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开展以来,浙江省绍兴市始终保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处了一批环境违法行为。
但是,面对企业众多、监管力量不足,环保部门怎样更好地全方位履行环境监管职责?绍兴市环保局在实践探索中给出这样一个答案——向社会购买服务,将“第三方”引入环境污染治理。
“通过大练兵活动,在提升执法能力、塑造环保形象的同时,我们更希望能探索形成一些行之有效的机制,让这些机制反过来为环境执法提供更多保障。”绍兴市环保局局长张永明说。
面广量大人少
大数据之下仍有“漏网之鱼”
安装摄像头通过“环保天眼”在线实时监控,通过无人机航拍抓非法污染企业,安装“电子鼻”——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全方位监控企业“跑冒滴漏”……为加大环境监管力度,绍兴市环保局想了各种招数。
“然而,面对辖区上千家重点排污企业,执法力量仍然捉襟见肘。”绍兴市环境监察支队负责人说,尽管执法人员已是加班加点,还用了在线监测、刷卡排污等科技力量实现“智慧监管”,但监管能力还是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与此同时,随着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修改软件参数、妨碍设备正常运行等数据造假问题相继出现,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环境执法的重点。
据介绍,绍兴通过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进行比对监测、计量检定、现场检查以及对监测数据开展有效性审核等方式,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要求,绍兴在实践中探索出新办法——引智借力,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人力智力优势,实现对涉污企业精细化监管,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和环保专业技能,增强环境监管的社会公信力。
今年6月,绍兴完成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第三方监理招标工作;7月1日,中选的第三方监理公司选派5人专业技术团队,进驻绍兴市环保局办公,开始给全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做“体检”。
“借力第三方机构,监管力量提升了,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更明确了,我们也能安心地‘轻审批’,更好地推行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绍兴监察支队负责人说。
作为浙江省开展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试点城市之一,绍兴市率先探索开展了“一证式”管理模式,从“重审批”转向“严监管”,将原先的审批、验收、试生产等环节,直接压缩成一个排污许可证申领环节,原先各环节公示期压缩为仅一个公示期。伴随着审批手续简化,环境监管力度必须要加强,第三方机构监督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00余套监控系统
网上“巡检”+现场“体检”
一连几天,记者去找“第三方”公司的技术人员,都扑了个空。原来除了查看自动监控平台的人员外,其余的都出门做“体检”去了。
据了解,第三方监理的内容分企业现场端的自动监测设备和环保部门管理端的自动监控平台两块。
“我们希望通过购买技术服务的形式,强化对企业在线设施的监督检查、运维公司的监督管理、监控平台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从而提高环境监管效能。”绍兴市环保局环境监控中心负责人秦建兵说。
据介绍,绍兴给每一个重点污染源企业都戴上了“紧箍咒”,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全市已建成自动监测监控系统547套,基本实现省控以上重点污染源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2009年,绍兴市率先在全省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预警,给企业戴上了第二个“紧箍咒”。为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避免环保高压之下企业铤而走险,今年9月,第三次修编制定出台《绍兴市污染源自动监控预警处理办法(试行)》,充分发挥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对环境监管的支撑作用。
延伸阅读:
解析:为什么环保需要第三方治理
11月初的一个工作日,在袍江的一家印染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站房内,“第三方”公司的技术人员小方正在通过标液校正,检查在线仪器是否正常运行,数据是否正常传输。她的手里,拿着一张核查表,上面罗列着一系列的监理检查项目。
“目前全市已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500余套,对市本级(越城区、高新区、袍江新区、滨海新城)站点省控站点,每月至少现场监理1次,市控及其他污染源企业,每季度至少核查一次;对其余污染源企业以督查和抽查为主,全年督查和抽查比例国控为100%,省控及以下不低于50%。”小方说,对企业每一个点位现场在线设施核查完成后,都会形成一份现场核查表单。
记者随手翻开一份已经完成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例行核查表(废水)》,第一部分是企业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体检”内容,分为站房管理及基本设施、采样预处理、数采仪、运行维护、设备比对5块,采用计分制,总分100分,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行为被单独列为否决项。整个核查表结构清晰,内容详细,像记者这样的外行人,都能大概看懂企业的在线设施运行状况。
有了“体检报告”
监管盲区大为减少
5个月过去了,第三方“体检”做得怎么样?辅助环境监管的成效又如何?
11月30日下午,绍兴市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赵新一边查看一家印染企业的核查表,一边在记事本上做笔记。“第三方”在检查时发现企业有问题,会立即反馈市环境监控中心,经评估后再报市环境监察支队进行调查取证处理。
今年9月,根据“第三方”监理公司的核查报告,绍兴市环境监察支队对柯桥区一印染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发现该企业在在线监控系统废水取样管前段开孔安装有一个三通阀门(可人工闭合),然后通过一根红色软管连接三通阀门到废水处理平台上的水泵出水口,水泵的进水口用一根白色软管连接旁边的蓝色水桶,蓝色水桶内的清水来自已经拆除的锅炉房的冷却水池。
经查,该企业存在稀释排放的污染物故意干扰监测数据和超标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绍兴市环保局随后对其作出按日计罚33.5万的行政处罚决定,并将企业两名相关人员移送公安部门行政拘留。
“以往,我们就像是一家人满为患的医院,由于人手短缺,常常忙得焦头烂额,还不一定能找到症结,对症下药。如今,有了辅助的监理机构,环境监管更细致全面了,看着‘体检报告’对症下药,效率高多了。”赵新深有感触地说。几个月下来,他明显感觉到第三方机构带来的便利。
据了解,绍兴市运用“第三方”模式以来,共查处在线数据造假案件9起,治安拘留15人,罚款176.5万。
“我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第三方专业监理机构就像是‘环保协警’,协助环保部门对企业环境状况进行‘体检’,而我们负责对体检发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和‘治疗’。”张永明说,当前,面对严峻复杂的环境形势,繁重的环境监管任务,基层不仅人力欠缺、能力有短板,监管覆盖面、精深度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引智借力”,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人力和智力优势,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短板,提升执法监管质量,实现对污染企业的精细化、专业化管理。
此外,通过第三方监督,使社会技术机构参与到环境污染事件与纠纷的调查中,做到公正、客观、专业,还将有利于提高环境监管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张永明补充到。
为保障第三方机构的工作效率,绍兴市环保局会对第三方监理机构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最终目标是逐步形成政府监管服务、企业自治自律、社会参与监督的环境监管体系。
延伸阅读:
解析:为什么环保需要第三方治理
原标题:大数据下仍有“漏网之鱼” 绍兴借力第三方治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