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咨询服务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综述:一、环境咨询服务覆盖领域广阔,商业模式优质:1)环境咨询服务包括环评、环境监理、环境设计、环境规划、环境培训等所有环境相关领域,可为客户提供环境综合解决方案,总市场千亿级别。2)相对工程运营类项目,咨询服务资产更轻、回款更快,复制弹性超强

首页> 环境监测> 市场> 正文

环境咨询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市场迎来大发展期

2016-10-21 08:39 来源: 东吴证券 作者: 袁理 翟堃

环境咨询服务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综述:一、环境咨询服务覆盖领域广阔,商业模式优质:1)环境咨询服务包括环评、环境监理、环境设计、环境规划、环境培训等所有环境相关领域,可为客户提供环境综合解决方案,总市场千亿级别。2)相对工程运营类项目,咨询服务资产更轻、回款更快,复制弹性超强,可给与更高估值!

二、泛环评有效市场大幅扩容,前端杠杆效应明显:1)环评红顶中介脱钩(民营机构市占率3倍空间)+资质壁垒提高(环评师人数50%提升)下集中度提升明显!2)最严环评法未批先建罚款达环评收费500倍,促建设环评50%缺口弥合。3)环境监理、规划环评、后环评政策不断完善,泛环评年709亿市场加速释放!4)杠杆效应明显:环评公司可凭产业链上游优势在项目初期介入,对应治理投资为环评440倍,杠杆撬动效应明显!

三、PPP万亿浪潮推动设计市场:1)财政部第三批1.17万亿PPP示范项目推出助力总量扩容,落地率不断提升下市场迎加速释放期!2)前端设计服务必不可少,收费占总投资比重约为3~5%,当前财政部/发改委20万亿PPP项目对应至少6000亿前端设计费用,其中1.4万亿环保PPP项目对应500亿环保类设计市场!

1.覆盖面广、商业模式优质,千亿市场加速释放

1)环境咨询服务包括环评、环境监理、环境设计、环境规划、环境培训等所有环境相关领域,可为客户提供环境综合解决方案,总市场千亿级别。且相对工程运营类项目,咨询服务资产更轻、回款更快,复制弹性超强,可给与更高估值!

2)市场认为建设项目环评每年百亿空间相对较小,发展空间有限。但我们认为环评政策正在不断释放,《“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推动事前的规划环评、事中的环境监理、事后的后环评推动年最高709亿空间加速释放,红顶中介脱钩+新资质管理办法推广下市场集中度大幅提升,民营企业有效市场大幅提升!

3)财政部发布第三批1.17万亿示范项目,PPP项目总量大幅扩容且落地率不断提升下市场迎加速释放期!前端设计服务必不可少,收费占总投资比重约为3~5%,当前财政部/发改委20万亿PPP项目对应至少6000亿前端设计费用,其中1.4万亿环保PPP项目对应500亿环保类设计市场!

4)我国环境咨询服务市场近十年来发展迅速,但整体容量仍相对较小、且较为分散,市场对此了解有限。除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和环境设计外,环境咨询服务业还包括环境工程咨询、环境信息服务、环境规划等内容,对应“十三五”年市场空间将达248亿元!

1.1.覆盖领域广阔,商业模式优质

根据关贸总协定对环境服务业的定义:环境咨询服务业是指通过服务收费的方式获得收入同时又对环境有益的活动。环境咨询服务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环境工程咨询、环境管理体系与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清洁生产审计与培训、环境信息服务、环境规划、环境设计等一系列咨询类项目,业务范围覆盖涵盖市政、工业等所有环境影响相关领域,且在前端设计规划、生产施工、后期运营等各个链条中均有涉及,可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根据中国证监会2016年7月4日发表政策要求,企业三年内存在环保违法违规现象的不得IPO,企业融资诉求驱动下将带动整体环境解决方案的需求,促进环境咨询服务行业进一步快速发展。

