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日亚洲最大的地下再生水厂——槐房再生水厂的投入运行,北京市第一个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全面完成。至此,北京市污水处理、再生水生产利用、防汛能力得到提升,中心城区水污染治理问题得到解决。业内人士认为,治理水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改变“重水轻泥”的思维,重视污泥处理的合理处置。
多座再生水厂建成
槐房再生水厂位于北京市南四环公益西桥南侧,目前日处理能力达到60万立方米。走进槐房再生水厂,听不到一点噪音,也闻不到一丝臭味。露在地面上的为湿地公园,栈道蜿蜒,水流清澈,这些水都是来自再生水厂处理过的水。其地下共有三层,地下一层为污水处理区域,汽车可以畅行其中。
槐房再生水厂厂长张文超说,污水全部在地下处理,出水水质主要指标可达地表四类水体,可以直接用于河湖补水、园林绿化、市政杂用等领域。
据了解,槐房再生水厂还体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特点。污泥经过无害化处理还将进一步生产为资源化产品;水厂在运行中,利用污泥消化产生的沼气和沼气利用设施,为厂内生产提供热能和电能;利用厂区空间和光伏技术发电,为厂区提供用电;利用水源热泵技术,通过提取污水中的热能用于厂区的制冷供暖。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激增,北京污水处理厂都在超负荷运行,设施能力严重滞后。2013年,北京市出台《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年)》,主要任务有四大类,包括建设再生水厂、配套管线、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和临时治污工程。
作为北京中心城区排水和再生水设施投融资、建设、运营主体,北京排水集团承担市中心城区排水和再生水设施新建和改造任务。北京排水集团总经理郑江介绍,随着槐房、清河第二、定福庄和高安屯等4座新建再生水厂的建设,和原有的高碑店、小红门等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完成升级改造,北京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每日417万立方米,每年可生产再生水量10亿立方米,有力缓解了水资源紧缺状况。此外还同步配套建设每日处理规模为6128吨的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和改造355公里排水管网、110公里再生水管线等。
北京市水务局总工程师段伟说:“北京市中心城区主要河道将告别水污染,水环境将得到明显提升。”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再生水厂的建设一直以来存在规划选址难、征地拆迁难、项目落地难、施工进场难等问题。近几年,再生水厂的选址、拆迁得到了属地政府的积极配合,同时北京排水集团承担了融资任务,解决了资金问题。
污水处理能力增加水质提升
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北京市第一个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主要取得以下成绩:一是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高,过去三年,北京市共新建改扩建60座再生水厂,使北京市污水处理能力由原来的每日398万立方米提升至672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从83%提升到90%。
二是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的覆盖范围扩大。新增污水管网长度1400多公里,新增再生水管网490公里。
三是出水水质有了较大提升。“新建和改造的全部水厂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四类水体,出水标准全国最高。”段伟说,COD平均浓度每升小于30毫克,氨氮平均浓度每升小于1.5毫克,总磷平均浓度每升小于0.3毫克,再生水成为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
段伟表示,近两年建成的再生水厂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技术领先、生态友好。北京市提出并发布了生态再生水厂的评价办法和评价细则,引导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建设花园式的再生水厂,同时注重节能降耗和能量回收。
二是水质、噪声、臭味“三公示”。根据要求,再生水厂每日都要向公众公示出水水质、噪声、臭味等三类多项指标,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北京市还建立区域补偿机制,用经济手段推动水环境治理。自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实施以来,北京市进一步落实了各区政府治污责任,细化治污任务,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上下游配合、各区协同治水的局面。北京市水务局表示,2015年度北京市各区应缴纳水环境区域补偿金总额为13.6亿元。
完善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
北京市即将实施第二个污水治理和再生水设施建设的三年行动方案,从源头上消减污水直排,以中心城、城市副中心、城乡接合部、重要水源地村庄和民俗旅游村庄等为重点,以截污治污为核心,加快污水收集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根据计划,“十三五”期间,北京再生水利用量将达到12亿立方米,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潘安君说,下一步要着重解决中心城、城乡接合部地区污水收集处理问题,计划新建上庄再生水厂,改建东坝等3座污水处理厂。同时,加强郊区城镇和郊区农村的污水收集和处理,计划在郊区城镇新建和改造污水处理厂或再生水厂26座。
业内人士和专家建议,治理水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改变“重水轻泥”的思维,重视污泥的安全合理处置问题。
一是,建立环保、水务、城管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严厉查处城乡接合部和河道两岸违法、违规排污行为。
二是,污泥处置面临着经济、技术、政策方面的挑战。“作为污水的衍生品,我国每年产生3000万吨至4000万吨市政污泥。”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表示,我国污泥的含沙量很高、有机质也很多,需要进一步研发相关适应技术。
有专家表示,有些地方污泥处理费用无着落,影响污泥处理处置的进展;政府对污泥监管严重缺位,缺少系统规划。
他们建议,应加快完善其他有关激励政策,健全收费机制,创新运营管理机制,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促进污泥处置走上产业化、市场化道路。
延伸阅读:
IWA专家组最新报告之污泥处置与管理
【美图】探秘亚洲最大全地下再生水厂:北京槐房再生水厂
原标题:北京污水处理宜改变“重水轻泥”思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