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极星节能环保网从湖北省宜昌市政府获悉,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公布。根据规划纲要,宜昌市将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全面进行环境治理,大力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开展一批生态建设重大工程,涉及节能减排、污水处理等节能环保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宜昌市生态建设重大工程
★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全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及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新一轮退耕还林、三峡库区湿地保护二期建设项目、百溪河湿地保护工程、清江流域生态保护工程、宜都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湖北西塞国国家森林公园和圈椅淌湿地公园等。
★农村生态建设工程:全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畜禽粪便及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利用、东风渠生态灌区建设、三峡库区及武陵山区规模化高效节水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农村河道综合治理等。
★城市生态建设工程:清江湿地公园、枝江金湖湿地公园、远安沮河湿地公园、渔洋河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卷桥河湿地公园、求雨台公园、石板森林公园以及宜昌城区水网体系建设、城区山体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等,柏临河湿地公园、城东公园、伍家岗组团城区山体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建设工程:宜昌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城镇污泥资源化处理、宜昌市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宜都华新水泥窑垃圾焚烧、宜都沿江城镇带污水处理工程、葛洲坝当阳水泥焚烧处理工程、长阳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五峰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点军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枝江城区污水处理厂扩规及管网延伸、临江溪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等。
★工业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建设工程:宜都兴发200万吨低品磷矿综合利用、宜都兴发年80万吨磷石膏综合利用、宜都楚星年60万吨磷石膏综合利用、宜都鄂中年60万吨磷石膏综合利用、枝江三宏建材年综合利用磷石膏50万吨二期扩建项目、当阳市陶瓷工业园集中产供气系统、葛洲坝当阳水泥有限公司4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脱硝配套工程等。
★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环境保护工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水库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宜昌市重点流域国土江河综合整治工程等。
★新能源建设工程:电网建设、小水电优化升级、光伏发电示范、抽水蓄能、页岩气开发、新能源建筑一体化、生物质能多元化应用示范、风能利用、其他新能源开发及利用、新能源汽车应用等。
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宜昌市人民政府
2016年6月
序言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关键时期、推进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对于引领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现根据《中共宜昌市委关于制定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抢抓新机遇谋求新跨越,奋力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篇章
(一)“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宜昌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艰难复杂的宏观环境、宜昌自身的特殊困难和转型发展的阵痛,审时度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逆势竞进的新成就,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1、大城宜昌实力更强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总量在长江沿线和省内同等城市中保持第4、第2位,在中部同等城市中由第3位上升到第2位,全国城市排名由“十一五”末的第73位上升到2014年的第57位,与先进城市差距进一步缩小。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384.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11.8%,占全省的比重由“十一五”末的9.8%提高到1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9.1亿元,是“十一五”末的4.8倍,年均增长32.5%;固定资产投资3085亿元,年均增长28.3%,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047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倍,年均增长15.2%。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9:58.7:30.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逐年提高。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四大产业成功达到千亿目标,新材料和文化旅游业产值分别突破700亿元和8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55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41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十一五”末分别提高7.9个和4.1个百分点。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3%,比“十一五”末提高4.5个百分点。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218家,居全省市州首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3家,五年增加218家。成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1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模式初步形成。
城市地位明显提高。五年来,宜昌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长安杯”、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承担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宽带中国、电子商务、新能源、生态文明等20多项国家级试点示范建设任务。宜都市成功晋级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宜都、夷陵、枝江、当阳、远安稳居全省县域经济分类考核前列。
2、大美宜昌城乡更靓
现代化特大城市初具规模。按照后现代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城市骨架迅速拓展,功能不断完善,形象持续提升,影响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十一五”末的100平方公里拓展到1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100万人增加到175万人。至喜长江大桥、东山大道BRT、市规划展览馆等大型公建项目相继建成,市博物馆新馆、市奥体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运河整治、磨基山公园一期等项目相继完工,“六大水系、八大公园”园林景观工程全面启动,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29平方米,比“十一五”末增加3.4平方米。以外立面整治、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城市整理卓有成效,老城焕发新光彩。城市绿色发展走在全省前列,连续六届蝉联全省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
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十一五”末的48%提高到57.2%,14个镇跻身全国、全省重点镇行列。城乡交通更加便捷。宜巴、保宜高速公路和汉宜铁路、紫云地方铁路建成通车,宜张高速公路当枝段和宜五段、宜岳高速公路基本建成,五年新增高速公路334公里、一级公路408公里、铁路36公里。市区“内中外三级”快速环网实现内环闭合,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及快速公交总里程达到370公里,五年增加220公里。所有县市通达高速或一级公路,全面进入宜昌“一小时经济圈”。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90%以上的村庄完成环境整治任务,65%以上的农村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70%的自然村通硬化公路,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客车、通光纤、通固定电话、通政务专网,农村居住、交通、安全饮水、教育、医疗、文化等条件明显改善。
3、大爱宜昌民生幸福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全民创业、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精准扶贫等“六大民生工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275元、12990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9倍、2.2倍,年均分别增长11.9%和13.6%,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十一五”末的2.39缩小为2.1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2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8倍。市场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
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6.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56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1%以内。五项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92万人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分别达到99%、98%和99.8%。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五年上调,城乡低保标准先后五次上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新增各类城市养老机构56家,新增床位7193张;建成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739个,覆盖率超过55%。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23.7万套,改造农村危房7万余户。新解决115.2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45.37平方米、54.24平方米,分别比“十一五”末增加12.48平方米、8.54平方米。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
社会公共事业全面发展。“一本三化”社会治理创新经验全国推广,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宜昌市获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5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节庆活动。宜昌被命名为“中国诗歌之城”、“中国钢琴之城”。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城区乡镇(街道)和社区(村)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龙舟赛和漂流赛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宜学之城”建设有序推进。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由“十一五”末的64%提高到88%,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稳定在98%以上,高中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加快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均卫生资源拥有量居全省前列,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成为全省首批健康城市。计划生育国策全面落实。民政事业快速发展,残疾人事业卓有成效,弱势群体得到重视和关爱。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不断加强,蝉联六届“全国双拥模范城”。
4、大智宜昌创新开放
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在全省率先学习对接上海自贸区,市场准入“三证合一”等在全国推广。全面推行行政权力清单管理,市级投资审批提速80%。综合执法体制日趋成熟,成为全国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宜昌新区、三峡旅游新区、三峡枢纽港区、宜昌高新区“四大平台”高效运行。调整完善城区财政体制,顺利完成城区建设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改革重组市级国有投融资公司,成功组建四大控股集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建设,香溪长江大桥等一批社会项目成功引入PPP模式。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各项改革成效明显。
对外交流合作成效明显。宜昌市被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建设范围。我市首倡的“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三峡城市群)建设得到鄂渝湘周边城市的热切回应并被上升为省级战略。与长江三峡集团、中建三局、葛洲坝集团、武钢集团、省交投集团等中省企业战略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与西部口岸霍尔果斯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长江经济带对接“一带一路”公路最短、水路最长、成本最低的“宜新欧”水公铁联运国际新通道。三峡库区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明显,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顺利,一批项目获得对口支援资金和三峡后续项目国家投资。
开放型经济充满活力。三峡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国家批复建设,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加快申报,宜昌对外贸易平台建设实现历史性提升。2015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26.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亿美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1倍和1.7倍。五年实际到位招商引资资金4663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6.1倍。南玻光电玻璃、惠科电子、兰台科技、贝因美婴童产业园、枝江奥美、宜都山城水都、当阳东田光电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宜昌。
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宜昌市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最佳管理实践智慧城市”、“十二五中国智慧社会治理领军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宜昌智慧城市建设经验被收录为全国智慧城市创建经典案例。
(二)“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机遇
“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综合分析,我市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发展环境看:世界经济经过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将在曲折分化中缓慢复苏,对外需求逐渐增加,有利于我市优势出口产业复兴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将催生新业态、新产品、新产业和新的商业模式,给我市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我国实施更加开放的发展战略,组建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深度融入国际经济发展,给我市装备制造、建材等产品输出及优强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提供了机遇。
从国内发展条件看: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气候和经济条件更加成熟,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发展模式不断涌现,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依然存在。尤其重要的是,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长江中游城市群、精准扶贫、三峡后扶持及对口支援等重大战略,省委、省政府推进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有利于宜昌发挥沿江优势和节点优势,加快建设成为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从宜昌发展基础看:“十二五”期间,我市现代化特大城市的骨架、规模、品位得到历史性突破和提升,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将在“十三五”期间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过程中兑现城市价值;精心培育“千亿产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市场主体等成效明显,为“十三五”产业发展积蓄了后劲;对接上海自贸区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进一步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十三五”时期宏观发展环境不确定、不可预期因素仍然较多,区域竞争压力仍然较大,发展不够依然是我市面临的最大实际。一是综合实力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相比还不够,特别是产业发展提质增量的任务艰巨;二是创新能力与转型发展的要求相比还不够,特别是企业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待提高;三是发展格局与协调发展、平衡发展的要求相比还不够,特别是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四是民生福祉与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要求相比还不够,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水平不高、配置不均,贫困人口数量较多;五是作风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相比还不够,特别是少数党员干部执行力、创新力不够,不敢作为、不善作为、不勤作为的现象仍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坚决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扬长补短,厚植质量优势、绿色优势、平台优势、创新优势和精神优势,奋力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新篇章。
(三)“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宜昌实施,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党的领导,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把握“三维纲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绿色繁荣、开放先导、依法治市、共建共享战略,秉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的工作方针,加快建设实力宜昌、生态宜昌、智慧宜昌、活力宜昌、法治宜昌、幸福宜昌,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确保2018年在全省率先实现精准脱贫、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力进入中西部和长江沿线同等城市前列、进入全国城市50强,为建成“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现代化特大城市打下决定性基础。
