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的建筑节能走在业界的前面,具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以市场为基础的激励政策,政府、商协会和企业密切合作,以市场手段推广建筑节能技术,住宅产业的高度现代化为节能技术的普及创造了良好环境。瑞典注重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各个阶段的节能,整体发展已进入快车道。
瑞典地处北欧,冬季气温较低且时间长,对建筑物保暖性能要求高。故取暖耗能多。长期以来,瑞典在建筑节能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开发了不少实用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公众的节能意识在提高,建筑节能的市场也在迅速扩大,瑞典在建筑节能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为调查瑞典建筑节能的情况,笔者先后走访了瑞典环境部、瑞典建筑协会、瑞典生态建筑协会、瑞典技术设计协会、瑞典前两大建筑公司Skanska公司和NCC公司以及第四大建筑公司JM,与有关官员、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座谈,对瑞典建筑节能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
一、瑞典建筑节能的主要做法
建筑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设计、施工,到建筑物的维护和使用各个阶段都影响到总的节能效果;从各个阶段节能效果来看,设计阶段的技术、材料选择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管理、运营维护则更加重要。据瑞典建筑协会介绍,对传统建筑而言,前者节能效果仅占15%,后者则达到85%。瑞典建筑业在建筑节能方面的主要做法有:
1、设计阶段。
瑞典有专业的设计公司,大型建筑企业一般也有自己的设计单位。笔者在与Skanksa公司研究院座谈时,瑞方专门就建筑设计的一些理念和做法进行了介绍。瑞典建筑设计企业普遍遵循的四个原则,即建筑物生命周期评估、建筑物生命周期预算、灵活性及简约性。建筑物节能应当体现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在设计中,不但要考虑建筑物新建成时的节能效果,也要考虑建筑物随着使用年限增长导致的节能效果的下降。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建筑物的总体造价和节能效益进行综合平衡,达到经济最优。同时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后期改造的灵活性,如房间重新布局需要对隔墙进行拆除和重新建设,可考虑采用活动墙,增加房间布局的灵活性。设计简约在建筑节能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如室内空调系统,复杂的调节系统可能导致过多的操作失误,引起不必要的能源浪费。Skanksa的做法是尽量简化空调系统操作面板的布局。
关于节能设备和技术的采用。不一定采用最新的技术和最环保的技术。如一项新产品或建筑部件的生命周期与建筑物不能匹配或节能效果衰减较快,设计时一般也不会考虑。经过长期积累,Skanska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建立了一个包括建筑部件、设备、技术的能耗指标数据库,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用户对于能耗、环保的不同要求,采用合适的技术,达到节能目标。
为了验证设计的合理性,一些瑞典设计企业还将设计做成模型,用来模拟推算未来建筑物的各项参数和效果。Skanska公司在设计一栋新建筑时,设计人员在完成设计后建造了模型,发现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并进行了改进。
建筑标准对建筑物的节能效果关系很大,Skanska在芬兰的大楼是在瑞典大楼能耗的2倍,原因是芬兰不允许办公楼内的空气抽到地下车库,而在瑞典就可以。目前瑞典按照欧盟的指导标准,实行每栋建筑节能标签制度,每栋建筑应当列明单位平米能耗量。如使用中超过该数字,业主则可以向责任单位(设计或施工单位)索赔。
2、施工和验收阶段
