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复杂、数量庞大,但如果进行分类收集、分别处理,至少70%可在农村就地转化、自行消化。既可节约运输、处理成本,还可有效利用资源,实现变废为宝。然而,笔者通过对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部分乡镇调查发现,很多乡镇垃圾仍以填埋为主,亟待分类处理。
现状 直接填埋 影响环境
笔者通过对新余市渝水区南安乡、水北镇、罗坊镇、界水乡等乡镇实地调查了解到,随着渝水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渝水区加大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在全区建立了“村组收集、乡镇清运、区级填埋”的运作模式,初步实现了各乡镇“统一收集、统一清运、统一填埋”的目标。全区11个乡镇重新统一采购垃圾清运车39辆、洒水车7辆、手推垃圾收集车745辆;共建10座垃圾压缩转运站;建设生活垃圾收集点3945个、垃圾收集桶2041个、垃圾屋43座。但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仍以填埋为主,垃圾的收集方式仍为混合收集,一些有害物质如干电池等未经分类直接进入垃圾,增加了无害化处理难度。另外,一些可回收资源利用物质也是直接填埋,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问题 运行成本高 资金投入少
目前,渝水区采用的“村组收集、乡镇清运、区级填埋”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是垃圾处理成本较高。通常情况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成本约为每吨30元~40元,转运费用在25元~50元不等,加起来大多在每吨80元以上。渝水区已有4个垃圾中转站由于运行费用高等原因停止运行。据一些乡镇反映,垃圾中转站正常运行一年,花费资金不下10万元,难以承受。同时,农村环卫投入资金大部分用于车辆日行开支、环卫工人基本工资、设施购买等方面。由于资金投入小,尤其是发放给环卫工人的工资较少,基本上在每月100元左右,影响了保洁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分类处理理念没有得到推广。由于观念、认识和习俗等原因,很多地方农村生活垃圾仍采取混合收运、填埋处理的方式,垃圾再利用率不高。有回收价值的报纸、纸板、塑料袋等没有得到充分回收,废旧电池、药品以及电子废品等有毒有害物质混入生活垃圾。
建议 因地制宜 分类处理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关系到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势在必行。对此,笔者有以下建议:
明确责任,建立农村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为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镇村环境设施管理养护等提供制度保障。推进部门联动。在区县政府主导下,环保、农业、财政等部门实现联动,形成推动农村垃圾处理的合力。强化督查考核。在现有的考核制度基础上,增加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处理考核,组织开展全覆盖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时整改。
因地制宜,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硬件建设。根据垃圾分类后续处理工程要求,增加和优化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投建原则,提升设施的利用效率。如将垃圾划分为可堆肥垃圾、不可堆肥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对于可堆肥垃圾,可采用集中堆肥法,由政府出资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沼气池投放垃圾,也可在村外空旷地建设若干个非露天堆肥池进行发酵腐熟。对于不可堆肥垃圾,由于其多是干垃圾,可由村保洁员收集后进行二次分拣。将有用部分卖给废品回收企业,收益归保洁员。对于有毒有害垃圾,虽然其数量少,但必须严格管理,收集运送后统一进行专业化处理。
加大投入,提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资金支持。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担”的方式,增加农村垃圾处理投入,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费用补贴,形成市区财政补助一点、镇乡财政自筹一点、受益群众自掏一点的资金保障体系。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广泛宣传,提升农村群众的环境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加深农村群众对垃圾处理的认识。一方面,要让村民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这是分类处理的前提。另一方面,要让村民养成绿色消费的习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量。
原标题:农村垃圾亟待分类处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