2、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速度、效益继续高于、快于、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立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全方位形成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经济实力、产业体系和城市功能,全面实现“两个率先、两个进位”目标,确保到“十三五”末,“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三峡城市群)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更加巩固;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城市、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长江流域区域合作示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特色优势更加突出。具体目标是:
——综合实力进入中西部和长江沿线同等城市前列、进入全国城市50强。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在“十二五”末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7000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5万元,经济总量在中西部和长江沿线同等城市中进位升级,实现“走在前列”目标,继续保持全省第2位,占全省的比重达到13%以上,在全省“三个三分之一”格局中的份额进一步提高。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0亿元,年均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2.28万亿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超过7400亿元,年均增长1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55:35。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10%、1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新增1—2个县市(区)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各县市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力争进位。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3%。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到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000元,年均增长11.3%。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以下。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0万人以上。到2020年,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各项社保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累计改造城镇棚户区住房7.9万套。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1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到2018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在全省率先实现精准脱贫目标。
——社会文明程度和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在全省领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精神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宜昌文化品牌更加响亮,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迈入文化强市行列。全国文明城市位次进一步提升,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国文明城市群”。
——美丽宜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20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7%,耕地保有量522.9万亩。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空气质量和水质量稳定达到国家标准,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0%以上,城市PM2.5浓度控制在省下达指标范围内,宜昌市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城市、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宜昌高新区建成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产城融合示范区,猇亭工业园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
——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法治宜昌、智慧宜昌建设深入推进,政府治理能力显著增强,社会治理的智慧化、智能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推进产业中高端发展,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
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到202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0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旅游业10大产业产值分别突破千亿元,其中精细化工、食品饮料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物流产值突破2000亿元。
(一)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战略,瞄准未来制造业竞争制高点,实施“宜昌智能制造2025”行动计划,突破性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兴产业集群。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9%,部分产业和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新材料产业
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国家试点,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到2020年,建成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高端石墨产业联盟、国内一流的磁电子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国内重要的功能型玻璃基材及器件基地,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年主营收入超过20亿元的龙头企业15家以上。
——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发展用于信息获取、传输、转换、存储、显示或控制用的石墨材料、硅基新材料、磁基材料、新型氟基材料。
——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材料。重点推进新型锰类电源材料、电子级多晶硅、碳及石墨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隔膜材料、功能陶瓷、GMR材料、纳米储能材料、磁性材料等新能源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
——高端装备用先进结构材料。重点发展高品质铝镁合金结构材料、高性能焊接材料、增强型超低硫柔性石墨-金属复合材料、中高压化成箔及高纯铝板、高气密性高强度石墨复合板材等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陶瓷基及金属基复合材料。
——生物材料。重点发展聚乳酸、医用纺织品、生物质高分子材料。
——前沿基础材料。紧跟前沿材料技术,重点推进纳米、超导、石墨烯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
2、生物医药产业
推动发展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产业,巩固和提升化学原料药产业,创新发展医药制剂业,大力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引进发展生物技术药和生物医学产业。到2020年,建成国内具有局部强势和领先水平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和全省生物产业发展的优势平台,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产值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4家。
——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业。积极开发在食品调味、动物营养、微生物营养、人类营养保健等酵母应用领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支持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供热和生物质燃气。大力开发环保生物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加强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积极发展有机肥类和生物复合肥。
——化学原料药、制剂和生物技术药。巩固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红霉素、硫酸新霉素、氨基酸等原料药;规模化发展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物、乙肝和流感治疗用抗病毒药物、麻醉药物、心脑血管药物等重点产品;支持引进仿制市场潜力大的国外非专利药;积极跟踪引进国内外生物技术药物先进技术和产品。
——生物医学工程。推进生物医学与信息、材料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影像设备、体外诊断仪器等高性能医疗器械的产品和技术升级,积极培育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基于医疗信息大数据的辅助诊断和健康评估等新业态,促进医疗康养服务产业发展。
——现代中药。支持中药材人工种植和野生抚育,鼓励企业建立规模化中药材原料基地。积极开发中药饮片及植物提取物,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中成药系列产品。支持研发中药功能性食品、中药保健品和中药日化品。
3、先进装备制造业
利用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局部优势明显、细分行业居主导地位的优势,重点发展智能测控装置、关键智能基础零部件产业;大力促进海洋工程关键配套设备、海洋环境监测与探测装备、北斗导航应用配套设备产业化;积极推进矿山、化工、纺织等重大智能专用设备研发。到2020年,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2200亿元。
——江海工程装备。全面提升高技术船舶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制造水平,大力开发船用动力设备及备件,重点建造适宜长江中上游航行的内河标准船舶和环保低碳特种船舶。大力发展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配套专用设备,全面提升自主研发设计、专业化制造及设备配套能力。
——智能制造装备与应用。加快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加快机械、化工、船舶、轻工、纺织、食品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积极开发矿山、化工、纺织等重大智能专用设备。
——民用航空装备及应用。利用现有的航空维修制造能力,积极开展通用飞机维修、维护、改装业务。引进国内外知名的专业通航维修公司,开展中小型固定翼及旋翼通用飞机、公务机的维护保养、部件维修、机体维修和发动机维修等业务,拓展客户定制式通用飞机内饰与改装业务。大力扶持航空零部件、机载设备、航空非标设备等航空配套制造产业发展。
——卫星应用。加快北斗终端研发与制造中心产业化进程,重点发展基于北斗卫星的导航应用配套设备,大力推进北斗卫星导航、通讯、高精度测绘、车辆监控等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支持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力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在装备制造业中强势崛起。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集整车制造、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研发、关键零部件加工配套于一体的产业链。
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以电子商务、信息惠民、宽带中国国家试点为契机,大力发展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完善产业链,推进网络、技术和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信息消费。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宜昌“磁谷”产业。建立国家级磁电子研发及中试产业基地,大力推进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能力建设,联合国内前沿研究力量,推进磁电子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到2020年,实现磁传感器、耦合器产业化,在国际上同行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电子材料及基础元器件。以国家电子材料产业园为载体,加快推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配套的高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提升关键元器件及材料的质量和档次。
——新型显示器件及材料。依托现有企业,积极引进新型显示及其配套企业,加快发展新型平板显示、传感器等关键元器件,提高专用电子设备、仪器及材料的配套支撑能力。
——智能终端和可穿戴设备。加快北斗系列智能产品产业化进程,大力推进智能IC卡、RFID电子标签、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智能终端产品开发及规模化应用;加快推进无线蓝牙耳机、数字加密对讲机等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
——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建设“三峡数据中心”等大规模集群数据中心,形成150万台服务器规模;积极发展定制化、高端化、分布式、中小规模的第三方数据中心,形成数据开发应用企业50家以上、呼叫中心坐席10万席以上的产业规模。启动建设中国CFO(首席财务官)论坛永久会址,带动云财务、云财政、财务软件开发等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软件研发与电子商务、云计算和物联网产业,支持开发以网络化操作系统、海量数据处理软件等为代表的云计算软件、工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4G领域应用软件等关键软件。
——数字内容服务。加强数字文化教育产品开发和公共信息资源深化利用,构建便捷、安全、低成本的数字内容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媒体中心、数字产品体验交易中心,拓展数字影音、数字动漫、健康游戏等文化创意产品及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应用大数据技术深度开发利用政务信息和社会信息资源。
——电子商务工程。完善电子商务政策环境,健全电子商务目的支撑体系,大力发展电子支付的创新应用,促进电子商务信用信息共享,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等产业协同发展。“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增电商10000户。
5、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全面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和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到2020年,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其中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产值分别达到500亿元。
——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大力推进低温余热回收(HRS)技术、余压余热能量综合利用、锅炉节能改造、电机节能改造、纳米保温隔热等新技术开发。重点发展高效节能电机及高效节能环保材料。
——资源循环利用。积极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创新,构建“废弃物→再生资源→产品及产业化”生态循环产业链。
——节能环保服务。以市场准入管理为抓手,积极培育合同能源管理等新业务模式,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投融资、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节能环保产品认证、节能评估等第三方节能环保服务。
——可再生能源。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化为重点,积极推进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应用,推广使用多功能热管式平板集热器等平板太阳能产品。因地制宜发展风力发电。
——非常规油气。有序推进煤制天然气、轻烃燃气、页岩气发展,建立非常规油气资源综合评估机制,加快推进非常规油气规模化生产。
——新能源电池。大力开发储能系统、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动附件等产品,突破高性能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推进动力电池产业化。
(二)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计划,鼓励传统产业设施装备智能化改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精细化、柔性化转变,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1、精细化工产业
突破性发展硅化工,稳步发展磷复肥,支持发展氟化工,调整巩固煤化工,适度发展盐化工,鼓励发展日用化工,限制新上粗放型化工项目,实施传统工艺技术改造,建设国家磷产品中心,着力打造国内知名的精细磷化工生产基地和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到2020年,精细化工产业产值达到3700亿元。
——硅化工。提高有机硅中间体产量和质量,重点发展硅橡胶、硅油、硅树脂及硅烷偶联剂等四大下游产品,构建有机硅材料产业链,建设国内一流的有机硅单体基地。
——磷化工。加快发展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和功能型磷酸、磷酸盐,控制高浓度磷复肥产能,鼓励发展有机肥、掺混肥、专用肥、缓释肥。鼓励骨干磷化工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氟化工。实现磷矿伴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整合完成工业园区周边企业资源,扩大无水氟化氢产能,开发研究无水氟化氢副产白炭黑、尾矿综合回收氧化镁技术,适时建设硅、镁资源综合利用装置。
——煤化工。推进合成氨生产企业采用洁净煤气化和能源梯级利用技术对原料和动力结构进行调整改造,鼓励发展缓释尿素,重点发展煤、油结合的基础化工原料、化工中间体、工程塑料、功能高分子化学产品。
——盐化工。以氯碱工业为主要方向,大力开发高分子化合物及氯化聚合物、环氧化合物、甲烷氯化物、含氯中间体等有机氯精细化工品。
2、食品饮料产业
以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产业升级为目标,按照“增加品种、提高品质、培育品牌”的发展思路调整改造食品饮料产业,提升食品饮料产业市场竞争力。到2020年,食品饮料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
——酿酒加工业。全面提升白酒工业整体实力,稳步发展啤酒加工业,积极开发保健型露酒和黄酒产品。
——果蔬加工业。大力发展柑橘精深加工,巩固发展豆类罐头、水果罐头和蔬菜罐头加工,改造提升宜昌地方特色菜加工技术,支持发展脱水蔬菜产品。
——茶叶加工业。提升绿茶品牌,培育壮大红茶,积极发展乌龙茶、黑茶、黄茶、白茶等特色茶,大力开发茶食品、茶饮料、茶提取物、茶生活用品等茶叶深加工产品。
——粮油加工业。支持发展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薯类淀粉和副产品的加工,鼓励传统菜籽油加工企业开发新产品,支持发展木本植物油加工,稳步发展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
——乳制品加工业。鼓励乳制品企业加大投入,加强自有奶源基地建设,发展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特色乳制品和功能性产品。
——畜牧和水产加工业。稳步发展猪肉产品,大力开发牛、羊、禽肉类制品,推进畜禽副产品综合利用。支持发展冷冻、切片、腌制、熏制等水产制品和即食休闲制品。
3、建材产业
