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几年垃圾焚烧方案的大受热捧,二噁英成了社会时髦热词,民众谈二噁英色变,关于垃圾焚烧厂建设的争议也成为民生热点。垃圾焚烧处理利弊孰轻孰重?民众、企业和政府三方之间矛盾源于何处?为此,化院的暑期实践项目南京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现状的调研集结了四个院系的九名南大学子,计划通过与三方的

首页 > 固废处理 > 垃圾处理 > 评论 > 正文

电与火之歌:南京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现状

2016-07-28 15:55 来源:NJU化院学生会 作者: 电火相传实践团队

随着近几年垃圾焚烧方案的大受热捧,“二噁英”成了社会时髦热词,民众谈“二噁英”色变,关于垃圾焚烧厂建设的争议也成为民生热点。

垃圾焚烧处理利弊孰轻孰重?民众、企业和政府三方之间矛盾源于何处?为此,化院的暑期实践项目——南京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现状的调研集结了四个院系的九名南大学子,计划通过与三方的交流,了解垃圾焚烧处理的真实面貌,促进三方对话,寻求出路。一曲电与火之歌,悄然奏响......

711

全体队员经过将近三个半小时的长途奔波,来到了实地调研第一站——江宁区铜井镇(江南垃圾焚烧发电厂建于此地)。当地村民大多文化水平较低,且以中老年人为主。通过走访,队员们了解到他们对垃圾处理这一方面的知识和法律并不了解,但大多反对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反对的主要原因是担忧会影响自己及后辈的健康。好几家村民反映“晚上经常闻到臭味”,怀疑焚烧厂晚上偷排;不少村民反映农副业生产受到影响;而反映投诉回应敷衍,拆迁补偿也不到位。也有一些村民表示支持垃圾焚烧厂的建设,认为焚烧发电是相对最合适的处理方式,但垃圾焚烧厂应远离居民区,不能有污染。


712

全体队员经过将近三个半小时的长途奔波,来到了实地调研第二站——承办江南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光大环保能源(南京)有限公司。光大公司的徐总和沈总介绍了江南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基本运营情况,简要说明了其使用的垃圾处理技术,并对队员们提出的问题给予答复。

队员们了解到,垃圾焚烧厂使用的是光大自主研发的焚烧炉设备,垃圾运来后不需要经过分类也能无害化处理,烟气排放完全达标,各项排放数据在电子屏上实时显示,光大国际官网上的数据也每日更新。大家最关心的致癌物二噁英目前做不到实时监测,国家要求为一年一测,光大以前一年两测,从今年起一年四测。

面对媒体和民众对污染的质疑,徐总认为民众有时因为缺乏相关知识而产生了误解,他们看到的“烟囱排放废气”其实是冷却塔在排放水蒸气,他们反映的臭味和污染很有可能来源于附近一家化肥厂;不能因为部分小企业的不合格行为而抨击整个垃圾焚烧行业。


采访结束后,在徐总的带领下,团队趁热打铁前往实地调研第三站——江南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参观过程中,徐总强调了垃圾焚烧厂无害化、资源化、环保化的建造主旨,并就垃圾焚烧厂的整体构造、垃圾焚烧处理的流程作了简要介绍。垃圾要在仓内堆放五至七天,滤掉水分后才能进炉焚烧,垃圾仓是全密封的,仓内已形成负压状态,异味基本不会溢出。徐总还提到,光大将每月的第一个周末设置为居民开放日,希望以公开、坦诚、透明的方式获取大家的信任。


715

部分队员前往南京市城管局进行采访。市城管局环卫处朱科长就城管局在垃圾处理流程中负责的工作、监管机制、南京市垃圾分类进展等情况作了介绍,并对一些具体数据、民众参与机制等问题给出了回答。对于群众抵制运动,朱科长解释道,群众事件的发生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有时候是管理不到位,例如运输过程中垃圾的泄漏等,现已加强防护措施;有时候是区政府对群众的补偿费不到位,但现在市政府已经派人督查。最后,朱科长补充道,她认为如果选择工艺更完备、设施更完善的企业来做垃圾焚烧,并且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垃圾焚烧厂就算建立在离居民较近的地方也不会遭到太大的反对,毕竟如果建得太远,交通成本也会提高。

719

团队对指导老师、垃圾焚烧方面的专家张志炳教授进行了采访。张教授热情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从专家的角度对垃圾焚烧的相关工艺技术和设备给出了详细而全面的解说,并对国内垃圾焚烧行业中的乱象和行业失范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而基于线上、线下共624份回收问卷的分析,团队发现民众普遍存在不少问题。问卷参与者大多对垃圾焚烧领域的信息大多一知半解甚至误解,存在一定的疑虑,政府公信力较低;没做好垃圾分类,给城市垃圾处理工作带来不少困扰,而自身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和选址也存在“邻避效应”。这同时也反映出媒体的宣传工作和政府的教育普及以及相应政策落实并不到位,社会媒体负面报道较多,甚至存在不负责任的失实报道,舆论影响力大。


通过这次实践,团队对垃圾焚烧处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垃圾焚烧发电厂似乎也并非就是乱排放、大肆污染环境的魔鬼,只要高标准、严要求,它也可以成为造福人民的天使。我们需要的,是严格制定、执行垃圾焚烧处理行业准入标准和排放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公开透明化,加强政府的支持与监管,以及最重要的,促进居民、企业、政府三方的沟通、理解与合作。

这首“电与火之歌”历时半个月,现已已近尾声。其中真声假音混杂,请听众自己细细甄别判断。希望通过这一暑期档的特别推送,听众能有所悟、有所感、有所知。

原标题:电与火之歌:南京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现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