图表1环境咨询服务行业覆盖领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东吴证券研究所

随着国内环保投资总额的不断增加,我国环境咨询市场发展迅速,但市场较为分散。根据2014年环保部发布的《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状况公报》,2011年环境咨询服务行业(不含设计)2011年共拥有从业单位1816营业收入256.7亿元,分别较2004年的734家、17.8亿元增长147%、1342%。虽然企业平均年产值仅为0.14亿元,平均规模较小,但行业整体收入在“十一五”期间增长远超企业数量增长,表明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环境咨询企业伴随行业的发展做大做强。环境咨询产业2011年收入占环境保护服务总收入的比重达到15%,占当年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的4.26%,分别较2004年提升8.3PCT和3.33PCT,占比逐年提升凸显重要性。

图表2国内环保投资总额增加

资料来源:环保部,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3国内环境咨询市场迅速增长(不含设计)

资料来源:环保部,东吴证券研究所

环境咨询行业收入主要来自向客户提供咨询服务收取服务费用,相对于依靠融资驱动、重资产、回报期较长的工程运营类项目,环境咨询行业具备资产更轻、回款更快的优势,优质商业模式具备更强的复制弹性,具备更快速更可持续的成长能力,类比目前A股设计类上市公司,可给与更高估值!

图表4设计类公司资产特征明显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5设计类公司现金流优质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东吴证券研究所

注:此板块公司包括中国海诚、设计股份、中衡设计、合诚股份、苏州设计、苏交科、山鼎设计。

图表 6 设计类轻资产公司市盈率(2016 )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 7 设计类轻资产公司市净率(2016 )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东吴证券研究所

1.2.环评:泛环评市场大幅扩容,百倍杠杆撬动千亿治理

1.2.1.行业整合加速,市场化民企受益制度红利

1)红顶中介脱钩,环评市场洗牌环评行业过去由分别隶属于环保、交通、水利、海洋、林业、农业等各部委系统,以及国企、高校等“红顶中介”所主导,其市场份额过去达70%,对环评的公正性和市场化发展均有较大的阻碍。环保部于2015年3月17日环保部党组会议上通过了《环境保护部关于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方案》,要求全国环保系统具有环评资质的直属单位(红顶中介)通过注销资质、变更法人等形式在股权、业务上与当地环保部门彻底脱离关系,环保部直属环评机构、西部省级及中东部地区各级环保部门所属环评机构、西部地区市县级环评机构分别要求2015年12月31日、2016年6月30日、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脱钩。

环保部于2016年7月14日发布公告,对274家在脱钩任务列表中截至2016年6月30日仍未完成脱钩29家机构进行资质注销,彰显脱钩执行力。根据我们对环保部环评资质审查结果的最新统计,2015年以来已经脱钩的环评机构中,1)注销资质、自然人出资成立机构、划归国资委的红顶中介占比分别为21%、69%和10%,脱钩已经带来相当一部分大型的红顶中介退出市场;2)“事业单位”属性的甲级环评机构占比由近40%下降至26%,降幅明显。

图表8已脱钩环评机构脱钩方式

资料来源:环保部,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9甲级环评机构各类型占比变化

资料来源:环保部,东吴证券研究所

考虑到省级及以下环评机构脱钩到期前三个月不得承接项目要求,新的环评市场格局于2016年9月底初步形成。我们认为,除红顶中介注销资质带来的民营环评企业市场范围提升外,以变更法人方式脱钩的环评红顶中介由于失去体制内的资源优势,面临人才流失、资质重新核定、订单获取能力下降等风险,在市场化竞争初期相对处于劣势,市场份额将被优秀的市场化民营机构迅速抢占。

2)新资质管理办法高壁垒,市场集中度提升明显

2015年9月28日环保部出台的新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将建设项目按照甲、乙级进行分类,未取得甲类资质的企业不得编制甲类项目的环评报告书。且新《办法》大幅度提高了甲级和乙级环评机构所需的环评师必备人数要求,对甲乙两资质的环评工程师数量(总量&每类别)要求有了50%,的增加,壁垒提高将大幅凸显甲级环评机构资质价值。年初以来环评机构共减少117家(乙级减少116家,甲级占比提升2PCT至18%),资质还未到期的甲级机构中有103家(占比57%)环评师数量不达资质要求,标准提升下将有相当一部分小型环评机构因无法满足资质而注销,未来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甲级资质更显稀缺。