以绿色建材、新型建材为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传统建材产业节能环保改造和产业技术升级。到2020年,建材产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
——新型建材。大力发展防火保温阻燃等功能性新型建筑材料。支持发展新型绿色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环保型墙体材料。
——水泥行业。推动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和技术更新,淘汰落后工艺,大力发展高性能专用混凝土、高性能外加剂等水泥制品。实施固废物协同处置示范工程。
——陶瓷行业。支持现有陶瓷企业转型发展,研发薄型建筑陶瓷砖(板)、轻型节水、智洁高档卫生洁具等产品。
——玻璃行业。大力发展新型安全节能玻璃及功能玻璃制品。积极开发汽车玻璃等高端产品。
(三)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保障军品与发展民品相结合,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基地。到2020年,打造1个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区,培育5个百亿级的军民融合特色产业集群,军民融合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1、培育军民融合特色产业集群
重点培育民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气化长江装备、安防及节能环保、磁电子等百亿级军民融合特色产业集群。民用航空航天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民用航空材料及配套制造、通用飞行器制造,形成集合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维修改装、机场运营、航空服务、拆解回收等全产业链的产业体系;海洋工程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海洋环境监测、水下安全防卫、援潜救生装备和海洋发电设备,形成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气化长江”装备产业集群重点发展LNG双燃料动力柴油机,加快推进LNG气源供应、加注站和加注码头建设、LNG储备和物流基地建设,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安防及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智能安全防护和检测设备、应急处突“三防”装备、消防装备、环保型工程机械、新型集成房屋,建设全国重要的安防及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磁电子产业集群重点加强磁电子芯片的研发,积极发展基于信息与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智能停车等智慧城市产业,加快发展以卫星遥感、测绘、导航数据分析处理应用为重点的数据应用产业。
2、培育壮大军民融合市场主体
加强与军工集团的合作对接。围绕海洋工程、航空航天、新材料、信息数据处理应用等军民融合重点领域,强化与各军工集团的交流对接,推进深度合作,争取各军工集团在宜布局军民融合重大产业项目。积极探索并促成军工产品研发生产属地化配套的新模式,促进本地军企之间加强协作。支持有条件的军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上市融资、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实施股份制改造。鼓励本地民企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国防基础设施建设、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协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参军企业开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质、质量体系和许可的审查及认证工作。到2020年,培育3家100亿级企业、10家50亿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以上、“民参军”企业达到50家以上。
3、搭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平台
搭建军民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鼓励军工企事业单位在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的前提下,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检测中心等国防科技资源向民用领域开放,支持地方科技资源服务国防工业发展。搭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平台。围绕重点领域,鼓励校企合作,军企与民企合作,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业技术研究院、军民融合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加大军民两用高新技术研发投入,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和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搭建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化平台。完善军民两用技术输出渠道,建立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适时发布军转民技术推广目录和“民参军”产品技术目录,推动军用技术民用化和先进适用民用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应用。搭建军民融合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平台。定期举办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论坛,鼓励民企共同参与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的市场开拓和投资入股,大力推动军民融合技术成果在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广应用。
(四)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相配套、与新型城镇化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成长江中上游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4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5%,年均增长15%。
1、旅游业
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促进融合发展,提升发展质效,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把宜昌建成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休闲度假特色地和鄂西乡村旅游首选地。到2020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0亿元。
——加快建设精品旅游区。突出三峡旅游新区的核心龙头作用,加快三峡之星、三峡游轮中心、旅游集散中心、会展博览岛、西坝慢生活岛、南津关旅游小镇、宜都宋山康养中心等支撑性项目建设,整体打造集城市休闲、内河观光、峡谷探险、山林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积极打造都市旅游核心吸引物,加快建设宜昌中央活力区、环城南路历史文化风貌街区都市旅游综合体。进一步提升三峡大坝、三峡人家、清江画廊、屈原故里、昭君村、关公园、天龙湾、鸣凤山、嫘祖故里、武陵峡、鹿苑寺、朝天吼漂流、昭君别院等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档次和接待能力,着力打造国际旅游区。加快推进西陵峡、清江、百里荒、五峰、金湖等旅游开发,打造国内知名的旅游度假区。结合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发建设乡村旅游基地、农村生态观光园或休闲观光农业特色片区,鼓励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寨,开发建设兼具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旅游小镇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着力打造远安、车溪、小鸦、安福寺、红花套、潘家湾等乡村休闲区和下牢溪、晓峰、九凤谷等生态休闲区,推进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适应大众旅游和休闲旅游市场需求,在观光旅游精致化、休闲度假品质化的基础上,推进“商、养、学、闲、情、奇”等专项旅游供给创新,重点开发避暑、养生养老、山地越野、森林探险、漂流等专项旅游,构建以观光休闲游为基础、各专项旅游为特色的复合型旅游产业体系。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通道建设,促进景区之间、景区与城区、景区与交通节点的互连互通。实施旅游道路整治和景观优化工程,进一步完善旅游生态景观廊道系统。加强旅游通讯网络建设,实现景区通讯4G和免费WIFI全覆盖。切实保障旅游景区景点供水供电。进一步提升住宿、餐饮、购物、旅游咨询服务等配套能力和接待水平,全面实现旅游标准化建设。
——推进文化、旅游、体育等融合发展。实施“+旅游”战略,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平湖半岛文化旅游产业园、国际旅游自由购物区、文化旅游创意园、体育休闲公园、国际生态智慧城、钢琴文化创意产业园、三峡国际珠宝博艺园、屈原文化产业园、杨守敬文化产业园等重点文化旅游园区,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商品,精心打造文化旅游演艺节目,提升旅游业文化内涵。积极保护和开发利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一批红色历史文化纪念设施,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办好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远安嫘祖文化节、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中国龙舟公开赛、中国宜昌国际自然水域漂流大赛、中国长江环百里洲自行车邀请赛等主题节事,打造宜昌文化旅游知名品牌。
2、文化创意产业
积极培育乐器珠宝制造、包装印刷服务、创意设计策划、文化装备生产、文化金融等产值过百亿元的“五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三峡区域文化产品制造中心、文化创意设计中心、文化融合发展示范中心。到202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新闻出版发行及广电业。抢抓“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等机遇,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抢占互联网和移动多媒体发展先机,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及信息传输服务业。到2020年,三峡广电集团、三峡日报传媒集团资产规模突破10亿元。
——文化艺术业。大力发展文化演艺业、文化艺术培训等相关产业,促进文化艺术繁荣,培育一批民营文化艺术业企业龙头,形成特色鲜明、业态多样、投资主体多元的文化艺术业发展格局。重点培育10家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文化艺术龙头企业。到2020年,文化艺术业产值100亿元以上。
——文化创意和设计业。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和设计业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设计服务、动漫游戏等服务业,支持创意和设计企业培育人才、引进知名设计大师,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向高端化发展,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到2020年,文化创意和设计业产业产值达到350亿元。
——文化装备制造业。积极引导乐器制造、视听设备制造、包装印刷等企业升级扩规,形成规模与品牌效应。促进文化与制造业的延伸融合,提升制造业的文化附加价值。到2020年,文化制造业产值达到700亿元。
——文化休闲娱乐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休闲娱乐业,开发一批经济效益好、社会反响佳的文化休闲娱乐产品,把宜昌建成三峡区域文化旅游中心、文化休闲娱乐中心及文化会展中心。到2020年,文化休闲娱乐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3、现代物流业
依托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物流企业规模化发展,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管理科学、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建成长江中上游物流枢纽城市,增强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能力。到2020年,现代物流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
——培育物流产业链。加强物流港口和物流通道建设,做大做强港口物流业。完善三峡翻坝中转功能,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的大宗物资中转、仓储和配送中心。改造提升专业物流园区功能,大力发展沿江专业物流。构建以港口为端点、以产业基地物流、货物中转物流为特色的物流产业链。
——推进物流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茅坪、太平溪、云池、红花套、枝城、三峡机场、东站、小溪塔、东山、点军等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全面建成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申报建设综合保税区。完善物流末端配送体系。逐步形成以城市物流园为主轴,县级配送站点为支撑,农村综合交通服务站、农村邮政、快递网点为补充的三级城乡物流服务网络。
——加快发展智慧物流。以省级重点物流企业为龙头,着力实施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服务示范工程。加强对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实施物流大数据战略,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北斗导航及地理信息等技术在物流智能化管理方面的应用,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
——加大物流开放合作。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经济区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区域物流合作,积极参与长江流域物流联动发展,搭建服务中西部和长江经济带的物流平台。争取国家支持创建国家物流业开放合作试验区。
4、金融服务业
加强金融调控监管,维护金融稳定安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到2020年末,金融业增加值超过400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6000亿元和4500亿元,上市企业突破40家。
——推动金融业创新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创新金融服务PPP模式。支持发展科技金融。争取在湖北自贸区开展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人民币结算试点,争取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宜昌片区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推动开展跨国公司总部人民币和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民间金融、探索发展农村合作金融。
——培育金融业市场主体。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金融机构,高标准建设“宜昌金融街”。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支持设立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加快组建市级法人银行和证券、保险法人机构;推进三峡农商银行发展成为全国性或区域性商业银行;积极引导企业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法人机构。探索建立金融、商务综合服务中心试点,鼓励开展股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产业链融资等金融服务新模式。支持引进区域性金融管理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中介机构。
——实施金融帮扶工程。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商业银行向农村延伸机构,引导银行机构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和外汇业务经营权限。稳步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网络平台,引导社会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落实创业就业小额贷款政策,保障财政贴息资金。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机制,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培育后备企业,支持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引导企业进入证券市场融资。创新投融资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促进上市公司再融资。支持企业利用债券市场融资,推进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支持上市公司进行债券融资,支持信托股权融资。着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快发展产权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加快发展保险业。大力引进专业保险公司在宜昌设立分支机构,稳步发展保险代理机构。大力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直接相关的保险品种。推动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融资业务有机结合、科技保险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积极支持保险机构在宜昌开展创新业务试点。
——加强金融基础性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为基础,票据交换、银行卡支付、网上支付、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国库会计核算等业务系统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清算体系。建立金融生态监测评价系统,维护正常经济金融秩序。建立公开透明、优质便利的外汇综合服务平台和全面及时、准确权威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5、商贸流通业
以培育商贸流通集聚区和现代商业集群为重点,创新流通方式,培育新型业态,引导服务消费,着力打造长江中上游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商贸文化中心和商品展示中心。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1%。
——加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建设大宗商品集散基地、交易市场和跨国采购中心,吸引总经销、总代理和特约经销等集聚发展。积极拓展价格发现、口岸集散、营运控制、信息发布等高端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综合商社、采购中心、电子商务、离岸贸易、分拨配送、期货期指、仓单质押、票据贴现等现代流通模式。
——完善城乡商贸市场体系。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加快城市商圈建设,推进县(市)级和城市新区商贸中心提档升级。实施商贸企业“小进限”成长工程,推动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发展壮大。加强市、县、乡(镇)级配送中心建设。支持批发市场向城市新区商贸服务集聚区、城市副中心特色商贸中心集聚发展,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
——积极培育商贸流通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积极发展综合购物中心、无店铺销售、电子商务总部、网上商城等新兴业态,建设一批智慧型商贸企业、专业市场和居民生活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大型企业以供应链协同为重点发展电子商务,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积极发展B2B、B2C、C2C、ABC等电子商务交易服务。
6、康养服务业
支持发展智慧医疗、健康养老、居家养老服务、中医医疗保健、远程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医疗保健旅游、健康教育和培训等,建设彰显“山、水、绿、城”特色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医、教、研、养、康”五位一体的康养服务产业基地。积极推进清江国家级康养实验区和城区外贷养老示范项目建设,建成全国康养服务业发展示范市。到2020年,康养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
7、高技术服务业
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研发设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生物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等为重点,以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为支撑,优先支持高技术延伸服务和相关科技支撑服务业加快发展、集聚集群发展。到2020年,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
