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雾霾两茫茫,大雾天,人抓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街上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这些网络流传的段子,指向了大气污染的现状,也道出了人们面对雾霾些许的无奈。
冬治雾霾夏防臭氧
别以为没霾你就美了
当人们还在普遍关注PM2.5的时候,另一个大气污染物也悄然来袭。与性格张扬的雾霾相比,它却内敛许多,悄悄地隐藏在万里晴空中,却已经成为众多城市的大气环境污染元凶,它就是臭氧。
专家认为,臭氧不容小视,应像重视雾霾一样,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当然啦,理论还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小编这就带大家来看看美国加州洛杉矶是怎么“除魔”的!
治了西面高了东面
竟是地形惹的祸
在美国历史上,臭氧污染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早在上世纪50年代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之后,美国就已经认识到臭氧含量已经临界“危险点”,治理臭氧刻不容缓。
美国环保局清洁空气研究计划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Greg Yarwood博士认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洛杉矶有很多重工业企业,大量燃煤燃油,许多家庭焚烧废弃物和垃圾。再加上汽车行业发展很快,导致臭氧浓度急剧上升。
光化学污染事件之后,专家认为近地面臭氧浓度过高主要是汽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NOx(氮氧化物)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在高温光照条件下二次转化形成臭氧的。NOx主要来自机动车、发电厂、燃煤锅炉和水泥炉窑等排放;VOCs主要来自机动车、石化工业排放和有机溶剂的挥发等。
查明原因之后,空气质量管理者就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污染治理措施了。
50年代开始,管理者对露天垃圾燃烧、工厂烟雾排放等方面做出严格规定。到了60年代,治理含有碳氢化合物的化工溶剂、垃圾填埋场有毒气体、热电厂氮氧化物,处理动物工厂的排放,成为洛杉矶臭氧治理的主旋律。
控制尾气排放一直是治理重点,空气质量管理者首先明确了管理部门,于是加州机动车污染控制管理局应运而生,它负责尾气监测和污染减排设施认证;其次,严格控制VOCs排放,洛杉矶市政府要求汽车加装催化转化器,减排效果显著;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期,洛杉矶市要求车辆年检,必须确保加装的减排设施正常工作。
延伸阅读:
美国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控制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
通过治理VOCs,特别是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放的举措在西海岸的洛杉矶城市群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这在洛杉矶东部山区、陆地地区的臭氧问题还是很严重的,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what?答案居然是洛杉矶的地形!
洛杉矶位于圣费尔南多山谷,西临太平洋,东、南、北三面为群山环抱,尤其是右边的山脉把污染给圈了进来,因此在高山附近臭氧浓度是最高的。地势和空气扩散的条件与北京十分相似,加重了污染天气的形成。
海风携带排放物吹向内陆,排放物生成臭氧,臭氧通过山体间的传输通道,海风进一步向前走,通过一系列化学过程,最终更高的臭氧浓度就穿越了大山之间的通道,所以较高的臭氧浓度发生在东部陆地。
“立法+联防联控”
臭氧浓度降下来
那么,被地形坑苦了的洛杉矶东部小伙伴该怎么逃离臭氧的魔爪呢?
“立法规范加协同治理”。Greg Yarwood博士说,“在认识到臭氧的传输问题之后,美国地方政府开始尝试设立臭氧区域协同治理,扩大区域管控。按照联防联控的思路建立统一规划、监测、监管、评估和协调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1988年,加州空气资源局根据联邦《洁净空气法》制定通过了《加州洁净空气法》,对未来20年的加州空气质量进行全面规划。根据《加州洁净空气法》,各类污染源必须采用有效可行技术方案控制污染物排放,并应以每年百分之五的幅度减少污染物和其先导污染物的排放。
于是,加州环保局开始大力鼓励使用替代能源,从燃料源头治理尾气。感到“压力山大”的石油行业很快研发并提供更清洁的燃油。洛杉矶地区则大力提倡公共交通,扩建区内轻轨系统和洛杉矶市地铁系统;在高速公路上设立两人以上车辆专用通道,并允许单人驾驶新能源汽车使用专用通道等。
按方抓药,精准治臭氧。经过大量正确有效的治理措施,使洛杉矶地区的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臭氧浓度超过一级警报值的天数从1977年的121天,降至1996年的7天,并于1999年达到零值。
延伸阅读:
美国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控制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攻玉
我们如何借鉴?
图为经过大气治理后的洛杉矶
实际上,洛杉矶的大气治理同时被两个组织管理。
一个地方组织叫做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它主要是负责洛杉矶区域,但这个组织制定的战略也要获得加州的批准,就是另一个组织——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因此洛杉矶当地的大气治理由两个组织共同牵头、紧密配合。他们每3年~5年就制定一项空气质量管理规划,会更新空气质量管理策略。当然,这个规划不可能照顾到未来30年后的情况,需要的是系列规划,而每个时期都需要进行适当微调。
Greg Yarwood博士说,基于科学体系制定政策的成功率是最大的,但是要考虑到本土情况。中国很多地区和洛杉矶的情况很不一样,但治理的过程同样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各界的重视和通力合作。
在环境立法和标准的制定方面,美国为政府、企业、媒体、民间团体以及市民提供了畅通的参与渠道与监督机制,公众对空气污染治理的意识提升,形成了有效的公众监督,进而推动政府的治理决心和力度。
除了因地制宜,我们还能从洛杉矶的案例中得到几点启发。
首先,强有力的民意支持是坚实的基础,这点从洛杉矶要求执行更严格的加州标准不难看出。洁净的空气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同参与,使环境治理成为全社会参与的事业。公众强烈要求有一个清洁的环境是洛杉矶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推动力。
其次,美国政府在治理空气污染时还赋予了环保机构执法手段,环保机构有权进行立法、执法、处罚,并通过强制执行手段和监控、技术改进等相结合的方式协调开展工作,执法力度大大加强。
此外,环保运动的兴起和政治领袖的决心也是推动洛杉矶空气污染治理的关键因素。目前,在美国,公众可以全面参与和监督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如美国公民可以对PM2.5的标准监控程序进行监督,根据公布的全年监测统计和日常监测数据,参与所在州的环保机构举行的公共听证会。
延伸阅读:
美国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控制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
原标题:他山之石丨看美国洛杉矶如何逃离臭氧污染的“魔咒”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