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资源配置的枢纽,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是助推经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实践证明,要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不仅需要强有力的末端治理措施,还必须采用一系列财税、金融等改变资源配置的激励机制,才能让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变得更为清洁和绿色,也才能让城市绿色发展步伐越来越快。
|
在城市建设中,地铁、建筑节能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都是绿色债券支持的重点领域。 人民图片网供图 |
|
因为暴雨,城市“看海”问题频繁出现,海绵城市建设也成为这个夏天的焦点。有分析认为,随着扶持政策不断落地,海绵城市建设将成为新一轮基建投资的重点,更是绿色债券市场关注的新热点。
其实,不止海绵城市建设,金融体系通过政策、机制创新,为交通、建筑、能源等方面的绿色化提供较低的融资成本。8月31日,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
带动社会资本参与,重点支持节能减排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8月30日,三峡集团在上海交易所成功发行60亿元的绿色公司债券,用于金沙江梯级水电开发。这是我国目前发行的规模最大的绿色公司债券。
不仅是清洁能源,地铁、建筑节能改造、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等都是绿色债券支持的重点领域。
比如,2014年和2015年,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共发行两期可续期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投向北京市地铁7号线、14号线工程,以及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和昌平线工程。
2016年1月,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综合管沟(一期)项目收益债券成功上市,募集资金5亿元,这是我国第一笔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券。项目建成后,可有效避免马路拉链问题,提升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效率。
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绿色信贷政策出台较早,限制了高污染、高排放企业扩张,也支持了一批节能减排设施的建设。比如,建设银行通过绿色信贷,支持南宁机场新航站区项目节能减排设施建设;中信银行支持湖南低碳交通建设,通过绿色贷款支持株洲市将燃油公交车置换成电动公交车。
目前,我国环境治理任务繁重,环保投资需求巨大,仅靠政府资金投入远远不够,必须通过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撬动社会资本。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许多绿色项目由于其正外部效应没有被完全内生化,收益率略低于市场水平,社会资本可能不愿介入。因此,有必要通过贴息、担保、再贷款、PPP模式等办法,来降低其融资成本或提高其收益。同时,提升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推动各方共同努力,特别要政策红利引导驱动
“绿色行业中,很多是中长期项目,包括污水处理、固废处理、地铁建设等,还款期都在10年以上,而我国银行体系的平均负债期限只有6个月。由于期限错配的问题,导致银行投放能力有限。这样,就制约了中长期绿色项目的融资,或者说使中长期绿色项目产生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首届天津绿色金融论坛上表示,发行绿色债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据中国证监会债券部副主任张庆透露,目前已经有12家发行人正式申报了13支绿色公司债券,申报规模达到350亿元。“但是,绿色公司债券在投融资对接需求上,还有很大的鸿沟。”张庆表示,一些观点认为绿色项目风险高、收益低,虽然长期看绿色项目有红利,但这需要政策红利的引导和驱动。
陈雨露指出,实践表明,声誉效应可以激励绿色投资。一些绿色投资者,包括今年以来的我国绿色债券发行人,在追求商业回报的同时,也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声誉。重视声誉的、负责任的投资者正在增多。政策层面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展绿色投融资,会得到积极响应。
不仅如此,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还需要加强环境信息披露、提高金融机构风险分析能力等。用陈雨露的话说,构建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互相协作和配合。
市场将越来越大,更需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伏安提到这样一件事:一家发电企业建成后,要再增加一套环保设施,需增加投资3000万元。但是,这家企业的银行授信额度只有1.2亿元,如果再增加3000万元,就会超过授信额度。因此,企业砍掉了这个项目。李伏安直言, 虽然在一些银行内部,将绿色金融挂在嘴边,但真正的绿色意识还不够。
可喜的是,不少银行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并在积极应对。马骏表示,工商银行从去年开始对水泥、火电行业进行环境压力测试,分析未来环保政策变化对企业贷款违约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这两个行业的企业信誉度可能会在未来出现显著下降,这一结论也将影响银行的资源配置。
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表示,兴业银行已经把绿色金融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核心业务来推动。到2015年年底,兴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超过4000亿元,在兴业银行贷款余额占比中超过18%。
对于未来,陶以平认为,绿色金融市场会越来越大,参与者会越来越多,产品体系会越来越健全,绿色金融在促进绿色发展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强。他建议,要加大对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激励力度,如向商业银行提供绿色再贷款,鼓励银行扩大绿色信贷规模;提高绿色金融产品在对应企业优先受偿的地位,在发生违约时能够享受优先受偿权等。
陈雨露表示,要对激励和监管政策进行跟踪评估,适时调整完善。同时,加强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和统计数据共享,建立健全相关分析预警机制,强化对绿色金融资金运用的监督和评估。此外,还要完善与绿色金融相关监管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原标题:绿色资本为城市输入新动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