8、商务会展业
着力优化商务环境,推进商务会展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加快形成集聚集约、优势互补、网络发展的商务会展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宜昌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打造会展产业链。到2020年,商务会展业的营业收入超过90亿元。
(五)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协调、绿色生态、开放开发、融合共享”,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安全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次产业融合体系,建设具有宜昌特质的特色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活力农业、魅力农业,基本实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农产品加工产值“双倍增”。到202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0元,年均增长12%;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17%。
1、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特色农业
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区。柑橘产业以建成世界最大的柑橘产区和一流的精深加工基地为目标,推动优质高效栽培集成技术应用和柑橘“零废弃”精深加工,建立柑橘全产业链。到2020年,综合产值达到1000亿元;茶叶产业以建成国家标准化茶叶示范区和中国茶产业高新技术集成基地为目标,实施“提升绿茶、振兴红茶、发展黑茶”战略,支持五峰申报创建万亩茶叶产业园,到2020年,综合产值突破500亿元;畜牧产业以建成南方现代都市牧区、中部地区畜牧强市、全国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市为目标,重点发展草食畜牧业,到2020年,畜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蔬菜产业以建成中国一流的高山生态蔬菜基地为目标,引进培育精深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到2020年,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水产产业以建成全国健康淡水鱼养殖示范区为目标,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模式,调整养殖结构,到2020年,总产量达到30万吨;食用油产业以建成鄂西重要的食用油料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加强“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到2020年,油菜面积稳定在145万亩,木本油料林基地达到120万亩。支持发展花卉苗木、中药材、食用菌三大新兴产业,建设核心板块基地,做强龙头企业,做优精品名牌。
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集聚区。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扶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全力打造“千亿产业、千亿企业、千亿大县”。在每个县市建立专业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在每个特色产业培育2-3家行业领军型龙头企业。实施产业化集群抚育工程,推进领军型龙头企业梯次培育工程,支持重点企业壮大规模,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打造一批千亿产业领军企业和千亿元农产品加工大县。
建设三峡地区农产品集散区。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机遇,科学布局国际国内市场,着力构建宜昌农业开放开发新格局。启动三峡果蔬交易中心、江南柑橘交易市场、枝江外贸出口农产品基地、县市牛羊专业交易市场等物流配送项目建设,支持涉农物流园区开发大宗农产品现货交易业务和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构建农超对接、直销直供、电子商务共同发展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2、健全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加快建设智慧农业
推进农业科技化。积极搭建农业科技创新的新平台,加快建设特色产业产区研发体系。在柑橘、茶叶领域组建国家级实验中心,建立一批国家、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加强与先进发达区域、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长期合作,建立六大特色产业和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科技支撑。支持种子种苗创新,组织开展特色产业产、储、加、销重点环节的关键技术攻关,逐步形成全产业链技术体系。
推进农业装备化。加快推动设施装备和设施技术应用,提高农业避灾减灾能力。依托核心基地重点发展智能温室、喷微灌设施、避雨设施、智能化畜禽养殖、耕作移栽和农产品产地储藏保鲜烘干等配套设施。到2020年,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200万亩。建立农机部门与相关产业协同推进机制,推广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积极引进节水、节地、节能的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及其生产技术。到2020年,全市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0%以上,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推进农业信息化。利用“三网融合”和“村村通光纤”建设成果,大力建设村级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到2020年底,全市农村基本实现光纤到户,固定宽带覆盖率达到70%以上,3G、4G网络覆盖达到98%以上。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开展农业物联网试点示范,支持智慧农业创业孵化园区建设。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手机应用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电子商务企业,到2020年,全市电商企业达到2000家,年交易额达到20亿元以上。
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优势产业基地向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加快推进标准化养殖基地和精品果园、高效茶园、标准菜园建设,发展规模适度的标准化养殖场500个,努力建成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到2020年,新增1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60%以上,畜禽标准化养殖率达到70%,标准入户率达到60%。
3、健全农业安全生产体系,加快建设绿色农业
全面推动循环发展。积极开展低碳循环农业试点,广泛推广作物轮作、间作和套作技术,探索新型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大力推广“猪沼果(茶菜)”、林下种养等高效模式和精准节水技术,鼓励农业生产主体通过种养配套、模式创新、废弃物循环利用等途径,构建农业生产生态循环体系。巩固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成果。
全面推动安全发展。加快创建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标准,加强农产品产加销各环节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推行自产自销农产品诚信体系建设,巩固并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依法打击各类非法添加行为。到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总体合格率98%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全面推动生态发展。抢抓国家生态补偿脱贫的机遇,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行动。鼓励森林资源流转,大力发展木本油料、食用菌、中药材、种苗花卉、林下经济等产业。科学规划畜禽养殖场布局,严禁在水源保护区建设畜禽养殖场,禁止在江河湖库投肥养殖和围栏围网养殖。到2020年,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建成林业生态示范县(市、区)5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平方公里。
4、健全三次产业融合体系,加快建设魅力农业
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农旅、工旅、商旅结合的精品线路、一批具有地域文化和特色文化的村庄(新型社区)、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一批星级农家乐和民宿、一批知名休闲农业品牌,整体提升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观光游、四季农园体验游、特色产地采摘游、本土农家品味游、乡村会所商务游、农业节庆自驾游等品类。“十三五”期间,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湖北旅游强县6个。
实施三产融合推进工程。鼓励各地结合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功能多样化的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综合体和示范区。支持宜都市建设国家柑橘农业公园和中国宜红茶博览园;支持夷陵区建设工业旅游示范点、柑橘生态休闲走廊和“三峡茶谷”生态旅游带;支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秭归县、兴山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建设柑橘、茶叶产业观光带;支持远安县持续推进全域景区建设;支持当阳市、枝江市、点军区等地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园。
5、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建设活力农业
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百千万”培育工程,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合作社跨区域、跨行业开展联合与合作,组建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总社。壮大发展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鼓励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各类合作组织,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培训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到2020年,培育100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000家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0000名新型职业农民。
加快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林权、房产、宅基地以及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大力推动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土地信托等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鼓励和支持农户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支持有经济实力的致富能人回乡创业,集并土地创办园区,实行规模化经营。积极引导工商企业进入土地流转。建立土地流转风险补助金和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领域风险保障金。
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市级现代农业发展投融资平台,总结推广“合作组织+金融”经验和模式,鼓励各地建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对接金融服务机构,联合开展助农贷、保险贷、权利贷、订单贷、联保贷、循环贷等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承包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养殖水面经营权、大型农机具、厂房、生产订单、农业保单等质押业务。支持社会资本发起设立县域中小型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落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探索开展产值保险、目标价格保险等试点。积极支持农业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获得融资。
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区域协同,走生态优先、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人城共进、智慧个性、包容共享的城市发展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一)构建全域联动的新型城镇体系
以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依托,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科学规划建设城镇群带,逐步形成集聚效率高、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强、城镇层次等级结构完善、功能互补性强、地域分布合理的城镇体系。
1、构建“一带两圈九走廊”城镇空间形态
“一带”即长江城镇聚合带,包括西北部生态城镇区、中部核心城镇区、东南部产业城镇区。“两圈”即西部生态文化旅游圈和东部新兴技术产业圈。西部生态文化旅游圈重点发挥区域内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发展全域旅游,强化宜昌市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地位;东部新兴技术产业圈重点依托良好的用地条件、交通区位条件和已有工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和规模化、集约化的粮油、蔬菜等现代农业。“九走廊”即优化宜昌市域城乡统筹发展的九条示范廊道。以主要交通道路为纽带,以沿线重要节点城镇为支撑,大力推进走廊沿线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服务均衡发展、带动创业就业、改善农村环境等,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宜昌市新型城镇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全省城乡统筹示范带。
2、推进“一带三区多组团”城镇带建设
“一带”即沿长江城镇集聚带,以宜昌市中心城区为中心,沿长江向上、下游延伸,构建沿长江城镇集聚带;“三区”即沿江分布三个城镇区,包括中部核心城镇区、西北部生态城镇区和东南部产业城镇区;“多组团”即沿长江建设中心城区城镇组团、枝江市城镇组团、宜都市城镇组团、秭归县城镇组团四大城镇集群,促进城镇组团发展。
3、完善“一主六副多层次”城镇结构体系
“一主”即中心城区。“六副”包括宜都、枝江、当阳三个县级市城区和长阳、秭归、远安三个县县城,推进县级市城区产业集群、人口集聚,逐步建成20-50万人口的地区副中心城市。支持各地县城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人口规模10万人左右的小城市,加快建设一批旅游名镇和城郊卫生镇,构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镇—三级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镇”的五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
(二)提升中心城区核心引领功能
坚持空间拓展和功能提升并重、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共融,加快“四大平台”建设,推进中心城区东拓西进、南展北联、新旧互动,构筑以宜昌城区为中心的城市群。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0万人。
1、加快推进城市扩容提质
持续推进宜昌新区建设。按照“沿江东拓、跨江发展、垂江延伸”思路,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沿江向白洋组团突破,跨江向点军组团拓展,垂江向江北小溪塔、龙泉、三峡机场、江南桥边方向延伸。围绕快速路、大型公园和大型公建周边区域,相对集中、合理有序的推进片区深度开发,形成城东片区、东站片区、点军沿江片区、点军奥体片区和唐家湾片区等一批成熟的建成区。适度推进白洋建设。加快推进三峡枢纽经济新区建设。到2020年,宜昌新区新增建成区40平方公里,用地规模达到100平方公里,具备100万人口的承载能力,建成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生态文化旅游精品区、现代复合城市展示区和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
改造提升既有城市片区。对中心城区4个既有片区进行重点改造和开发,提升中心城区的整体功能和空间形象。西陵区突出功能提升,加快建设高新总部基地,改造提升沙河片区、黑虎山大树湾片区、西坝片区和平湖半岛片区,提升城市形象。伍家岗区突出用地优化,推进市级公共服务设施、商业区、滨水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柏临河公共中心,强化片区公共服务中心功能。点军区突出生态开发,加快建设点军生态新城。夷陵区突出用地发掘,推进沙河新城、物流市场等项目建设,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2、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完善城市路网,实现中心城区“内中外三级”快速路环网闭合。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以及城市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构建以轨道交通、BRT快速公共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等为补充的多模式、多层次、高效率的公共交通体系。到2020年实现公共交通站点300米覆盖路达70%以上,500米覆盖率95%以上,90%以上居民公交出行通过直达或最多一次换乘完成,中心城区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达到12标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
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伍家岗长江大桥、BRT快速公交系统、峡州大道、西陵二路、点军大道、江城大道、排水设施及城镇污泥第三方治理试点、地下综合管廊等重大市政工程建设,启动红花套长江大桥项目前期工作,全面推进科普文化中心、宜昌大剧院、奥体中心、市老年大学新校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一中新校区、夷陵中学新校区、市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市十八中新校区等大型公建设施建设,争创“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和“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加强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防洪排涝、生活垃圾处理、供电供热供气等公用设施建设。到2020年,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100%,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燃气普及率98%。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左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
加快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城市空间绿色化、产业发展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新城。以争创低碳生态城市试点为契机,构建生态格局,形成以“水绕城、城镶山”为特色的大生态绿地体系。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全面推进“六大水系”、“八大公园”生态景观工程建设,建成桥边河、五龙河、沙河、运河、柏临河等水系景观带以及求雨台公园、磨基山公园、柏临河公园、卷桥河湿地公园、沙河环保公园、城东公园等一批生态景观工程。启动环城森林圈建设,构建环城大绿带。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3、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坚持共生共荣,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突出宜昌新区、宜昌高新区、三峡枢纽港、三峡旅游新区“四大平台”及产业园区的配套发展,推动产业与城市同图规划、同步建设、同城管理、以城聚产、以产兴城。发挥中心城区对专业园区资源、信息、基础设施的共享优势和规模集聚效应,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平台。以宜昌国家高新区为龙头,以东山园区、猇亭园区、湖北深圳工业园、白洋工业园、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宜昌产业园、点军电子信息产业园、服务外包产业园、通航产业园等为载体,以争创国家级产城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为契机,统筹推进各类园区加快发展。以国家级开发园区为依托,着力打造国家级创业中心、清华科技园宜昌分园、国家专利技术交易中心等一系列平台。到2020年,东山工业园、猇亭工业园、深圳工业园、白洋工业园、生物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1000亿元,西陵区、伍家岗区建成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
