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暴雨强袭北方地区,多地开启看海模式南方的暴雨刚刚过去,北方又迎来看海季节。7月18日,甘肃、陕西、宁夏等地出现大范围暴雨,局部地区3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19日,强降雨带继续东移,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迎来大范围暴雨或大暴雨天气;20日,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多地迎强降雨,出现城

首页> 水处理> 综合> 市场> 正文

城市内涝“涛声依旧” 海绵城市万亿市场规模待开启

2016-07-21 11:08 来源: 东兴证券研究所

事件:暴雨强袭北方地区,多地开启看海模式

南方的暴雨刚刚过去,北方又迎来“看海”季节。7月18日,甘肃、陕西、宁夏等地出现大范围暴雨,局部地区3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19日,强降雨带继续东移,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迎来大范围暴雨或大暴雨天气;20日,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多地迎强降雨,出现城市严重内涝,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观点:

1. 每逢夏季城市“涛声依旧”,内涝问题亟待解决

今年入夏以来,据国家防总不完全统计,已经有79个城市出现内涝,造成城市正常运转和市民正常生活受阻以及巨额财产损失,影响不亚于洪水。而且,无论南方北方,近年来夏季城市内涝问题有常态化的趋势。

˙2012年7月21日,北京及周边地区遭遇几十年未遇的强暴雨和洪涝灾害,79人因暴雨死亡,房屋倒塌10660间,160万人受灾,经济损失116.4亿元。

˙2013年10月,“菲特”台风过境宁波,造成城市严重内涝,84万人受灾,5720间房屋倒塌,经济损失超过20亿。

内涝现象频发,虽然有极端天气原因,但也凸显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债”太多的痛点。近二十年的高速城市化建设中出现了诸多因急功近利产生的城市弊病,比如河流、湖泊和湿地被填埋占用、绿地面积严重不足、城市地面过度硬化等等。这些落后的城市开发方式会造成城市下垫面透水性滞水性显著下降,导致降雨过程中短时间内地表径流增大、洪峰流量增加、峰现时间提前,使城市面临严峻内涝威胁。因此,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建设海绵城市,解决内涝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 海绵城市建设是缓解城市内涝问题的理想途径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一方面解决了城市雨水集中排放时对管网形成超载压力,从而造成城市内涝严重的难题;另一方面也提升雨水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有效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海绵城市概念由国外的低影响开发概念衍化而来。“低影响开发”,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也称为低影响设计,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因此,我国海绵城市的概念是由国外低影响开发概念衍化发展而来;

˙海绵城市是超越低影响开发的“大海绵”理念。海绵城市与国外传统的低影响开发有所不同,低影响开发只局限于吸水材料、浮岛和透水砖等局部设施建设,更重视雨水的源头径流控制,因此是局部的“小海绵城市”的理念。而习总书记提出的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包括了低影响开发系统,还包括河道治理、管网疏离和污水处理等整个水处理开发系统,将低影响开发的含义由源头控制延伸至源头、中途和末端不同尺度的控制处理,是整体完善的“大海绵城市”的理念。

在目前房地产市场拉动经济增长有限、高铁和路网建设项目持续大规模铺开难度较大的背景之下,海绵城市建设由于具有:1)产业链较长,上下游投资和就业拉动效应明显,可显著推动经济增长;2)流动性释放精准,资金能够直接刺穿至项目层面,未来有望成为中央政府精准释放流动性、保证GDP增速的一个重要抓手。同时,李克强总理在16年3月5日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在生态环保方面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因此我们预计未来海绵城市建设将成为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手段,是继房地产之后又一新的国家战略。

3. 相关政策高密度出台,万亿市场规模已显现

海绵城市从概念提出到试点城市名单出台仅用了一年半时间,进程远远快于市场预期。2013年12月12日、13日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这是海绵城市概念的首次提出。之后,财政部、住建部和水利部接连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和《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2015年4月2日,财政部正式公布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我们分析认为,从2013年年底概念首次提出,到2015年上半年试点城市项目正式落地,只用了短短的不到一年半时间,这在我国不仅是环保行业,甚至放眼其他各政府工作领域,项目进展效率之高、落地之快也是绝无仅有的。

16年进入行业政策密集发布期,未来政策扶植力度、投资规模、项目推进速度都存在超预期可能。进入16年以来,甘肃、江苏、安徽、四川、山东、吉林等6个省份已陆续公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及相关工作细则;国开行、农发行协同住建部先后公布《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通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将海绵城市、地下管廊(网)、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建设列为“十三五”时期计划实施的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一系列行业政策的密集发布和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快速推进,既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时,亟待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也充分体现了新一代领导人致力于将海绵城市建设打造成为国家新的发展战略的意图。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认为未来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扶植力度、总体投资规模、地方投资落实速度都存在超预期的可能性,进而带来类似2000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机会。

预计到“十三五”末期,海绵城市建设总投资将超万亿。国务院办公厅“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根据这一目标进行测算:2014年全国建成区面积为4.98万平方公里,按照年复合增长率3%,到2020年全国建成区面积约为5.9万平方公里,到2030年建成区面积约为8.0万平方公里。住建部预计海绵城市建设每平方公里投资1-1.5亿元,到2020年,总投资规模将达到1.18万亿-1.77万亿,到2030年,总投资规模将达6.4万亿-9.6万亿元。

4. PPP模式下,具备资源整合能力的行业龙头先发优势明显

海绵城市由于投资规模较大,预计以社会资本投资为主、政府与社会资本共担风险的PPP模式将会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成为主流,我们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具备海绵城市设计、总包能力的公司,可以实现“轻资产”,在PPP模式之下也可以保持“轻资产”发展,如云投生态、华控赛格;2)从园林建设、建材管网等业务切入海绵城市建设的公司,具备承接PPP项目投资、运营的能力,建议关注东方园林、铁汉生态、龙泉股份和江南水务。3)从海绵城市建设周边服务切入行业的公司,如具备黑臭水体治理能力的环能科技、由环境监测数据服务切入到海绵城市建设的聚光科技。

结论:

我们认为随着夏季暴雨造成的“城市看海”现象常态化,内涝问题的解决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当务之急。这为以治理城市内涝为目标,兼具拉当经济,改善民生功能的海绵城市概念提供了良好发展契机。随着相关政策高密度落地,试点项目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海绵城市万亿市场空间已经打开。

原标题:【东兴环保团队-事件点评】城市内涝“涛声依旧”海绵城市呼之欲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