图表10环评机构资质变化

资料来源:环保部,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11环评机构资质变化

资料来源:环保部,东吴证券研究所

1.2.2.政策频出推动泛环评709亿市场

1)事前I:最严环评法促建设环评50%缺口弥合

建设项目环评是指针对规划或者建设后项目有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性预测分析,预先提出解决对策,对可能出现的污染物进行跟踪监测并消减污染的影响。建设环评行业下游客户主要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全行业收入增长与需要进行环评的项目总投资的增长相关。2003年《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评上升到法律层面后,环评行业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产值从2004年的14.2亿元增长为2013年的41.4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1.27%。

政策执行力度较弱下“未批先建”(未开展环评即进行项目建设)现象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16年7月2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做出修订,其中第三十一条中对未批先建的处罚由过去的“责令停止建设,处5~20万元罚款”,变更为“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1%~5%的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根据我们测算,罚款金额的上限最高可达对应环评费用的500倍可谓非常严厉(100亿建设项目环评收费基准110万元,对应罚款最高5亿元)。高罚款金额大幅提升环评执行力度,政策不断收严下50%潜在缺口将弥补,“十三五”期间建设环评市场空间将达到541亿元。

图表12未批先建下环评市场缺口扩大

资料来源:环保部,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13环评行业市场空间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2)事前II:规划环评向前端打开221亿空间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各国普遍意识到,单纯依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仅能对环境末端污染实现防控,难以从决策源头避免重大环境问题的产生。在这一背景下,以规划、计划为评价对象的战略环评得以迅速发展,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均已建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规划环评制度,并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起构成了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

图表14规划环评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东吴证券研究所

我国在2003年9月1日起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确立了规划环评制度,2009年10月发布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对规划环评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下称综合性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称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评在实行以来的十多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未评先批”情况较为严重,以煤炭采矿业为例:

环保部前副部长潘岳在2015年10月“三大地区战略环境评价项目启动会暨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组成立会议”的讲话上表示,2003年《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来,通过审批的113个煤炭矿区总体规划中有52个是在规划环评尚未完成情况下审批的,规划环评办理率仅为46.02%,不足五成。

与只关注末端环境影响防治的建设项目环评不同,政府部门通过实施规划环评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实现优化经济布局和结构升级,从区域、流域宏观层面,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合理配置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建成经济、人口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新环保部长上台后加强遏制规划环评“未评先批”情况,2015年以来规划环评政策频出:

图表15-2015年以来规划环评政策

料来源:政府网站,东吴证券研究所

以开发区为代表的大型规划项目是规划环评的最主要对象,环保部2016年6月表示,将在河北等9个省(区)19个国家级和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试点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张清单式管理,年底前基本完成试点园区规划环评审查。随着政策的逐步推进,已经有部分地方提升对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2016年6月印发《关于加快开展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在今年年底前达到100%。顶层制度完善以及各地方政府的相应下规划环评“未评先批”将得到解决,推动市场加速释放,且根据我们在中国招标网上的统计,相对于建设项目环评,规划环评项目收费相对较高。

图表16-2016年以来规划环评项目中标案例

资料来源:中国招标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根据2015年国土资源公告,全国共有工业园区及厂矿用地31.26万平方公里,2011-2015年国务院和各级省政府共批准建设用地2.56万平方公里。我们假设全国当前的工业园区仍有80%需要进行补充规划环评,“十三五”期间保守估计和“十二五”期间的建设用地批准面积相当,按平均每平方公里收费8万元估算,仅工业园区对应“十三五”期间规划环评市场就达221亿元。

3)事中:环境监理全面推广,收费为建设环评4~6倍

环境监理一般是独立于业主和承包人的第三方,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及环境监理合同为依据,运用建设单位所赋予的权利对工程建设期的环境保护等实行全面监理,使工程环保措施得以顺利实施的过程。环境监理的主要目的有三点:

1)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环保目标;

2)落实环境保护设施与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满足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要求。随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加速推广,国家对环境监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原国家环保总局1999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理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强调环境监理重要性,环境保护部2012年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要求开展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同时先后在部分省市开展环境监理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