(三)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立足长江中上游区域,以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为支撑,统筹推进铁路、水路、公路、管道以及航空等运输方式的建设与衔接,打造网络化、集约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宜昌市与周边城市群,市域内各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着力增强综合枢纽功能,将宜昌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长江三峡航运物流中心和“宜新欧”水公铁联运国际新通道。
1、构建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建设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公路、三峡江南翻坝铁路、三峡江北翻坝铁路等疏港铁路、公路,茅坪港区、枝城和红花套港区、太平溪港区、白洋和田家河等重点港区以及茅坪港至红花套成品油输油管道,形成连接坝上、坝下的大运量快速交通通道和功能衔接的枢纽港口,并与汉宜、宜万、焦柳等国家主干铁路和呼北、沪渝、沪蓉等高速公路相联结,通过实施公路、铁路、水路、管道等多式联运和有效对接,多渠道疏解过坝物资,从根本上解决三峡枢纽通过能力不足的问题,确保长江黄金水道常年畅通。
2、完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
——全面建成“八线三环”高速公路骨架网。规划建设526公里高速公路,形成“八线三环”高速公路骨架网,力争高速公路建成里程达到830公里,宜昌至周边城市实现快速直达,中心城区与各县市区联系更加便捷。配合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加快白洋长江公路大桥、宜张高速公路渔洋关至鄂湘省界段建设,完善呼北国家高速公路省际通道和旅游出行功能。尽快完成“1+6”快速通道建设,适时启动“1+6”半小时高速环线建设。开工建设宜来高速公路,积极推进神农架至五峰高速公路、枝江至湖南石门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宜昌横向联络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强化宜昌与神农架、荆州、恩施、湖南等地的互联互通。
——全面建成“三纵五横”普通公路干线骨架网。规划建设一级公路540公里、二级公路1057公里。加快国省干线升级,全面建成“三纵五横”普通公路干线骨架网。推进中、东部重要城市之间的国省道二级公路升级改造。重要工业园、景区、枢纽等实现一级公路快速连通。加快对国省道网中未达到二级公路标准的路段进行提档升级,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县的普通国省道改造工程,加快点军至长阳龙舟坪快速通道建设,加快远安花林寺至伍家岗花溪路新建、当阳峡口至夷陵龙泉一级路改扩建。部分重要旅游景区及交通枢纽与国省干线网连接公路实现二级公路快速连通。完善三峡枢纽港集疏运公路体系,部分港区疏港公路按一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实现水陆运输方式无缝对接。
——完善农村公路网络。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和村镇建设需要,稳步推进旅游路、资源路、产业园区路和新型村镇出口等县乡道改造建设,力争改造县乡等级公路815公里,实现“县道上等级、乡道变顺畅”。以精准扶贫为导向,因地制宜,分步分类推进“撤并村”“村村通”建设,重点加快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等山区县市贫困山区公路建设步伐。有序推进规模以上自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扩大农村公路网覆盖范围,基本消灭断头路,加快形成循环路,实现农村路网连片成网。对路宽3.5米及以下窄路面公路实施拓宽改造,满足农村客运及客运公交化营运需要。
3、加快三峡枢纽港建设
围绕打造长江三峡航运物流中心,加快建设“三城六区一中心”,全面推动港口、物流园、产业园区、城市一体化协调发展,夯实翻坝转运、西部出海、工业输出、三峡旅游四大功能体系,实现“亿吨大港、百万标箱、联运枢纽、港兴城欣”目标。加快建设白洋港口新城,打造生态型、智慧型的保税港区、产业新区、滨江新城。加快建设茅坪港口新城,打造三峡库首临港新区、生态新城。推进太平溪港口特色新镇建设,打造港口观光特色镇。加快三峡翻坝江北高速、三峡翻坝铁路南线、北线建设,推进白洋二期、云池三期、太平溪二期、茅坪三期等项目建设,完善三峡枢纽翻坝转运体系。加快建设云池、枝城、峡口、红花套、姚家港、七星台等六大港区,服务临港工业和腹地经济发展。统筹推进云池、枝城、小溪塔、伍家岗等物流园建设,实现前港后园、集聚发展。实施三峡游客中心客运码头、三斗坪旅游客运港等改扩建工程,为来宜游客提供水上观光通道。加快建设三峡航运服务中心,积极申报建设综合保税区和航运交易中心,深化与长江沿线港口合作,建立“虚拟组合港”机制,扩大港口对外开放程度。
4、实施重点航道整治工程
加快实施长江干线宜昌至昌门溪航道系统治理,力争早日实现武汉至重庆5000吨级船舶直达;启动三峡至葛洲坝两坝间航道整治工程;推动长江三峡铁路水路有效连接的联运系统建设,引导货源地分流;提升三峡库区支流航道等级与服务能力。对香溪河航道、青干河、九畹溪以及吒溪河等支流航道进行整治,比照长江干流航道标准建设支流航道,实现宜昌内河航道干支直达,高效对接;实施香溪河航道提等升级工程,对清江隔河岩库区、高坝洲库区航道设置遥感遥测助航标志并进行提档升级。依托长江干线航道、清江以及三峡库区支流航道,共同构建干支衔接、标准统一、网络畅通、运转高效的航道体系,促进船舶标准化和港口功能的扩展。
5、加快宜昌铁路枢纽建设
规划建设(改造)铁路里程639公里。2020年基本形成以国家高速客运铁路、翻坝货运铁路为主体,以地方铁路支线、专用线和旅游观光铁路为补充的“两纵两横五联”铁路网主骨架,新增铁路营运里程414公里。推进客运专线建设,提升宜昌在国家铁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沪汉蓉高速铁路宜昌段建设,缓解汉宜铁路客运压力,克服宜昌至万州铁路慢速短板,形成沿江快速铁路大通道。加快郑州至万州客运专线宜昌段、汉宜铁路至郑万铁路连接线、宜昌至荆门至襄阳高速铁路、宜昌至常德快速铁路建设,进一步密切宜昌与西南地区、中原地区和华南地区的联系,服务“一江两山”旅游开发和秦巴山武陵山扶贫攻坚。加快建设翻坝铁路北线、翻坝铁路南线,改造鸦宜复线,扩大三峡枢纽通过能力,形成“水—铁—水”翻坝运输体系,服务三峡枢纽过坝运输及沿江港口、临港产业货运需求。规划建设由轨道交通市区线、市域快线及三峡坝区观光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轨道交通体系,对市域铁路宜昌东站至小溪塔进行改造,实现伍家岗、西陵、小溪塔三大城区的快速联通。开工建设宜昌轨道交通2号线。加快推进宜昌铁路物流基地建设。适时启动当阳至远安铁路、湖北省化肥厂专用铁路至七星台延伸段、三峡坝区旅游观光铁路、清江画廊旅游观光铁路及兴山至神农架观光铁路等地方铁路建设。
6、建设三峡枢纽国际机场
实施三峡机场改扩建工程,提升飞行区等级至4E级,力争202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00万人次。完善三峡机场国际口岸建设,拓展、加密至各省会城市及重要旅游城市的空中航线,开通至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周边国家的国际航线;加快筹建宜昌三峡航空公司,鼓励航空公司驻场经营;积极推进三峡航空学院建设,打造宜昌航空基地,将宜昌建设成三峡区域枢纽国际机场及通航产业发展中心。完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及通用机场布局规划,以服务重点景区、应急救援和辐射特殊区域为重点,探索通航发展和机场建设公私合作模式。加快推进通用机场规划与建设,启动一批起降点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形成“一近一远双中心、五场四点多布局”的通用航空总体格局。依托三峡机场,加快建设“临空经济区”,突破性发展通航产业,加快推进海航三峡通航产业园(通航4S店、通航展会、通航小镇、通航商业中心、通航会展中心等)建设,打造辐射三峡区域的新型临空经济园区和中国通航之都。
(四)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强化节能优先战略,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一次能源供应能力达到3800万吨标准煤。
1、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稳步推进常规电源建设。加快建设葛洲坝电站扩机工程,“十三五”期间扩机8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500亿千瓦时。有效整合小水电资源。规划建设小水电站29座,新增装机容量18.7万千瓦,小水电装机达到95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30亿千瓦时。稳步推进火电建设。适时推进猇亭热电二期、宜都4×100万千瓦路口电站的前期工作。到“十三五”期末,全市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40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明显提高。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将宜昌纳入三峡电直供试点,力争到2020年,我市消纳三峡电量达到50亿千瓦时。
大力开发新能源。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积极创建全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到2020年,新能源装机容量6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10亿千瓦时。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风力发电项目,力争到2020年,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抓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建设,支持建设一批示范性好、带动性强的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到202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以上。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推广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实施集中供热,在资源充足的地区发展生物质直燃发电。支持宜都市打造中西部地区新能源示范应用基地和长江经济带中部能源谷,加快远安页岩气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当阳核电站前期工作。
加快电网改造和优化。加快推进500千伏夷陵变电站前期工作。新建秭归、昭君、黄粮、白洋、七里冲、渔洋关、紫盖等公用变电站,扩建麂子河、杨家湾、五峰等变电站,增容改造一批变电站。全力推进电网智能化,实施“互联网+电网”战略,发展智能电网,到2020年,全市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到100%。
2、推进能源消费革命
严控能源消费过快增长。推行“一挂双控”措施,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挂钩,对高耗能产业和过剩产业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强约束,其他产业按先进能效标准实行强约束。最大限度遏制高耗能企业发展,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加大节能评估审查力度。
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控制重点用煤领域煤炭消费,有序推进“煤改气”工程,加强余热、余压利用,加快淘汰分散燃煤小锅炉,到2017年,基本完成重点地区燃煤锅炉、工业窑炉等天然气替代改造任务。扩大城市无煤区范围,逐步由城市建成区扩展到近郊,大幅减少城市煤炭分散使用。到2020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降至60%以内。
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积极争取“川气东送线”多供气,落实“忠武线”气量指标。在高压外环线建设门站接收“武宜线”来气。加快宜昌各区域储气站建设。到“十三五”期末居民气化率提高到95%,所有县市区主城区均开通天然气。积极引进LNG液化天然气,建设一批CNG、LNG陆上加气站,推动水上LNG加注站建设。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0亿立方米,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以上。
深入推进电能替代。支持工业企业运用电热锅炉替代燃煤、燃油、燃气锅炉,大力推进宾馆、商场、医院等公共区域推广热泵技术,引导居民取暖厨炊等弃煤改电,大幅减少直燃煤,实现以电代煤。到2020年,电能占能源终端消费量的36%。大力推广电动交通,发展电动汽车,规划建设充换电网络。到“十三五”末,新增汽车总量中电动汽车占比达20%以上;新建住宅区、商务区停车场30%车位安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已建停车场20%车位安装充电设施。
3、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实施煤电升级改造。实施老旧煤电机组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工程,现役60万千瓦(风冷机组除外)及以上机组力争5年内供电煤耗降至每千瓦时300克标准煤左右。降低非电煤、散煤使用量,严格控制小型火电(含热电联产)总规模。做好钢铁、建材等主要耗煤行业的清洁生产。
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加快绿色建筑建设和既有建筑改造,推行公共建筑能耗限额和绿色建筑评级与标识制度,大力推广节能电器和绿色照明,积极打造低碳生态城市和绿色生态城区。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50%。
创新用能技术,加强用能管理。积极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节能新产品、节能新装备,加快推进供热范围内小锅炉关停淘汰,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突出加强企业用能“全过程”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实现管理提质增效。到2020年,火电标准煤耗下降到300克/千瓦时,电网综合线损率下降到2.5%。
4、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进一步提升重大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和成套能力,积极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形成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标准和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到2020年,力争建成能源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工程中心达到10家,先进能源装备制造类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以上。
5、加快发展能源产业
有效整合小水电资源,严格控制引水式电站建设,打造生态水电和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稳步推进大火电建设,严格控制小型火电(含热电联产)规模。加快配电网、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能源民生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核电备选项目、特高压变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清江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项目建设。能源产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其中能源生产消费产值1000亿元,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500亿元。能源产业中的清洁能源产值1000亿元以上。
(五)统筹推进智慧宜昌建设
加快“宽带宜昌”、“无线城市”、“三网融合”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宜昌建设,建设宜昌全国大数据基地,促进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社会治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1、加快信息基础支撑能力建设
——“宽带宜昌”建设。统筹制定宽带网络发展规划,将宽带网络与供水、供电、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和验收。实现新建小区光纤到户同步建设,推进老旧小区光纤到户改造,建设“光网城市”;大力实施农村光纤“户户通”工程。“十三五”期末,全市固定宽带用户达到120万户,其中光纤到户用户110万户,城区用户具备100Mbps(部分达到500Mbps)接入能力,农村用户具备20Mbps接入能力,农村光纤入户率达到70%。宽带市际出口达到1800Gbps以上。
——“无线城市”建设。加快无线网络建设,推进城区无线基站共建共享。实施城区公共场所WIFI覆盖工程,建立统一的WIFI运营管理平台。“十三五”期末,城市公共场所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城乡3G、4G网络覆盖率达到80%,城市区域和农村城镇化核心区域4G网络全覆盖。
——“三网融合”建设。加快推进电信传输网、广播电视传输网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积极推动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促进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建设多业务融合平台,提升业务综合承载能力。加大内容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手机电视、互联网视频等融合业务。加快推进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和高清交互式电视网络设施建设,加快广播电视模数转换进程;采用超高速智能光纤传输交换和同轴电缆传输技术,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加快互联网骨干节点升级,提升网络流量疏通能力。加快电信业务应用平台建设,提高支持“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
——“三峡云”建设。将现有计算能力40万亿次、存储能力4PB分别提升到200万亿次、50PB,全面提升三峡云计算中心服务能力,把三峡云计算中心打造成面向城市管理、民生服务、行业应用等领域的系列专业云体系,形成辐射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三峡城市群)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标准统一、管理规范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和技术体系,预控信息风险。建立大数据安全评估体系,加强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安全认证体系建设,进行统一风险评估和授权认定。在宽带宜昌、无线宜昌、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中落实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2、加快智慧政务提升建设
——提升网上政务办公水平。完善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的智能化网上办公体系,进一步深化公务员内、外网办公平台应用,采用人工智能、知识管理、移动互联网等手段,提高办公效率,规范办公流程,节约办公成本。“十三五”期末,政务部门实现网上办公全流程全覆盖,移动办公平台覆盖率达到60%。
——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推进政务服务工程建设,实现市、县、乡、村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全覆盖,实行审批部门之间共享自证,最大限度精简申报要件和审批流程,逐步实现行政审批远程申报和全程在线办理。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工程建设,提升村级网上便民服务水平。
——提升智慧决策支持能力。建设城市智慧决策支持平台,建立宏观调控数据体系,及时发布有关统计指标和数据,为政府决策分析提供信息支持,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
3、实施信息惠民工程
——“六个一通”惠民工程。深度融合现有政务服务、行政审批、网上办事大厅、政民互动、市民e家、网格化社会服务平台以及部门专业系统,建设惠民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网站一页通、手机一点通、电视一屏通、社区一站通、电话一号通、市民一卡通等“六个一通”服务渠道,实现全天候受理、全人群覆盖、全方位服务。
——智慧健康医疗服务工程。推行区域一体化智慧健康医疗,建设“1236”人口健康信息化服务平台,将各级各类卫生计生单位信息化建设纳入全市统一规划,实现条块结合、区域互联互通、跨专业融合。推广建立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居民健康卡,方便患者就医、群众保健和医疗机构的智能诊断和处置。
——智慧社保工程。构建“社保云”平台,建设全市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础信息库,实现就业、社保、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各项业务一体化办理和信息共享。开展社保业务智能推送、智能匹配、智能识别、自助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加快实施以社保卡为基础的市民卡建设。
