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村镇污水治理已经成为共识,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各级政府响应国家号召也纷纷加大了村镇污水处理的力度。然而目前我国的村镇污水处理现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缺乏长效的运营管理模式,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在政府投资建成后却在“晒太阳”,难以实现正常运行。
只有解决村镇污水处理如何确保长久使用、持续发挥效用等问题才能让农村环境真正得到改善,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乡村”。桑德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域先发优势明显,该公司已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市场布局4年,2013年起逐步取得成效,特别是“长沙模式”。本文以桑德为例,重点介绍其村镇污水长效的管理模式。
要想长效管理先要探究我国村镇污水设施“晒太阳”的主要原因
村镇污水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存在空白
我国目前针对村镇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和条款几乎是空白,现行的法律法规也是主要围绕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治理相关的,各类排放标准中还未涉及关于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排放标准,更不用提及村镇的水污染控制技术路线和管理模式了。
桑德集团的董事长文一波提到,村镇污水处理技术繁多,村镇污水排放标准不统一,不但地方不好执行,而且太宽松的话,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也存在空白,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主体不具备设施运行管理职责,村镇污水处理设施数量多,地点分散,加上农村环境监管的行政机构分散,且职能交叉现象严重,造成监管职责不明确,监管难度增大。
资金保障体系不健全,难以保证长期稳定的运维费用
目前我国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多依靠国家和地方“以奖促治”政策支持,重建设轻管理,财政补贴主要用于设施建设,而运营维护资金多以地方财政自筹为主。而多数乡镇收入微薄,本身负担就重,向村镇居民收费甚是困难,对于需要长期投入的运营费用只能望而却步。建设“美丽乡村”的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只得放任其成为“晒太阳”工程。
运营管理模式不成熟,缺乏专业的运行管理人员
我国大部分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多采用县级政府监管、乡镇运营的方式,但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效率低、监管难度大等原因,这种管理模式效果较差。此外,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由于村镇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收入低,导致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大部分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只得找当地农民进行维护,数据显示,60%的乡镇仅1名村镇污水设施管理员。由于缺乏运营维护的专业队伍,致使设施难以正常运行。
桑德村镇污水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图1 桑德村镇污水探索之路
桑德SMART理念:
S(small)规模小、占地节省,
M(modular)模块化、多功能,
A(automatic)自动化,
R(rapid)建设周期短,
T(technology)设备化。
延伸阅读:
必看丨附各类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名单 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
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2016年第三季度建设和运行情况(附表)
首先,桑德在实施村镇污水处理的项目必须坚持的四大原则:
厂网配套。即建设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必须坚持建设配套的管网,可以采取政府自建或者是桑德与当地政府以BT的方式建设,总的来说就是不管采用任何方式都要将配套管网建设起来,否则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在没有配套管网的情况下很大可能就会“晒太阳”。
配套管网的运营维护。管网不仅仅是要建设起来,更多的还要进行长期地维护,因为由于管网由于地质或质量等种种原因会出现损坏,如果不及时进行修复,那污水就无法有效收集,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就不能长期运行。运营维护的方式可以选择政府自行维护,也可以支付维修费用给专业公司或者投资商来由其进行维护。
针对性的处理技术。据统计,我国村镇污水处理技术总计达52种,种类繁多,多套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桑德坚持不把城镇污水厂的传统技术移植到村镇污水处理,要有专门针对乡镇污水处理的专有技术,比如桑德专门针对村镇研发了SMART污水处理工艺。
市场化原则。政府在“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中提到乡镇污水处理要达到30%的目标,但目前我国县与镇政府中,除了全国百强县与江浙一带发达地区的县政府有充足的资金实力外,剩下的大部分地区都没有足够资金来投资乡镇与农村污水处理领域。所以,桑德认为坚持市场化原则,引入社会资本与民间资本到村镇污水处理领域,才可以把村镇污水处理的规模发展起来。