图表17环境监理试点范围

资料来源:环保部,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18环境监理试点城市名单

资料来源:环保部,东吴证券研究所

根据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精神,2015年12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在国家层面正式明确了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制度。2016年4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关于废止《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环境监理试点工作正式终止,环境监理工作正式、全面纳入国家和各级环保部门环境管理工作内容。

和环评相比,环境监理由于具有服务贯穿整个项目周期的特点,收费标准相对环境影响评价更高。虽然国家层面并未出台环境监理的收费政策,但各个试点地方对于环境监理收费都已经有所规定。以第二批环境监理试点省份内蒙古、重庆市为例,环境监理的收费标准大约相当于建设项目环评收费标准的5倍。考虑到环境监理在本质上是保证和提升环评的有效性,在执行上必将和环评同步开展,以我们2016年1月11日《环评行业深度报告:缺口巨大,撬动百倍资源;格局重塑,环境医院成形》中测算的建设项目“十三五”541亿市场来测算,对应环境监理“十三五”总市场空间最高有望达到2705亿元。

图表19内蒙古省环境监理收费标准

资料来源:内蒙古环保厅,东吴证券研究所

备注:1、环境监理收费额=总投资×收费费率;2、生态类项目包括:铁路、公路、石油天然气开采及输送管道、煤矿、矿产、水利水电、风电、尾矿库、垃圾固废(危废)处理场等;工业类项目包括:火电、水泥、造纸、生物化工(医药、农药)、冶炼、化工、煤化工等。

图表20重庆市环境监理收费标准

资料来源:重庆市环保厅,东吴证券研究所

注:此监理费用不含评审费、监测费,其他未包含的收费由双方协商议定。

图表21建设项目环评收费标准

资料来源:环保部,东吴证券研究所

4)事后:后环评“十三五”78亿市场逐渐打开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在开发建设活动正式实施后,通过评估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前后污染物排放及周围环境质量变化,全面反映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实际影响和环境补偿措施的有效性,为改进建设项目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技术手段。我国环境影响后评价于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展的投资项目后评价,随着项目后评价广泛被认同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和实施过程的一些问题的出现,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重要性不断显现。

我国环境影响后评价概念在2003年《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就已经提出,但仅限于对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环保部2008年至2015年5月先后两次以环评批复函的形式要求17个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还有近10个建设项目主动开展了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并提交了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项目数量较少反应执行力度较弱。

2013年以来,环境保护部先后立项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导则》、《煤炭采选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导则》编写工作。《公路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导则》和《重金属后评价导则》也列入立项计划安排,政策和技术不断加速推进。2015年年12月,环保部正式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对三类建设项目要求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水利、水电、采掘、港口、铁路行业中实际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较大,且主要环境影响在项目建成运行一定时期后逐步显现的建设项目,以及其他行业中穿越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

冶金、石化和化工行业中有重大环境风险,建设地点敏感,且持续排放重金属或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为应当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其他建设项目。

政策同时要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正式投入生产或者运营后三至五年内开展。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也可以根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和环境要素变化特征,确定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时限。根据我们按照行业分类进行的统计,当前进行建设项目环评的项目中约24%的行业有做后环评的需求,假设最近5年已经进行过环评的项目中80%需要进行后环评,且2016-2017年建设完成的项目在2019年之后需要开始进行后环评,则对应“十三五”期间后环评对应市场空间约为78亿元。

1.2.3.占据上游资源,撬动数百倍治理业务

环评企业凭借产业链上游优势,在项目初期就可以为项目提供环境影响分析和解决方案。根据往年数据统计,进行环评的建设项目配套环保总投资为环评总费用的440倍左右,高杠杆效应明显!后环评政策进一步推广下,环保部门可通过后环评文件项目环提出环保改进要求,带来更强杠杆效应。

作为各类工程项目开工前的必备项目,环评审批能否通过对于项目能否开工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不达标处提出治理意见,并为环评不通过的企业寻求治理方案,使环评能够作为关键流程,通过把握行业上游起到为治理牵线搭桥的作用。