——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工程。加快建设覆盖市、县、乡三级的食品药品综合监管平台,构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溯源体系、诚信建设和网格化管理信息等系统,将食品药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纳入电子监管范围,探索建立具有宜昌特色的现代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
——智慧教育工程。依托三峡云计算中心,加快建设宜昌“教育云”。按照“一个登陆窗口、两大应用功能(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三个网络空间(教师空间、学生空间、机构空间)、四类服务人群(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的建设思路,利用教育城域网、教育云服务平台和区域内教育特色资源,推进在线课堂、“微课程”等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公众服务水平。
——智慧文化服务工程。构建宜昌公共文化智慧服务体系,系统整合全市文化场馆、活动服务、文艺培训等公共文化信息,为市民提供文化信息在线查询和图文声像在线欣赏服务,开展文化有约、文化商城、文化园地、文化调查、文化红包等互动服务。
4、打造社会治理国家典范
——社会管理智能化。运用互联网技术深化“一本三化”社会治理创新,构建跨部门协同机制,完善城镇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推广农村网格“四务通”,建设开放的社会管理服务平台。
——行政监管智能化。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和网上审批系统,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信用承诺制度、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信息溯源制度,形成综合智能监管体系。
——交通管理智能化。利用感知设备采集道路交通、公交运行、枢纽集散等信息,完善交通信息交换平台,构建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和泊车服务平台,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推广公交车站电子站牌,通过智能手机、网站、车载终端等提供公众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监控与调度综合服务、导航服务和信息共享服务。
——公共安保智能化。推进社区、单位视频资源接入,逐步实现社会治安重点目标、重点场所的视频探头全覆盖,推进治安防控视频资源政府部门间共享,提升城市视频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益。构建反应及时、恢复迅速、支援有力的应急保障体系,实现气象、地质、防洪排涝、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智能防控,为市民提供高保障的紧急救援服务。
——环境保护智能化。完善环境保护在线监控系统,建成覆盖全市、涵盖环保监管全过程的环境污染监管综合信息平台、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络以及重点流域、水域、重要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和生态监测网络。
——城市管理智能化。建设城市地下管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城市地下管线的集中统一管理和共建共享,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及应急抢险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建设城市公共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形成全区域覆盖、全过程监管的智慧城管。
——社区生活智能化。围绕社区居民的吃、住、行、游、购、娱、健,推进相关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及时发布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社区居民工作生活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按照“特大城市带动、区域统筹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总体思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1、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发挥产业集聚规模效应,构建宜昌市域“一带两片三轴多点”的产业空间结构,“一带”即沿江经济带,“两片”即西部山区农林特色发展片和东部平原粮油农业发展片,“三轴”即小-鸦-仙农产品工贸发展轴、当-枝农产品工贸发展轴和白-安-王新型工业发展轴。多点即以各级综合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服务点。
2、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供电、供水、交通、能源、电信、邮政等从城镇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电网一体化和智能电表全覆盖。分类实施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推动城镇供水网络向周边农村地区拓展,支持人口分散居住的村庄和偏远村庄发展小型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实施农村道路硬化工程和县域班车村村通工程,实现农村交通公交化。加快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入户工程,继续推进“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新增“一池三改”5万户、小型沼气工程1300个、大中型沼气工程10个、太阳能热水器2.3万台、县乡村沼气服务网点130处、高效清洁生物质半气化炉5万台。加强农村通信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移动通讯信号全覆盖。加强农村邮政快递设施建设,完善覆盖城乡邮政及快递便民服务体系。
3、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统筹城乡就业。统一城乡就业政策和管理体制,推动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就业失业登记等服务向农村延伸,为就业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提供公益岗位等就业援助,推动劳动就业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社会保障衔接。扩大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众救助面,缩小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差距,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健全生育保险政策,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协调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完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健康宜昌”全民行动计划,重点加强偏远山区卫生站、基本医疗点建设,到2020年实现村级基本医疗点全覆盖。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参保农民新农合补助标准,全面推行新农合大病保险。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办学水平。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学校建设与县城建设、镇村建设、移民搬迁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加快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加快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4、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加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五年转化30万人。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优化人口结构和布局。以长期进城务工经商的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合理放开宜昌市中心城区落户限制。县市政府所在地城镇和其他乡镇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市、县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户籍人员同等享有就业与创业服务。完善城乡社会保险体系,不断扩大农业转移到城镇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均衡配置城镇公共医疗卫生计生服务资源。将进城落户农民全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推进住房保障全覆盖。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持续增长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利益保障机制。
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城市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发展由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把宜昌建设成为创新创业之都。
(一)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力,推动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共享,建立市县联动的创新创业体系,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1、突出产业发展带动创业创新
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等重大战略,充分发挥宜昌高新区、宜昌新区、三峡旅游新区、三峡枢纽港在承接国家发展战略、集聚区域产业发展要素、引领区域创业创新的龙头作用。以各级工业园区、开发区为载体,加快发展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培育重点骨干企业,促进产业链向小微企业延伸,促进创业创新,创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城市。
2、支持众创空间发展
积极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众创空间,加快建设协同创新基地和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大力引进国内外领先的科创平台和运营团队,运营管理国有资本投资的众创空间,努力创建国家级示范创客空间。鼓励有条件的街道和社区设立创业驿站,打造一批特色创业创新街区。
3、扶持壮大创业创新群体
支持在宜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及管理人员离岗创业,引导和鼓励在宜高校建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专门机构,组建大学生创业导师团队。深入推进“宜昌英才工程”,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实施“海智计划”,引进高层次团队和领军人才来宜创新创业。鼓励城乡创业人员依托创业平台和经营网络创业。积极引导和激励非公有制经济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二次创业。
4、优化创业创新环境
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推进市、县、乡、村四级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信息系统一体化,全面推行“一表申报、一口受理、一窗发证”服务模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先照后证”,落实企业登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同城通办、全程电子化,促进投资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实现每年新登记企业8000家,到“十三五”期末,实现市场主体总量不少于56万户。改善创业创新条件,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为创业者提供更多机会,尽力化解创业初期的生存困境,保障众多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5、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
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有关高校毕业生、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创业就业税收政策,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发挥各级地方财政资金和国有投资平台资产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创业创新扶持基金,重点支持初创期、种子期及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合理使用市级重点产业发展基金、财政应急周转资金、中小企业担保资金等,适度倾向千亿产业集群的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试点城市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建成创新型试点城市。
1、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积极吸引创新资源向宜昌集聚,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构建具有三峡区域特色、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适应创新驱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建设一批综合性、开放型科技创新大平台,形成网络化、互动、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引进国家公共技术平台,鼓励企业技术平台对外开放,为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转化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综合配套服务。健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放宽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改革财政科研资金使用方式,推进财政科技资金竞争性分配。
2、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着眼于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电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启动一批创新专项。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鼓励企业对自主拥有、购买、引进的专利技术等进行产业化,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围绕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平台建设。加快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平台建设。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加大对专利实施的考核力度和对核心技术专利产业化扶持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作为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评价指标体系,激发各类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加大国家、省、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和优势企业培育力度,加强专利技术向标准转化的力度,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施商标战略,新增驰名商标20件、地理标志10件、著名商标100件。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新增中国质量奖1件、省长江质量奖1件、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3个。
(三)深化重点领域综合配套改革
以综合配套改革为载体,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行政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强化市场的主体地位,着力探索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突破性转变,增强发展新动能,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1、加快推进政府自身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量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更好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深化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改革,加快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范化运行机制,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学习对接上海自贸区,落实完善负面清单制度。按照应减必减、能放尽放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调动地方政府管理辖区经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清理取消互为前置审批,大力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集中审批。大力推行网上办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加强行政审批过程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监督问责。
——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加强项目科学决策,尝试实施重大项目公示制度、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进一步规范投资决策及项目招投标行为。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充分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不断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深化投资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引导土地、矿产和水资源、环境容量等投资要素合理配置。
——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围绕现代财政制度基本框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等杠杆作用,支持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促进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财力和事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预算编制体系,推进中期财政规划改革,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大力推行PPP模式,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
——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建立科学举债机制,有效控制债务风险。完善项目投资评审与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预算决算公开,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执行监管。科学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强化政府资产管理。应用政府采购手段支持绿色产品生产和技术创新。
2、强化市场主体地位
——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加快培育更具活力的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落实国有产权主体权利和责任。保障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人财产权不受侵犯,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推进产权制度创新。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营造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体制环境。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标准。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做大做强,开展行业内并购重组。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加强与国资、外资的融合与嫁接,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不断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整体实力。
3、完善要素市场体系