就政策这块在政府层面,企业暂时只能从其他几个方面解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问题。
技术层面,桑德采用自主研发的SMART村镇水务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工艺。据桑德相关宣传,该工艺设计简短灵活,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仅为传统方法的60%左右,单个厂(站)服务人口100-100000人,适用水处理规模10-10000立方米/日,并可根据各地区的需求,给水和污水处理部分灵活拆合。
资金是核心因素。桑德开创了中国村镇污水治理的先河,首先推出了集中捆绑、连片治理的理念以及多种投资方式灵活组合的商业模式。即根据地区经济水平、财政状况和实际需求,将政府企业联合投资PPP,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移交BT、工程总承包EPC、运营管理O&M灵活组合,形成最佳商业模式,如对于需要新建的项目,桑德从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到维护提供“一站式服务”;对于已建成的项目,桑德可以为其提供改建、扩建方案及服务;对于运行不好的项目,桑德可对其进行托管运行管理。据桑德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长沙项目中,包括长沙县1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29400吨/日)的投资、建设、运营、移交(BOT)和管网配套建设工程的建设、移交(BT),以及已建的2个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5000吨/日)的托管运营(O&M),共计18个水厂,1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网管的施工总承包以及设备项目的采购、安装均由桑德来投资建设,总投资额为人民币2.75亿元,特许经营期为30年。
目前项目已全面投入运营。桑德的“长沙模式”之所以获得成功,其首先凭借采用多种运营模式,将众多小的污水处理项目“捆绑”成一个区域大项目,从而发挥出规模效益,弥补了单个项目规模小的劣势;其次,桑德通过与县政府签订特许经营协议,以县政府为付费主体,保证了运行项目稳定的收入来源。
除了资金保障,另一大影响村镇污水设施长效运行的重要因素是运营管理模式和专业管理人员。在运营管理方面,桑德主要采取了“三个统一”的运营模式。
统一组织施工:即前文提及的原则之一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工程同时施工,确保处理设施有进水,可以运转起来;
统一工艺:项目群中所有子项目都采用同一种工艺——SMART工艺,采用标准化设计,模块化组装,大大简化了操作管理,降低了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同时也更节约运行成本;
延伸阅读:
必看丨附各类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名单 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
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2016年第三季度建设和运行情况(附表)
统一运营管理:采用集约化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对厂(站)区、项目群、项目区域实行三级信息化云端监测和控制,确保污水处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在中心厂区设置集中控制中心。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各站点的统一管理。一方面,通过建立区域化运营控制平台,使各站点的设备运行实现集中远程控制;另一方面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掌握各站点的生产运行状况,包括生产运行现场监控视频、生产运行的数据等,实现运行数据的统一管理,真是实现小站点的自动化和无人化监管。
在集中处理区域设置一些集中功能的集中处理站,这些中心站点是集化验、管理及生活为一体的场所。比如设置污泥集中处理中心,其他厂区污泥定期运往中心厂集中处理;设置水质化验中心,集中进行所有厂区的水质化验检测工作。
各个分散的处理站,主要是进行设备看护操作,需要安排人员轮值巡检。由于在控制中心已经可以掌握到站点的运行状况,这里的工作只需要按照流程例行巡检即可,所以在分散的处理站桑德一般不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而是雇佣当地村民。这不仅解决了难以留住专业人员的困境,反而节省了人员成本还带动了当地的就业。
图2 桑德SMART系统方案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桑德这种集约化、智慧化的运营方式不仅能够保障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效运行、节约运行维护资金,而且便于主管部门对设施运行管理责任主体的监管。
未来,桑德在村镇污水运营上的主要方向是“互联网+”和上下水一体化。文一波提出,要“互联网+”,将农村水处理设施互联网化。“用互联方式,让它做到真正的远程监控和远程控制运行”。还要做类似“云平台”的系统软件。“将来污水处理技术,一方面靠实验室不断做研发,调整工艺技术和工艺参数;另一方面,要靠大数据”。
文一波认为,如果所有企业数据可以共享的话,这种技术上的突破将与过去靠研发突破是完全不同的。从工程角度来讲,把海量数据不断地进行分析总结完善,再反馈到生产实践中,对技术完善和推广应用也会有所帮助。此外,文一波还提到要把农村污水处理和自来水供给结合起来,“上水和下水一体化,水务和环卫一体化,通过大数据平台,让系统发挥更多作用,进而使运营管理成本下降,盈利模式更丰富。”
延伸阅读:
必看丨附各类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名单 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
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2016年第三季度建设和运行情况(附表)
原标题:桑德村镇污水长效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