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成为G20杭州峰会提及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这一凝聚了中国智慧的重大创新首次走进G20议题,发展绿色金融已经在各经济体中达成高度共识。
究竟什么是绿色金融?当金融铺上了“绿”的底色,又是如何实现“点绿成金”的?
相当于北京7万辆出租车停驶298年
绿色金融,通俗地讲就是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近年来,“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绿色金融也被提上金融改革的重要议程。
目前,中国绿色金融业务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体系的重要门类,对经济转型升级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末,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7.2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0%。其中,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贷款余额达5.57万亿元,环境效益显著。按其贷款支持资金比例,预计可年节约标准煤1.87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4.35亿吨,相当于北京7万辆出租车停驶298年,或者是三峡水电站发电7.4年形成的二氧化碳减排当量。
“要实现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和在2030年或之前碳排放达到峰值目标的国际承诺,预计每年需要3万亿元到4万亿元的绿色投资。但是,财政资金预计只能覆盖绿色投资的15%左右,绝大部分的绿色投资需要大量社会资本的投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清晰地向市场传达出我国支持和推动绿色投融资,加速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信号。
“绿色金融过去被狭义地理解为绿色信贷,实际上中国倡导的绿色金融体系包括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及相关产品、绿色保险、碳金融等所有主要金融工具。过去绿色信贷政策主要集中在对‘两高一剩’行业的限制性措施,目前我们则更加强化对绿色投融资的若干激励机制。”马骏介绍,包括首次设立国家级的绿色发展基金、建立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和强制性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等都是目前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
中国的绿色金融走在世界前列
说起来有些令人难以置信,在节能环保项目服务贷款5.57万亿元中,占比最大的是绿色交通运输项目,达到47.6%。“如果以走路为1的话,骑自行车大约相当于走路消耗能源的1/6,坐轨道交通相当于走路的1/2,而开小轿车则相当于走路的20倍。所以我们要把轨道交通放在了绿色项目里,其节能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巡视员叶燕斐告诉记者。
不管是引导产业实现绿色发展,还是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绿色金融成为重要的支撑点。
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末,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不良贷款余额为226.25亿元,不良率为0.41%,低于同期各项贷款不良率1.35个百分点。“不但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也是很显著的,银行不但赚到了钱,也实现了企业受益、民众受益,同时社会代价还很小,所以绿色金融是一项互利共赢的事业。”叶燕斐指出。
在全球绿色投资都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中国的绿色金融走在了世界前列。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发行的绿色债券已经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同期发行绿色债券的40%左右。据了解,全球只有中国、巴西和孟加拉国三个国家有正式的绿色信贷统计。
据叶燕斐介绍,我国陆续出台了《绿色信贷指引》《能效信贷指引》等相关政策,在国际上均是首创,并在国际上率先形成了绿色信贷制度框架,率先系统性测算贷款支持的节能环保项目所形成的年节能减排能力。
打消投资绿色产业的疑虑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绿色金融面临着诸多挑战。由于项目收益率有限,导致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项目的积极性不高;加上绿色行业中很多是中长期项目,始终伴随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金融促增长工作组主席缪建民透露,投资者将资金投向绿色产业之所以还存在很多疑虑,原因包括绿色金融投资激励机制的错位、缺乏绿色金融机构能力及标准、投资者普遍认为绿色投资充满风险,以及行业缺乏碳排放及其他环境外部性的价格机制等。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在制度框架和政策体制设计,产品创新、绿色金融理念的普及推广等方面,仍然有着大量的工作要去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指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需关注以下四个领域:完善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积极推动绿色金融领域能力建设;深化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发挥好地方政府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叶燕斐建议,有必要建立专业性的担保机制,包括成立专业性的、国家主权形式的、专门对绿色信贷提供担保的担保基金等。
延伸阅读:
绿色金融万亿缺口待填 “绿融通”支持节能减排企业成长
原标题:绿色金融如何“点绿成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