建筑物能否实现设计的节能目标,施工阶段是关键一环。在建筑材料、部件。设备的选用方面,瑞典建筑商将质量放在第一位。如,瑞典NCC公司在中国都设有采购代表处,为保证材料质量,NCC公司对其供应商进行认证,只有产品符合其标准才有资格向其供应部件。
按照我国施工企业的施工进度来衡量,瑞典的建筑企业施工进度很慢。但正是这种以“绣花”的态度完成的建筑物,质量优良,能充分达到设计的节能目标。
瑞典企业也十分重视建筑施工中的节能。通过合理的施工线路规划,减少运输;减少填土;推广合理的施工工艺等,减少能源的使用。在总结合理施工工艺节能方面,瑞典建筑协会发挥了很大作用。2005年该协会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组,总结各项建筑施工活动的各项数据以及以2004年数据为基数的能耗情况,并推荐最好的施工方法。
瑞典生态建筑协会与其会员单位一起研究,设定了施工阶段的节能目标:从2004年-2010年,施工中交通、机器消耗化石燃料的数量下降10%。
在验收阶段,验收部门采用先进技术对建筑物进行检测。比如,节能住房对墙体气密性要求较高。瑞典建筑商使用热成像仪对完工的建筑物检测,发现透气地方,重新改造,这也是一项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3、运行维护阶段
房屋正确的运营及维护是达到住房节能的标准的重要条件。为了使房屋使用者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瑞典建筑企业在竣工后一般要对用户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正确的运行方法。笔者在与瑞典设计企业Lomar设计人员交谈中,设计人员将建筑物理解为一部可以住人的机器。机器使用一段时间后,一些性能指标下降,就需要定期维护,以维持其性能。房屋也是这样,使用一段时间后,墙体的气密性、管道的通畅性、空气过滤系统等都可能出现问题,导致能耗上升,这时就要进行修理维护。瑞典房地产公司在房屋维护方面投入很大的精力。瑞典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Vasakrona说,在他们从另一家公司接手房产后,可以降低能耗20%。
从目前瑞典房地产整体运营能耗来看,其自然能耗下降率为每年每平米0.5%。瑞典的目标是每平米每年能耗下降1%。
4、旧建筑的改造
由于旧建筑的存量大,因而其在总能耗中所占比例也大。瑞典生态建筑协会认为,瑞典在现有建筑改造方面做得不是太好。80年代左右,对部分在四、五十年代建造的房子进行了改造,在其外墙贴了保温层,但造价太高,节能效果也不是太明显,并且经过这样改造的房子其结构也受到影响。对六、七十年代建造的住房,目前还基本没有改造。主要也是造价问题。目前政府对旧房改造没有补贴,房客更不可能支付这笔费用。由于改造费用高,而目前由房客协会和地产公司谈判的房租议价体系基本排除了旧房改造的可能性。目前有关建筑物的法规也没有规定地产拥有者必须改善其房产将其能耗降低到某个水平。
二、瑞典几种建筑节能技术介绍
为了解瑞典建筑节能技术,笔者专门走访了瑞典建筑技术协会,该协会安排了瑞典两大建筑咨询公司的两位专家向笔者介绍。根据两位专家的介绍,建筑节能不外乎建筑外墙隔热、窗户的隔热、房顶的隔热、照明系统节能、通风系统和空调(制冷、制热)节能,其中,空调系统占建筑物耗能大部分。两位专家一再强调,由于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捷流动,瑞典的建筑节能技术在世界其他国家几乎都能找到,关键是在设计、施工和使用管理过程中的系统观念、整体观念和建筑物生命周期的成本观念。比较先进的节能技术在被动式住房和低耗能住房中都能得到体现。
1、聪明窗技术。在双层玻璃的窗子夹层中介入一层采用特殊材料的薄膜,当施加少量电压时,其透光度发生变化,从而调节室内外热量的交换。
2、通风系统节能技术。冷空气通过散热片后方通气孔,预热后进入室内。室内浊气进入图示红色管道,通过热量回收系统将余热收集后,进入热水系统加热水,从而实现余热的回收。
3、垃圾焚烧区域供热技术。垃圾焚烧小区供热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集中通过一个或几个专门垃圾焚烧设施(热电厂)对水进行加热升温,然后通过管线将水温70-110度(根据季节和天气进行调整)水送到住房区域。由住房内的热交换器(暖气片)进行散热,然后将回水(水温约40-60度)回流到垃圾焚烧设施再行加温。所用垃圾主要包括生活垃圾、森林垃圾(树叶、树枝等)。目前瑞典是垃圾焚烧比例是欧盟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约有一半用于焚烧。垃圾正日益成为一笔赚钱的买卖。瑞典本国生产的垃圾已经不能满足垃圾焚烧热电厂的需要。根据瑞典环保署统计,2006年瑞典进口垃圾60万吨,几乎是1990年的两倍,其中80%用于热电厂焚烧。
