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固废处理一直是困扰全国各大城市的问题,也是一直行业人士关注的问题,大家对城市固废行业的发展的思考也从未停止。12月7日,在“2016(第十届)固废战略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总工刘晶昊从哲学的角度为大家讲解了城市固废处理的发展。
本文根据嘉宾发言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胡适先生的《中国古代哲学史》里面有句话“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寻一个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我们研究固废,也尝试主要从固废的哲学三大问题、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固废行业发展的思考三方面入手。
延伸阅读:
传统模式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环卫产业需要“智慧”起来
一、固废哲学的三大问题
1. 固废是什么?
谈到固废,首先想到的是生活垃圾。以前,我们研究城市生活垃圾,每五到十年,我们的研究范围会扩张一点,十一五以城市为主,十二五到县,现在到村镇。实际上除了生活垃圾,还有工业垃圾和再生资源等等。欧盟对固废有一个详细的分类标准,将固废分20大类,111中类,838小类,分的非常清楚。
固废总量有多大?去年的第九届固废论坛上,徐文龙院长在报告《中国固废行业发展态势》中分享中国大概有一百亿吨,人均7吨。欧盟28个国家,约五亿人,人均原材料消耗总量为16吨/人,人均固废产生量6吨。
从固废流来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养殖类,一类是制造类。养殖类主要是细胞构成的,农业时代的比较多;制造类,主要包含原子基、干垃圾、无机垃圾等,工业时代的比较多。
那么,固废到底是什么呢?固废统一于材料!固废就是一种材料,被丢弃的一种材料,这是第一个认识。
2. 固废从哪里来?
固废从哪里来?我想到两个字,一个是“殖”,一个是“造”。
殖,就是人为的、有组织的、大规模的繁殖。比如,人与植物。我们要吃饭,就要种粮食;要盖房子,就要种树,以前种玉米,一亩五百棵,现在一亩五千棵,量特别大,而量的大幅增长就造成了垃圾。再比如,人与动物。我们不仅要吃菜,还要吃肉,所以,我们就会养鸡鸭猪牛等动物,在养殖的过程中有粪便产生,宰的时候会有内脏、有皮,有骨头等产生。再比如,人与微生物。市政污泥是人类规模化大量生产出来的微生物,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造,造就属于矿物挖出来的,也就是人为的、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开采和制造”。《山海经》里面有句话“天下名山 ,经五千三百七十…… 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 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在《管子˙地数篇》里面有“上有丹砂者下黄金 ,上有慈石者下铜金 ,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 ,上有赭者下铁,此山之见荣者也。”据《中国经济史》记载,从战国时期起,盐铁、水利、纺织等工业已经开始发达,工业一发展,商业发达,运输业发达,到了汉代时候中国经济已经很繁荣了。
在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另外还有一句,“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一个是供求,一个是消耗,剩下来的叫余。有两块,一个是“殖”,一个叫“造”,这两个加起来是“奉”,还有一个“余”,余就是固废。对于固废我画了一个阴阳太极图(如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个垃圾里面有资源,资源里也有垃圾,不能利用的非资源,叫垃圾。
延伸阅读:
传统模式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环卫产业需要“智慧”起来
那么,固废是从哪来的呢?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垃圾是余出来的,多出来的。
3. 固废到哪里去?
固废到哪里去?就跟人一样,人死了之后,无非四种出路,第一天葬,第二水葬,第三土葬,还有火葬,固废基本也是类似的,要么给那个谁吃,扔到水里,埋在土里或者放火烧掉,一部分进入水中或是土中,被微生物分解,还有一部分不能分解,沉积在水里 、深埋在土里、或者挖出来放在博物馆里。
纵观固废的去处,无外乎以下几种,一,人不吃的,给其他生物吃,资源循环;二,往河里面扔;三,焚烧;四、填埋。
固废到底去哪里了?落叶归根,要回到土里!所以,我们需要足够的填埋场,不仅是生活垃圾的填埋场,建筑垃圾的填埋场,人类活动,填埋场不能没有的。
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我们不仅大规模的繁殖了植物、动物、微生物,还有人本身!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人口历朝历代都会有些统计,但是数据不全,我抽样找了一些。西汉的时候我们大概有六千多万人,隋唐时是五千万,宋代最高峰的时候有一亿人,到了元代是六千万,明朝是五六千万,清朝时人口一度降到1400多万。在1712年,康熙有一条规定:所增人丁,永不加赋。中国人口随后三十年里翻了六倍,到了民国时,大概有人口五六亿,新中国建国时是5亿多人。目前,我国已有约14亿人。
在古代,工业也一定有污染,但是危害不明显。最近三百年来,环境问题已经比较突出了。在农业社会,我们取资源于天地,还垃圾于自然,垃圾回归到山川河流、土地田野,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回归自然的,但是到了工业社会,我们发明了很多不能自然降解的材料和产品:塑料、玻璃、电池、电路板、杀虫剂、灯泡、水泥、油漆等,这些都是不能直接回归自然的。
西方也在反思这个问题,工业革命造成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之后,奉有余的时候造成很多问题。国际上也有一些行动: 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人类环境宣言;1992年,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 2012年召开可持续发展大会。联合国也做了两个规划:2000年做了一个千年发展目标,管十五年,定了八个指标,第七个跟环境相关。2015年又做了一个规划,又管15年,到2030年,提了可持续发展,也不仅仅是垃圾问题,是生产和消费一起来考虑。
国际固废协会认为,固废处理不是垃圾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天人合一,西方绕了一个大圈子,也想明白了,东方这种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最解决问题的。
三、对固废行业的发展思考
从根本上考虑固废行业的问题,人的需求就两个,一个要清洁,一个要卫生。清洁是干净整洁,清清爽爽;卫生,是无毒无害,不会传播疾病。
考虑到行业的发展,有五个方面非常重要:
第一,填埋库容。奉有余,需回归。要有足够的填埋场。
第二,行业监管。今天大家讲PPP的很多,PPP讲的是政府、企业、行业共同为老百姓服务,但没有监管是不行的,政府和企业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政府和企业合作,是给老百姓服务的,这里面有一个店和客的关系,店大欺客,客大欺店,需要有一个监管。市场化背景下,需要加强专业监管。打造队伍、提升能力保障效益,“政府”与“企业”应平衡发展。监管促使形成双赢,更好服务人民。
第三,生产消费。我们要研究各种材料的全生命周期、消费模式,倡导绿色设计、清洁生产消费。
第四,垃圾税费。垃圾税,人人都得交。在丹麦,垃圾填埋一千块钱一吨,焚烧五百块钱一吨,资源利用两百块钱一吨;我国正好相反垃圾填埋十几块钱一吨,焚烧五十元一吨,餐厨垃圾处理要二百元一吨。
第五,分类统计。精细化的管理,我们国家的分类非常不清晰,就造成了我们这代人做研究的时候非常痛苦。再一个就是没数据。这可能需要花一代人的时间,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去做,积累数据,为下一代人的研究奠定基础。
我们只有一个目的,为了更清洁卫生的环境,接下来我们要做四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个守正,要有一个公心在这里,企业政府要平衡去发展;第二个要循道,每个行有每个行的道,水有水的道,垃圾有垃圾的道,大气有大气的道,不同行业的道是不一样的,要摸明白;再一个要传知,就像这个平台,有些想明白的问题,要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个事情;最后是践行,通过我们的行动,一个个项目,去改变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环境能够清洁卫生。
延伸阅读:
传统模式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环卫产业需要“智慧”起来
原标题:刘晶昊: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城市固废处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