吨/年,剩下部分是企业自建处置设施及生活垃圾填埋场特定危废填埋能力

浙江省固废监督管理中心主任喻志钢:

我省危废处置监管工作进展明显,全省危废处置能力虽强,但仍存在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能力区域不平衡,能力种类不匹配。此外,在监控手段、监管力量上,基层管理能力较薄弱,所有县市环保局没有固废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大都为兼职或借用人员。

受邻避效应约束、固废处置设施选址困难、地方政府推动不力等因素影响,从全省各设区市“市域自我平衡”的角度来看,我省各设区市危废利用处置能力仍然存在46.4万吨/年的缺口,杭州、温州、绍兴、嘉兴、台州等地问题尤为突出。虽然一些固废种类处置能力已经大大超过产生量,但部分废酸废碱、废弃危险化学品、化工废盐等利用价值较低、处置难度较大的特定种类危废,处置利用能力仍不能满足需求,个别地方甚至还是一片空白。


此外,两高司法解释出台后,产废单位守法意识明显提高,危废规范化委托处置率全面提升。然而,危废处置单位却从“吃不饱”进入“吃不了”的尴尬局面,受利益驱动,低小散企业固废甚至是危废违法倾倒现象时有发生。严峻的监管形势下,基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函待提高。

如何破解危险废物的“治理之殇”?

我省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和污泥处置监管工作的意见》和《浙江省危险废物处置监管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向危废宣战。

《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到2018年底,全省11个设区市全部形成满足实际需要的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全部建成危险废物信息化监控平台,实现省控以上危险废物重点单位联网监控率100%、持证经营单位联网监控率100%;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执法能力明显提升,持续推进危险废物的源头管理精细化、贮存转运规范化、过程监控信息化、设施布局科学化、利用处置无害化,把浙江省打造成危险废物处置监管最严格的省份之一”。

喻志钢 :

今年,我省同时推进设区市自我平衡的危废处置“能力匹配”行动,贮存时间超过一年的危险废物“存量清零”行动,加强固废监管的“提质扩面”行动,强化执法的“震慑犯罪”行动,从源头上控制危废的产生,并将危废纳入全过程规范管理。


构建严格执法监管体系

日前,宁波余姚市环保、公安部门联合破获一起非法倾倒危废污染环境案。以张某某为首的团伙在无任何处理资质的情况下,从杭州、绍兴、嘉兴等地装运约4000吨工业污泥,在余姚牟山镇、低塘街道等地非法倾倒,其中500余吨为危险废物。目前已刑事拘留7人,取保候审3人。


作为环境执法最严省份的标杆,我省对危废环境违法行为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类似这样的案件,在全省环保执法中并不鲜见。

在日常执法检查的基础上,去年浙江省环保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了打击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共出动执法人员2337人次

检查危险废物产生单位978家

检查涉危险废物经营单位127家

责令整改企业155家

立案查处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案件67件

罚款300余万元

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7件

刑事拘留40人

今年,打击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走向深入,并作为我省危废处置监管“四大行动”之一,通过专项执法来“震慑犯罪”。

我省环保四季“铁拳”系列专项执法,夏季开展的就是针对垃圾焚烧厂、垃圾填埋场和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的治废行动。全年将组织以医疗废物、铅蓄电池、污泥为重点的3次固体废物“震慑犯罪”行动,营造良好危废处置利用经营环境。

然而,企业隐蔽的偷排和非法倾倒危废行为防不甚防,如何做好对危废产生到流向的监管,避免执法人员陷入疲于奔命的境地?

衢州市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盯住“废物流”,启用综合监管系统,对危险废物进行全过程管理、全时段管理,实现24小时监管无死角,从过去“猫捉老鼠”到如今“天眼指路”,环保监管变得更有目的,也更有底气了。

伴随着固废监管“提质扩面”行动的推进,危废全过程监管系统这一环保“天眼”建设已在我省不断铺开。

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已完成省市两级信息化监控平台建设,到2017年底,406家省控重点危废产生单位联网监控覆盖率达到70%,164家经营单位联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杭州、宁波、温州、绍兴、衢州五市平台已与省级平台联网,其余六市平台也已投入运行。

补足危废处置短板

企业危废仓库“高位”运行和“涨库”造成的贮存风险隐患,已成为个别企业非法处置危废的“诱因”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我省自2016年始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危废“存量清零”行动,对2016年排查发现的10.79万吨存量危废进行集中清零,保障全省生态环境总体安全。截止目前,全省已完成危废清理量2.53万吨。

与此同时,危废处置需求和能力之间的缺口也得到填补。

近日,台州玉环市乳化液处理中心项目正式竣工并投入运营,极大方便了玉环及台州全市企业规范处置废乳化液,解决了相关企业危废处置难题。

玉环机械加工、五金洁具行业发达,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乳化液。由于处置能力有限,台州全市各县(市、区)企业的废乳化液得不到及时收运、妥善处置。而一旦被倾倒进河道里,废乳化液会严重污染水质、破坏生态,造成河道的发黑发臭。为解决这个问题,2015年玉环市政府委托台州市环科院下属单位台州市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负责研发专业废乳化液处置技术,这也是台州市第一个针对废乳化液处置的研发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设计日处理能力20吨/天,年处理能力5000吨/年。采用以MVR为主的处理工艺(物化预处理+机械浓缩蒸发),实现对废乳化液的无害化处理,最终达标后纳入污水预处理中心。比起当下大多数的综合性危废处理企业,专门设立一个废乳化液处置公司,更有针对性,成本也更可控。

加快危废处置设施建设,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处置能力,是实现危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的重要保障。我省正深入开展危废处置“能力匹配”行动,先后下发《浙江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2015-2020年)》和《关于下达2017年度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计划的通知》,并在省级生态环保资金中连续拿出专项资金约3000万/年,用于设施建设补助。

目前,全省危废集中处置能力已由2013年底的约16万吨/年,提升至目前的90万吨/年。加上企业自建设施及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能力91万吨/年、危废利用能力272万吨/年,危废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到91%以上。

原标题:从摇篮到坟墓,浙江“四大行动”推进危废全过程监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