根据我国2015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三同时”制度),与环评制度相辅相成构成对环境污染源头的预防。

图表22环评在环保治理中撬动作用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凭借在评价咨询端的优势,环评企业在项目初期就可以合理介入项目相关环保配套设施的建设,对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的消除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更早、更广、更有效的推动环境治理类订单的拓展。通过历史数据可以看出,申报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环保投资自2004年以来基本维持在环评收入总额的440倍左右;在不考虑特殊年份(2005、2009)投资额大增的情况下,该比值也可达到280倍,上游地位高杠杆效应明显。

在后环评政策不断推进下,环保部门可依据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对建设项目提出环保改进要求,环评企业凭借评价优势将为运行后的项目对症下药寻求治理方案,带来更强的杠杆效应。

图表23环评440倍杠杆效应

资料来源:统计局,东吴证券研究所

1.3.环境设计:PPP万亿浪潮推动前端设计市场,优质商业模式受益明显

1.3.1.PPP总量扩容&落地率提升,前期工作重要性强

在地方政府向环保等公共属性领域投资规模不断模大,而地方债务问题的约束也使得往日单纯由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模式无以为继的情况下,PPP成为了国家政策重点推荐的投融资模式。2013年12月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放宽市场准入,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2014年9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43号文)更是首次为PPP指出了一条可行性道路。

为鼓励PPP模式发展,财政部分别于2014年11月、2015年9月、2016年10月连续推出三批PPP示范项目,项目数量分别为26个(原30个,后调出4个)、206个、516个,总投资金额分别为1800亿元、6589亿元、11708亿元,同时要求三批示范项目应于2016年底前、2017年3月底前、2017年9月底前完成采购。发改委也分别于2015年7月、2015年12月、2016年9月分别推出1.97、2.26、2.14万亿PPP项目,总容量大幅提升。截至2016年6月30日,财政部两批232个示范项目总投资额8025.4亿元,其中执行阶段项目105个,总投资额3078亿元,落地率达48.4%,与3月末相比(35.1%)显著提升;发改委第一批、第二批PPP项目签约率分别57.8%、16.8%,执行情况较为乐观。

图表24财政部示范PPP项目进度(亿元)

资料来源:财政部,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25财政部示范PPP项目落地率提升

资料来源:财政部,东吴证券研究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2号)精神,财政部开发建设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综合信息平台,截至2016年6月底全部入库项目共9,285个,总投资额10.6万亿元,为入库项目的落地率约为23.8%的,较三月末的21.7%有所提升。入库项目中,和环保公用事业相关的总投资额约为1.4万亿元。

图表26-PPP项目库规模扩充

资料来源:财政部,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27PPP项目库环保总投资额超万亿

资料来源:财政部,东吴证券研究所

虽然项目落地率在不断提升,但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项目设计和投资回报不明晰下投资者参与意愿较弱是多数PPP项目签约率低的主要原因,这其中很大的因素是前期工作开展不到位。PPP项目前期工作是指重的点区域或行业的PPP项点目规划编制,以及重点PPP项目的评价论证咨询、实施方案编制、招标文件起草、合同文本拟定、财务顾问、法律顾问和资产评估等。

2015年12月,发改委发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对PPP项目前期工作给予专项补助,助力PPP项目的前期推广。我们认为,具备设计能力的环境咨询企业将凭借强大技术实力,在在PPP项目的前期准备环节就可将环评、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投融资、法务等需求进行综合的设计打包。详细的项目前期设计有助于地方政府获得上级资金补贴,更能够体现投资价值吸引投资者,力助力PPP项目加速落地完美解决地方政府痛点,且相对于工程类项目具有更优质现金流,在竞争中优势更加明显。

1.3.2.PPP项目设计市场前景广阔,迎来黄金发展期

工程勘察设计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与实施提供包括工程勘察、咨询、设计、工程总承包等内容的服务活动,在提高投资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节能减排、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工程设计环节更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先导环节和灵魂。

