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各处的自净力高低有很大的差异,南极是环境自净力最差的地方。南极的低温,使污染物分解大大放慢,势必造成更长时间的污染。
在我国夏季,一块香蕉皮四五天就可变黑变烂,最后被微生物分解,而在南极冰原上,这过程则需要180年。南极各国科考人员中流传着一个人人皆知的笑话: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南极昭和站的队员外出采样,意外地发现几块“天外陨石”,他们惊喜异常,宝贝一样拣回收藏,准备好好研究一番。可在室温下,“陨石”竟很快变了,露出了真面目,竟是几坨人粪,使他们哭笑不得。原来,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刚刚创建昭和站时,队员们缺乏环保意识,在外随地大小便。20多年过去了,粪便不但没有分解,却变成了坚硬的“天外陨石”。这个笑话已成为南极科考人员接受环保教育的典型案例。
在目前南极所受到的污染威胁中,有些南极科考站本身就是一个污染源。例如,任何运输工具,如大船、冲锋艇和飞机等都会打扰动物。在1990年6月11日,在南极麦夸里岛南端的卢西蒂尼亚湾里,竟有7000多只王企鹅暴死,状况极惨。究其原因,可能是澳大利亚一辆C-130运输机在岛上进行低空飞行时,使王企鹅受到惊吓,导致它们乱窜,大量摔倒而窒息死亡。但澳大利亚不认这个账。
我国南极长城站对保护南极纯净环境极端重视和小心翼翼。长城站已建站29年了,来过许多队员和游客,可周围纯净美丽的环境并没有因此受到污染。
长城站对垃圾处理有十分严格和详细的规定。我们看到各个建筑物里都有6个垃圾桶,每个垃圾桶的外面都贴有相应的垃圾分类,分别是玻璃类垃圾、金属垃圾、纸质垃圾、塑料垃圾、废旧电池和食物残渣。据站长介绍,野外考察完毕后,科考队员还把实验后留下的垃圾带回站内,做分类处理。
长城站的不同类垃圾有专人搬运到不同的区域,然后利用装载机运输到垃圾处理站。按南极环保规定,要用焚烧炉焚烧处理纸质垃圾和食物残渣。在焚烧炉中,纸制垃圾要进行两次充分地燃烧,燃烧时产生的浓烟经过降温、过滤和沉降等几道工序,形成无色和无污染的气体之后,才可通过烟道,排出室外。焚烧后的这些垃圾残渣全部装入收集袋内。其它不允许在南极焚烧的垃圾也要分别装入不同的收集袋。所有的垃圾收集袋要存入集装箱,一直要等到“雪龙号”再次来时,统统运回国内做处理。
长城站的生活污水经过管道汇集到一个污水处理站,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可沿着管道排入长城湾。
延伸阅读:
“瓦力”来了:机器人推动垃圾处理走进新时代!
原标题:我们在南极长城站看垃圾处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