——规范土地市场。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完善土地租赁、转让等二级市场。完善土地储备制度,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和运行机制。规范征地秩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多元保障机制。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
——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统一的人才和劳动力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准确向社会提供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各类信息,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完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就业岗位资源、培训资源互通互用的共享机制,开展劳务合作,加强人才和劳动力流动的组织服务。
——完善技术市场。依托产权交易平台,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和技术服务体系,实现技术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扩大技术市场的影响力,增强科技成果的流动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搭建特色科技服务平台,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服务。
——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加快引进、培育和发展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大力发展基金市场。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合信托,创新发债方式,拓展债券市场。建立知识产权交易所、技术交易所,开展股权交易试点。
——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接“信用中国”、“信用湖北”,完善“信用宜昌”门户网站功能,加快推进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信息网上公示。推进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推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方案顺利实施。发挥政务诚信示范作用,深入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全面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大力推进司法公信建设。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守信激励机制。全面推动区域综合性试点,积极创建“国家信用建设示范城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供给端发力,有效破除增长困境,释放增长红利。
4、深化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进一步理清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完善人员聘用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优化人岗配置,激发队伍活力。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和集中遴选制度。实行绩效管理,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学校办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公平竞争,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覆盖,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落实全面放开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落实,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提高文化治理能力。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发展城乡公共文化事业,努力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
五、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倡导后现代、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强化“绿色决定生死”和“绿色GDP”的发展观、政绩观,坚持走生态优先、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人城共进、智慧个性、共荣共享的绿色发展之路。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成为美丽中国示范城市。
(一)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严格落实国家和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市域各类空间性规划,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优化空间开发结构,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1、严格管控生态空间
按照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引导优化开发区域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重点开发区域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高农产品主产区农产品供给能力,增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服务功能,切实加强禁止开发区域监管。全面落实《宜昌市环境总体规划(2013-2030)》,严格落实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和资源开发红线的“三线管控”,严格控制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产业发展,支持适度发展文化旅游和生态农业。切实保护好秦巴山、武陵山等自然山体生态屏障区,建设和保护好长江、香溪河、黄柏河、清江、沮漳河、渔洋河等水系生态涵养带,保护好城镇周边山水林田园等多元自然空间。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加强对全市森林公园、各类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以及三峡植物园的建设与保护,实施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示范试点。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7%以上,林地保有量不低于138.0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到6800万立方米,湿地保有量不低于7.96万公顷。
2、加快推进生态系统修复
大力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深入推进“绿满荆楚”和绿化美化行动,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重要生态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以及石漠化治理等工程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围绕卷桥河、沙河、清江等河流积极开展湿地保护区建设,改善城市生态。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加大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力度,增加公园绿地总量,到2020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积极推进三峡库区、清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强化对三峡水库及其消落带、清江、沮漳河、黄柏河、香溪河、渔洋河以及坡地农田开垦区等水土流失的整治。健全和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加强采石场管理,保护山体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矿山,到2020年,大中型矿山恢复率达到70%。
3、保障重点领域生态安全
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实施环境风险防范全过程管理。构建气象、地质、水利、地震、林业、环保等防灾减灾与生态环境风险应急处置一体化防控体系,实现对全市生态环境全覆盖防控和监管。加强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全面清理库区、生态屏障区和移民安置区内的地质灾害,对库区影响重大的地质灾害进行勘察可研,确定重点防治范围。建立滑坡、崩塌、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全面提升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技术水平。强化危险化学品、核辐射安全监管,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规范危险废物管理和利用处置。
(二)全面推进区域环境治理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全面实施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1、加强大气污染治理
深化环境空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加强细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全面落实工业源、燃煤、扬尘、机动车排气、饮食业油烟、秸秆焚烧、加油站油气等污染专项管控方案。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市域范围内县城、乡镇集镇实行“禁鞭”,其他农村地区积极引导减少烟花爆竹燃放。推动机动车使用清洁能源,加强车用油品质量监管和提档升级。加快淘汰“黄标车”。推进区域联防联控和预警预控,防范空气重污染,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到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得到较大改善,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中心城区细颗粒物(PM2.5)的年均浓度下降到64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年均浓度下降到70微克/立方米。加强重点企业大气污染监测管控,实施大气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开展化工、火电、陶瓷、建材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改造,整治和取缔重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开展化工、食品等企业专项整治。
2、加强水环境保护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供水安全保障工程,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持续改善饮用水源和供水水质。到2020年,全市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建制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分别达到100%、95%。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河道、湖泊、水库保护,开展库区、河流、湖泊以及饮用水水源地等重点区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截污治污,改善地表水质量。到2020年,全市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主要江河控制断面水质好于Ⅲ类的比例稳定在90%以上。加大工业污染源监管力度。科学处理磷矿开发与黄柏河环境保护关系。确保工业废水稳定达标排放。加强工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推进工业用水重复利用和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改造。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管网,推进雨污分流,到2020年,城市无劣Ⅴ类水体。
3、加强土壤环境保护
实施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开展土壤污染状况普查,划分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等级,严格保护未受污染的农用地,合理利用受污染的土地。严格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管,建立污染地块清单,实施污染地块分类管理,制定土壤污染治理及修复专项规划。实施搬迁企业原址场地环境风险评估,对受污染的土地及工矿企业场地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4、加强农村环境整治
按照打造诗画村庄、田园风光、乡愁文化的总体要求,开展“美丽乡村”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有效解决农村垃圾污染。编制实施畜牧业污染防治规划,引导畜牧业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发展,实施农村连片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城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等工程,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开展农村生态景观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到2020年,7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环境综合整治,乡镇以上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7%。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动产业发展、资源开发和生活方式绿色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1、促进资源节约利用
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矿产、水等资源,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强度。编制新一轮磷矿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年度开采总量,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提高低品位资源利用率。推进节水改造,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实施末级渠系和山区雨洪集蓄利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落实绿色建筑评价制度和激励措施,最大限度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达到50%以上,打造一批绿色社区、绿色村镇和绿色生态城区。
2、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支持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建设,构建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链,促进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到2020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加快推进猇亭园区循环化改造,引导全市工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积极争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加快建设循环型农业,大力推广农业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等技术,降低农业对化肥、农药等资源的消耗和需求。推动“城市矿产”开发,加强废旧汽车、家电、通讯工具、塑料等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推进城镇污泥第三方治理国家试点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到2020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
3、推进实施低碳发展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立二氧化碳排放统计体系,提高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左右。大力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和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计划,重点用能单位全面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大中型企业的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实施绿色交通行动,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推进低碳社区、低碳产业园区试点。强化森林经营,提高绿量,增加森林蓄积量和碳汇量。
(四)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
完善环境与发展相融合的综合决策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与资源监管体制,用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1、建立自然资源产权登记和用途管制制度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登记制度。对森林、河流、山岭、荒地等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登记确权。选择部分县市先行试点,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全市逐步形成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坚持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占优补优措施,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强化矿产开发准入管理。
2、完善生态文明监管制度
继续实行污染物排放许可,禁止无证排放、超总量排放等制度。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适时调整主要污染物指标种类,纳入约束性指标。完善水质监测监管体系,建立“河湖库长”制,防治水体污染。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强制淘汰。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制度,健全建设项目区域限批、环评机构信用评价、环境监理等制度。完善能评制度,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污染物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建立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地区发展评价和考核制度,逐步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权重。建立环境保护党政同责管理机制,严格执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3、建立生态补偿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实行资金补助、产业转移、定向援助、对口支持、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多种方式补偿。积极争取国家对三峡库区、武陵山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探索建立区域内重点流域的生态补偿制度。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补偿制度,先行建立宜昌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保护补偿制度。完善矿产资源丰富区、重要生态保护区“工业飞地”补偿模式。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环境资源交易制度。
4、引入市场化治理机制
推进政府购买环境服务,积极引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领域推行特许经营和政府购买服务,在工业园区、重点企业、矿山恢复等领域试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效率和水平。培育引进能源管理专业公司,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改造。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5、加快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
制定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绿化、城市园林绿化、河流水库保护、水土流失防治、资源能源节约、循环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完善地方标准,形成较为完备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健全完善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生态文明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
