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起名于日本,“再生水”的定义有多种解释,在污水工程方面称为“再生水”,工厂方面称为“回用水”,一般以水质作为区分的标志。其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城市污水经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包括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再进行深化处理后的水和大型建筑物、生活社区的洗浴水、洗菜水等集中经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其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内污水(下水)之间,亦故名为“中水”。中水利用也称作污水回用。在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厕所冲洗、园林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都大量的使用中水。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但目前还没有中水利用专项工程,也没有专项资金,只是政策上引导,各城市的中水利用量是根据此城市的缺水程度不同而定的。近年来,很多有识之士都在呼吁尽最大的可能利用中水。在刚刚结束的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巩俐也提出这个问题,巩俐走过世界很多城市,对先进国家利用中水的情况感触颇深。
基本标准
我国的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匀。从我国主要经济省区来看,各省份的人均水资源量差距比较大。其中,四川、湖南、广东人均水资源量居前列,2013年分别为3,052.88立方米、2,373.56立方米、2,131.24立方米。联合国人口行动组织1993年提出的严重缺水的水资源量的标准是小于或等于1,000立方米/人,水资源紧迫的标准是1000-1667立方米/人。山东、河北、河南人均水资源量较低,2013年分别为300.45立方米、240.57立方米、226.44立方米。
我国部分省份人均水资源量
我国用水总量不断攀升,2003年用水总量为5,320.50亿立方米,2014年为用水总量6,094.86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历年均高于22%,生活用水高于11%。
我国用水总量及工业、生活用水占比
延伸阅读:
【重磅】2016-2022年中国环保产业市场深入分析报告
【干货】15种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及典型案例分析
再生水行业所处产业链简介
水处理产业链
再生水行业监管体系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属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中国地域广大,水资源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北方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哈尔滨人均水资源更低。海河、淮河、辽河、黄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中国平均水平的1/5,海河流域包括京津两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中国平均水平的1/7。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当前相当部分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供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日趋严重。据统计,中国669个城市中,400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日缺水量大,年缺水量,由于缺水每年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天津、长春、大连、青岛、唐山和烟台等大中城市已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威胁。据资料统计,国际极度缺水线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00,而河北保定市区目前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64,严重缺水,导致城市供水不足,地下水超采,引发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等。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
据有关资料统计,城市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70%的再生水可以再次循环使用。这意味着通过污水回用,可以在现有供水量不变的情况下,使城市的可用水量至少增加50%以上。世界各国无不重视再生水利用,再生水作为一种合法的替代水源,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利用,并成为城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伸阅读:
【重磅】2016-2022年中国环保产业市场深入分析报告
【干货】15种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及典型案例分析
2006-2014年我国废污水排放量统计图
再生水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10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为1.2476亿立方米/日,2015年将达到2.0805亿立方米/日,相比2010年增长67%,国内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高峰已过。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走势
缓蚀剂市场发展现状
据统计,2010年我国水处理药剂的已达70多万吨,销售额为82亿元。如加上活性炭和凝聚剂则应分别为170万吨和131亿元。国内现代工业,如钢厂、电厂、石化厂、化肥厂、造纸厂等都离不开冷却水、工艺水、污水的处理,为水处理药剂行业带来一个欣欣向荣的市场,促进了水处理药剂行业快速发展。有机磷、聚丙烯酰胺产量已占据世界首位,并且大量出口,具有良好的国际竞争力。
水资源对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至关重要。2014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266.9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26,263.9亿立方米。
我国水资源总量
延伸阅读:
【重磅】2016-2022年中国环保产业市场深入分析报告
【干货】15种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及典型案例分析
原标题:2016-2022年中国再生水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