近年来我国工程设计行业已逐步趋于充分竞争态势,行业内竞争主体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格局已由过去的同质化无序竞争逐步向差异化、特色化竞争发展。目前,行业内已基本形成了以少数大型国有企业、民营设计企业、知名外资设计企业为主导,大量中小型设计企业为辅的市场竞争格局。

图表28工程设企业逐年增加

资料来源:统计局,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29ENR集中度降低

资料来源:统计局,东吴证券研究所

综合来看,工程设计企业运作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模式:传统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是将各环节割裂开来交由不同的专业公司进行承包,容易导致项目管理低效、信息沟通不畅、项目决策滞后等问题,使得业主无法得到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最优化服务。而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模式通过全过程、业务集成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一体化、复杂化服务,建设效率更高,投资更加节约,更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采用这种模式的企业主要包括行业内一些大型国有设计单位、优秀民营设计单位以及大型外资设计机构,这些企业占据着行业内的高端市场。

特色专精化发展模式:一些具有较强实力的设计单位通过积极寻求特色和差异,积极寻求在某一领域、某一专业的精细化发展,打造自身的竞争优势,通过服务能力的提升紧跟重点客户。例如一些结构事务所、方案事务所、景观设计公司等。

低成本发展模式:一些特色不明显的中小型单位技术薄弱、运营能力差,在竞争中相对来说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只能通过低成本运作获得市场竞争机会。这类企业大多为其他设计单位的配套机构,为其他单位进行施工图配套或者行业内低端项目的承接。

根据发改委和建设部2002年发布的《工程设计收费基价表》,建设项目的设计收费按照200万至200亿元分为18个档次,以收费基价(实际的设计费和涉及费率计算基础)计算的工程咨询费率在约为项目投资总额的2.25%-4.5%。考虑到与项目工程复杂程度和和附加等调整系数,目前在实行的工程咨询费率约在3%~5%之间,当前财政部/发改委20万亿PPP项目少对应至少6000亿前端设计费用。在环保公用事业领域,1.4万亿总投资额的环保及公用事业总投资估算,并假设未落地项目总投资额占项目库中总投资额的76.2%,则对应新增的PPP项目设计市场空间320~533亿元。

图表30工程咨询费相对固定资产投资比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东吴证券研究所

1.4.可行性研究:大型项目必备,咨询公司竞争力强

可行性研究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发田纳西河流域时开始采用以后,已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程序和方法。中国从1982年开始已将可行性研究列为基本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程序。可行性研究最终以报告的形式呈现,通过对项目的主体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节能和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后可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预测,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建设的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立项阶段最重要的核心文件,同时也是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凡是需申报立项的项目,如使用国家资金的项目、申请银行贷款的项目、须国土审批的项目、须环保审批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必不可少

图表31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32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东吴证券研究所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1999年发布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计价格[1999]1283号,可行性研究报告收费标准约为建设项目环评的2倍。对于审批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还需要有“工程咨询资格证书”资质(分为甲、乙、丙三级),其中甲、乙级工程咨询单位资质分别需要专职从事工程咨询业务的技术人员60人、30人。

我们认为,具备工程咨询资质的环境咨询企业凭借丰富的项目经验,在对环保相关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上具备与生俱来的优势,可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提出更加全面、具体的分析,与环评、项目设计相结合,更有竞争力的抢占可研市场。

图表33可行性研究报告收费标准

资料来源:发改委,东吴证券研究所

1.5.其他环境咨询重要性提升,推动年年248亿市场释放

目前环保部对于环境咨询的统计口径中并不包括工程类设计,根据2004年和2011年的数据比较,2004年国内环评市场规模14.23亿元,占环境咨询行业市场份额的约80%;2011年国内环评市场规模34.4亿,占环境咨询行业市场份额下降至13.4%,非环评类环境咨询业务占比逐步提高。

图表34工程咨询费相对固定资产投资比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东吴证券研究所

假设除市场正在迅速释放的环评、环境监理、设计外,全国环境咨询市场“十三五”期间的年均增速可维持“十二五”相对“十一五”的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的年化增速(9.44%)水平,则对应“十三五”期间市场总容量约为1238亿元,平均每年对应约约248亿市场。

原标题:环境咨询服务行业研究报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