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迫在眉睫,水十条提出明确治理目标。针对黑臭水体治理,上海市政总院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邹伟国先生在2016年(第八届)上海水业论坛上做了“城市排水污水与黑臭水体治理的相关实践与思考”的分享,结合具体案例与与会者共同主要分享了采用控源截污技术治理黑臭水体。
上海市政总院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邹伟国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审阅。
大家知道住建部对全国黑臭水体进行了摸底排查,截至2016年2月16日,在全国295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超过七成的城市排查出黑臭水体,已认定的黑臭水体总数1,861个。
从黑臭水体地域分布情况看,经济发达且水系更多的中东部地区的黑臭水体数量占比较大,中南区域和华东区域合计占比达71.0%。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已经成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内容。
引起河道黑臭及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这个归结为:污水的排放,外来水体,还有流动性差,我们治理能力差等一些问题。
住建部包括环保部、国务院最近出了一些细则,包括黑臭水体的指南,对黑臭水体的整治提出了技术方面的指导。在治理的技术方面,主要包括外延减排的技术、控制的技术,还有污水循环一些技术等。
控源截污技术案例分析
控源截污技术
这里我重点在控源截污技术进行讲解。从源头控制污水向城市水体排放是黑臭水体整治最有效的工程措施,也是其它技术措施的前提。从很多地方一提到减排就想把原有的河流改成分流制,改的过程中发现难度相当大,所以我们感觉相当一段时间里我们还是合流制跟分流制并存的状态。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看似简单,其实远非如此,考虑到不同地方差异较大,且对截流井方面的设置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地方照抄照搬,截流系统设置不合理,往往影响到整个污水管网系统和处理设施的运行,影响到黑臭水体的治理效果。
截污纳管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采用控源截污技术治理黑臭水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些系统的问题:
1)收集污水被截流井逐级稀释。
比如这样的做法就是简单把合流制进行截流,截流以后进入污水处理厂,这样会导致实际截流的污水在逐步的稀释,导致下游的河道污染非常厉害。我们后来也提了一些改进性的设计(见下图),我们发现很多地方都是采用这种模式,我们提出改进就是采用这种并列的方式可以减少污水逐渐的稀释,对截流式的设计也有比较好的改进作用。
2)河水水位较高,导致截流井河水倒流
同时我们发现在很多地方有河水发生倒灌的情况,导致我们这个污水比较淡,或者比较稀。这一点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的指南里面,对细节的技术和一些设施都进行了改善,合理设置防倒流措施。
3)合流制与分流制管道之间连接不当
由于大多数城市合流、分流并存的状态,下游很多地方都是高水位运行,下游的污水来不及收的时候,往往污水会从截流倒灌到河里,这里反而导致我们这个截流的效果受影响。所以我们希望在截流的时候,不要直接进入分流,需要通过一些隔离的措施来和分流进行一些连接。
4) 原有河道支流改造成合流管道
原有大多数河道支流原为地表河流,后经市政建设改造为地下暗渠。这个现象很多地方比较普遍,原来支流是一条河流,就把支流作为合流管道,这样容易上游有来水和地下渗透,因此不建议把河道的支流直接接入,我们建议在下游河道治理过程中把该地下暗渠作为合流总管进行截流。
提升控源截污效果措施
另外在提高效果方面,我们最近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在城中村,特别是管道很难铺进的情况下,采用污水负压收集技术。这种技术解决传统单一的重力收集方式不能满足水乡城镇地区生活污水收集的问题。我们跟清华大学合作的时候,在苏州很多地方进行了应用,感觉效果还不错。
另外就是与海绵城市的结合,特别是收集的污水用传统的方法很难达到的情况下有比较好的效果。与海绵城市的结合,能够把70%以上水进行控制以后,减少黑臭,对水体排放应该讲有好的效果。
另外,在泵站这一块提出一系列的措施:设置初期雨水调节池,原有合流制系统全部改造为分流制系统难度较大时,可适当提高截流倍数,或设置调初期雨水调蓄池。
水处理及生态修复技术与案例
轻度污染采用生态修复还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对黑臭水体、中度污染,单纯考虑去污难度就比较大,这时候就需要生物修复+生态修复。接下来,讲几个案例。
一个是走马塘工程景观水处理。走马塘是一个黑臭河段,整个河段是1.5米左右,两边都是小区,黑臭河道对周围影响比较大。我们主要采取了两个措施:第一污染源阻隔,我们首先采用污染源的截堵,包括两端设置一定的坝,汛期的时候灵活调用。另外,异位强化处理技术,设计处理水量5000 m³/d,最大处理水量6000 m³/d,正常运行状态只处理坝内水,低水位状态补入坝外水,降雨状态优先处理初期雨水。主要排入坝内提升坝内水质,其次给景观水护岸的绿化带浇洒,少量水引入商业地块消毒后作为中水使用。
另外一个案例是上海辰山植物园。辰山植物园内封闭景观水体约30公顷,外部补充水水质为劣V类,采用人工强化处理(混凝沉淀)、生物强化处理(人工湿地)和生态修复立体维护技术,目前水质总体达到IV类。
上海辰山植物园景观水处理案例
结语
黑臭水体各级部门都比较重视,但是这是黑臭水体的治理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实施不当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黑臭水体治理应摸清现状,因河施策,注重源头,标本兼治,治疗管理结合。同时,针对不同水体,治理技术需要从源头治理、内源控制、水质处理、活水循环等多方面共同协同作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