4、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是瑞典最常用的热泵技术。一般在小区供热管道不能到达的地区使用。地源热泵技术一般是通过钻孔从地下或海水中提取热能。一般采用垂直钻孔,多用间接式系统。由于八十年代直接扩张系统流行时发现的该系统弱点,目前,瑞典已很少使用直接扩张系统。
最常见的热泵控制是所谓的温度曲线控制。加热系统的回水温度与室外温度呈相关关系,但由于室外温度变化较大,一般用室内温度作为启动加热系统的指标。加热系统通常优先采用热水系统。水在一个双层水箱中通过地下采取的热量进行加热,热水通过控制阀流经室内暖气管道,从而提高室内温度。
5、地下蓄热、冷技术。在建筑物附近绝缘性能好的地层中(一般是岩石)钻孔,将热量进行存储,再通过热泵技术提取向建筑物供热(冷),实现跨时段、跨季节的热量分配。图示是瑞典第一大建筑咨询公司参与的斯德哥尔摩Arlanda机场的蓄热(冷)系统。
三、关于中瑞在建筑节能领域合作的思考和建议
1、学习瑞典的建筑节能理念。瑞典建筑设计专家将建筑物看作机器,在选择节能技术方面不注重“新”而注重节能的长期效果,将建筑节能贯穿于从设计的、施工到运营维护的各个环节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瑞典政府将建筑节能更是放在环境和气候的大背景下来进行的指导和促进。瑞典前几年提出和实施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概念,已经进化到共生城市的概念,即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发挥城市各功能的潜在合力,提高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独立建筑物的节能已经成为共生城市的一个有机部分。
2、以瑞典大型建筑、房地产、设计企业为依托,开展节能技术合作。瑞典的建筑节能技术分散于各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瑞典大型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和设计企业是建筑节能技术重点推销对象,使其事实上成为建筑节能技术的枢纽。如前所述,Skanska已经设立了节能技术、建筑部件的节能效果数据库。与这类企业合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由于地理、气候和国情的差异,一种在瑞典适合的技术,在中国就未必适合。而这些大型企业一般都有跨国经营的经验,对市场的判断都比较准确,与他们合作也可少走弯路。我国相关企业可考虑通过与瑞典企业合资、合作,从在中国建筑市场上的合作入手,引入瑞典建筑节能的理念、技术和施工工艺,然后再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3、利用瑞典劳务短缺的机会,通过向瑞典企业派工程师,学习瑞典先进节能经验。目前,瑞典建筑业工程师和熟练技术工人短缺。瑞典正在讨论制定新的从欧盟外引进劳务的法律,新法的主要特点是雇主可直接与境外劳务签订雇佣合同,然后向移民局申请工作签证。我国的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与瑞典大型建筑公司,如Skanska,NCC,PEAB,JM的联系渠道,向其派遣或互换建筑工程师,学习瑞典建筑节能的技术和做法。
4、通过定制生产,引进瑞典先进的建筑节能产品和技术。目前瑞典前两大建筑公司Skanska和NCC在中国设有采购代表处,从中国采购建筑材料和部件。自设立以来,从中国的采购量增加迅速。例如NCC公司在上海的办事处成立三年以来,采购额增加了十倍,从第一年的300万克朗增加到2007年的3000万克朗。据了解,NCC公司对中国的材料供应商进行认证,只有获得认证的企业才能资格提供产品。我国企业可以通过这个渠道,了解在瑞典市场上适合的节能建筑材料和部件,引进生产技术,除了向瑞典建筑商供应产品外,也可打开国内的建筑节能材料市场,获取较好经济收益。
5、通过考察互访,举办研讨会,加深中瑞建筑行业的了解,促进深入合作。
6、在地震灾区恢复和重建中,引进瑞典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和经验,建设新型的可持续发展城市。
原标题:瑞典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