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志愿者开始调查怒江州府所在地的六库垃圾处理场。
(路口的处理场标志)
通过网络检索找到的资料:
六库生活垃圾处理场位于泸水县上江镇大练地村大凹子沟谷,距六库城区13公里,一期占地面积167亩,工艺采用卫生填埋法。填埋场总库容按远期统一规划设计,分期实施,近期填埋库容为38.01万立方米,规划服务六库城区面积为8平方公里,服务人口7.1万人,使用年限为8至10年。
(垃圾处理场航拍图)
生活垃圾处理场由垃圾填埋区、渗滤液调节池和渗滤液处理站组成。六库垃圾处理场主体工程于2011年12月27日竣工验收,渗滤液处理站于2013年11月20日开工建2013年12月30日竣工验收。六库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量约为120吨,生活垃圾处理做到了日产日清。
从资料上看,这是一个计划使用8-10年的垃圾处理场,据说已经运营3年时间。
(处理场的垃圾山)
延伸阅读:
走进花都汇生态公园|看垃圾填埋场变身“绿色资产”
从现场情况看,垃圾处理场堆成一座巨大的垃圾山,一头已经堆满部分上方用泥土覆盖。
各类垃圾随意堆放?
在处理场中,一座高高的垃圾山占满填埋场的其中一个角落。
而在垃圾山顶上,是各种混杂在一起的新鲜垃圾,明显刚运到不久,拾荒大军正在上面寻找可能回收的东西。
(疑似电子产品类金属垃圾)
而在另一个角落,志愿者看到金属垃圾和疑似医疗垃圾的大量的药瓶子,只是离得太远,当时没有引起志愿者的注意,没有现场证实。
(疑似医疗垃圾)
“卫生填埋”从何而来?
从资料来看,这是一个通过“卫生填埋”的方式进行垃圾终端处理的垃圾填埋场,只是在调研中让志愿者疑惑的是,这个卫生从何而来?
(混杂在一起的垃圾发出阵阵恶臭)
各类垃圾混杂、随意堆放;
臭气熏天,蚊蝇随处可见,引来大量的飞鸟抢食。
这还是天凉的时候,到天气再热一点的时候,会不会更严重?
垃圾分类靠“拾荒者”?
从现场的垃圾类型看,当地并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包括塑料、木头、纸皮和厨余等垃圾在这个地方堆成高高的垃圾山,然后混合填埋,上面覆土一盖了之。
在这些未经处理的垃圾上,大量的拾荒者正在寻宝,而且大多是拖家带口的,一家老小一起上。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近垃圾场,自然也能够靠垃圾场。在当地就形成了一股“拾荒大军”。
延伸阅读:
走进花都汇生态公园|看垃圾填埋场变身“绿色资产”
(拾荒者中的老奶奶)
(拾荒者中更多的是妇女、老人和儿童)
垃圾山上的童年
而在当地,有更多的儿童长期在垃圾山这样的恶劣环境中生存。
(伞下的三个小女孩)
(在垃圾堆中吃食)
(在垃圾堆中干活)
延伸阅读:
走进花都汇生态公园|看垃圾填埋场变身“绿色资产”
(小小年纪也能够帮忙)
这样的童年,是否真的就是他们的快乐?
据了解,这都是附近的村民。
通过这些拾荒者分类出来的金属、塑料、纸皮,就进入回收环节。
(拾荒者分类出来的可回收垃圾)
(拾荒者从厨余中分类出来的“可回收垃圾”)
而在现场,志愿者看到拾荒者还在分类另一种“可回收垃圾”,那就是厨余。
在一些包装厨余的袋子进而,没有腐烂的瓜果蔬菜,被他们用小刀细细地分割出来。
至于这些另类的“可回收垃圾”最终是怎么使用的,志愿者没有得到答案。
无论是哪一种“可回收垃圾”,拾荒者分离出来的,都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在现场中能够看到的,是更多的没有分类出来的,就成为垃圾山的一部分,被埋在土下了。
垃圾岂能一埋了之?
占地120亩的垃圾处理场,这在山地为主的当地来说,已经是一个大型的公共设施,在当地还能找到多少个这样的适合当垃圾处理场的地块?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全国都在通过垃圾分类回收的方式,尽量减少垃圾的终端处理量,以节省填埋所需要的土地,提高填埋场的使用年限、使用率。
直接“一埋了之”这样粗暴的处理方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是不是还适用?如果没有分类的填埋场能够使用8-10年,通过垃圾减量的方式,减少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进入填埋场的数量,是不是可以使用更长的时间?
垃圾焚烧、垃圾填埋,都只是垃圾的最终端处理的方式。如何通过垃圾分类回收、厨余资源化处理等方式,减少垃圾进入这样的焚烧或填埋的环节,甚至是零废弃的可能性,才是生活垃圾的最终的出路。
如果说守着怒江不知保护是一种过失,那守着这巨大的垃圾填埋场而不知道有效利用,又何尝不是一种过失呢?
延伸阅读:
走进花都汇生态公园|看垃圾填埋场变身“绿色资产”
原标题:垃圾山上的童年:怒江州六库垃圾填埋场调查见闻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