六、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打造内陆开放发展新高地
深入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根据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宜昌转型升级新需求,强化开放思维,创新开放路径,完善开放体制,提升开放层次,优化开放布局,加快建设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强市和长江流域区域合作示范城市。
(一)加快对外开放平台建设
深入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重大战略,积极谋划推进“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三峡城市群)”、“三峡经济枢纽新区”等战略对接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开发试验区。
1、积极推进“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三峡城市群)”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宜昌地处“武汉城市圈”与“成渝城市群”节点位置的区位优势,主动加强与荆州、荆门、恩施、神农架及渝东湘西地区城市的密切合作,共同推进“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三峡城市群)”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建设交通物流枢纽区、创新创业先行区、开放开发试验区、特色旅游名胜区、绿色发展引领区和协调发展示范区,打造长江中上游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支撑带。以跨区域的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城市群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一体化。按照“错位发展、集群发展和转型发展”的思路,深化区域分工合作,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推进具有三峡地区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合作联动解决三峡地区的贫困问题。
2、着力打造“三峡经济枢纽新区”
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在宜昌设立“三峡经济枢纽新区”,有序承接长江上、下游产业和加工贸易转移,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构筑重要支点;缓解日益增大的三峡枢纽通航压力,为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提供有力保障;吸纳周边地区农业人口转移,为实现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进行示范,并为促进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为优化湖北省人口经济布局提供载体。
3、加快建设“宜新欧”水公铁联运国际新通道
深化与西部口岸霍尔果斯的战略合作,加强两地在交通、海关、商务、检验检疫等方面的协作,开辟双向通道,推动我市农产品出口,建立双方主要进出口商品物流集散地,打通宜昌市西北出海第二通道,共同打造长江经济带对接“一带一路”公路最短、水路最长、成本最低的“宜新欧”水公铁联运国际新通道。依托新通道,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设“三峡经济枢纽新区”,把三峡枢纽港建成西部汽车整车进口长江中转港、西部粮食进口长江中转港,同时建设农副产品国际交易平台、区域性电力能源交易平台和粮食期货国际交易平台,提升长江中上游区域对外开放水平。
4、申报建设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
依托三峡保税物流中心(B型),完善海关、检验检疫等配套服务功能,建设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大通关”环境,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升级为综合保税区,积极申报建设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着力打造与上海自贸区对接合作的“高速公路”。充分发挥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加快发展临港经济,使综合保税区成为宜昌市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将宜昌临港区打造成为长江中上游重要的国际港口、物流中心、国家级保税区和重大装备制造保税产业聚集地。
(二)积极承接中高端产业转移
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重点,大力承接国际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兴办高水平加工贸易项目,着力引进一批配套型、服务型、延链型产业项目。到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亿美元,年均增长5%。
1、提高外资利用水平
大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知名跨国公司和战略投资者来宜投资,积极引导外资机构重点投资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项目和重点培育的“十大千亿产业”项目。促进存量外资企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发展,向研发、采购以及结算等功能拓展业务范围。加快推进外资企业本地化,鼓励外商投资研发机构。积极引进国际化高端管理和技术人才,不断扩大利用外资在人才、技术、管理和理念等方面的溢出效应。
2、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网络招商和以商招商。加强国际化、专业化、复合型招商队伍建设,策划实施一系列重大招商促进活动。完善重点合作项目生成机制、境外重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分工责任制和定期督查调度制度,提高项目投资履约率,实现境外招商促进活动常态化。进一步深化与境外商协会的合作,在欧洲、北美、港台及“一带一路”等重点地区设立境外招商代理和招商顾问。借助我市“走出去”企业的境外公司和境外销售渠道,设立招商代表处。整合各类经贸招商活动,搭建高级别、国际性、常态化的经贸平台,促进先进产业“引进来”和“走出去”。
3、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加快全市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多种运输方式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对接。加强物流网络规划和建设,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规模较大、外向度高的综合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全面发展口岸运输和国际快件业务,切实降低物流成本。加强与沿海、沿边地区的国际物流合作。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便利跨境人民币结算,鼓励境内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扩大跨境支付服务范围,支持服务贸易企业采用出口收入存放境外等方式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加强人员流动、资格互认、标准化等方面的国际磋商与合作,为跨境投资贸易提供便利。
(三)努力扩大对外贸易
积极培育外贸经营主体,加快出口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和企业出口效益。到2020年,出口贸易额达到40亿美元,年均增长10%。
1、培育出口品牌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创新自主出口品牌培育机制,完善品牌促进、保护、推介的政策措施。推动“双自主”产品出口,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意识,鼓励支持企业加强商标注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售后服务体系建设等基础性工作,积极开展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提升宜昌品牌的附加值和国际知名度,打造“宜昌制造”、“宜昌创造”的出口新名片。
2、培育出口基地
以各级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为主要载体,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产业关联和配套协作为纽带,利用集群发展的优势,培育出口产品基地,发展壮大产业基础。规划建设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机电、化工、医药、食品、农产品等优势特色产品出口基地,支持出口骨干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快形成一批规模较大、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示范基地。
3、发展服务贸易
巩固发展旅游、建筑工程等劳动密集型服务出口领域的规模优势,推动传统服务贸易行业调整升级。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务,打造服务外包聚集区。加快建设国际化程度高、公共平台完善、配套设施齐全的大体量服务外包载体,发展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吸引境内外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在我市设立分公司或接包中心。加强与国际知名发包企业战略合作,适应国内服务外包业务向二线城市转移的趋势变化,积极承接一线城市服务外包企业和业务的转移。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和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和接单中心。
(四)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
大力开拓国际承包工程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十三五”期间,全市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累计达到234亿美元,年均增长15%;新增境外企业30家,境外直接投资总额6亿美元以上。
1、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等重大机遇,把握海外投资机会,通过境外上市、并购、投资等方式“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跨国企业。支持优势企业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开展海外资源、专利技术、著名品牌和商业网络收购。积极推动本地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2、打造境外“宜昌建筑”品牌
支持优势建设工程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带动我市设备、技术、服务、劳务输出。鼓励有实力的路桥、房建、水电、化工等承包工程企业开拓境外总承包业务,以非洲、东盟、中东、南美等发展中国家为主战场,积极拓展欧美、澳洲等发达国家市场,在国际建筑业市场打响“宜昌建筑”品牌。
3、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
把外派劳务作为促进就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宜昌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举措,加大外派劳务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的外派力度。建立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协作领导机制,打造对外劳务服务合作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外派劳务规模,规范外派劳务市场,妥善处置劳资纠纷。
七、推进民生共建共享,建设和谐幸福新宜昌
更加突出共建共享和保障民生的制度性安排,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供更充分、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持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大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工程,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700元,年均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00元,年均增长12%。
1、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
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清除制约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营造劳动者有序流动、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促进人岗对接、体面就业、技能渐进的高水平就业。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做好“零就业家庭”、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妇女、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加大对三峡库坝区、少数民族地区就业扶持力度。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和面向群体性失业的快速应对机制,完善失业保险服务和就业服务一体化的工作平台,统筹城乡就业和失业调控。稳步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和城镇就业总量,保障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享受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等待遇,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
2、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机制
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工资正常增长和工资保障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广泛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企业工资增长机制。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离退休人员待遇。完善年薪制、职工持股、技术和知识产权入股等分配制度。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多方面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缓解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治理整顿不合理收入。深化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改革,规范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加强企业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加大工资支付执法查处和办结力度。
3、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继续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推进实施县以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现职级与待遇挂钩。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绩效考核机制、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事业单位类型不同实行工资分类管理。
(二)加强社会保障“兜底”建设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将城乡居民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逐步形成“制度合一、服务衔接、功能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
1、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工伤及生育保险制度,巩固扩大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金规模,提升支付能力和水平。提升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水平,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临时救助为补充、其他专项救助制度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适时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稳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确保农村五保对象实现自愿条件下100%集中供养,不断提高五保供养保障金标准。扩大医疗救助基金规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医疗救助体系。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引导群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全面完备的灾害紧急救援体系。
2、引导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补充的全社会保障体系。组织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市场力量参与社会保障建设,推行企业年金制度和职业年金制度,鼓励发展商业保险,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保障需求,健全不同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办法。加快发展医疗商业保险,建立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范发展福利彩票,增强“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能力,资助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鼓励和支持发展慈善事业,进一步建立健全县市区以上慈善组织网络。积极倡导社会组织建立“慈善关爱基金”,以慈善款物募集为重点,以慈善项目和志愿者队伍为载体,鼓励和支持各类慈善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工作。
3、加强社会薄弱环节的保障建设
改善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以老年人、孤儿、残疾人为重点的适度普惠型福利事业。完善军转安置分配办法改革,努力做到妥善安置、人岗相适,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维稳解困和军休人员安置服务保障工作,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继续提高各类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巩固和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文化和权益维护方面的服务,提升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就业增收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健全妇女儿童和青少年保障制度建设,加强未成年人保护。落实社会散居孤儿和福利机构儿童最低养育标准。改善精神病人福利设施和条件,满足患者的治疗康复要求。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立规范合理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完善公租房、廉租房、安置房等多层次住房保障制度,有序推进城市房地产开发,切实做好房地产去库存工作。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城乡危房和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深化物业管理改革,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完善消费维权社会体系,推进“一会两站”等基层维权站点和网上维权站点建设,加大消费维权执法力度,打造放心消费城市。
(三)全面实施扶贫攻坚精准脱贫
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实施产业扶持和社保政策兜底等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18年,实现全市44.3万贫困人口和24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贫困县及插花贫困地区全部“摘帽”,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60%。到2020年,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实现全市同步小康。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落实好一名领导干部、一名联络员、一个服务专班、一抓到底的“四个一”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点对点”解决好贫困村扶贫问题。抢抓国家和省政策机遇,抓好武陵山片区和秦巴山片区、省内“616”对口支援工程、清江流域绿色生态经济带等扶贫项目和政策资金落实工作。加大扶贫资源整合力度,将中央、省、市安排的专项资金进行有效整合。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等重点,大力加强贫困村道路、农林水利、饮水安全、生态保护、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贫困户危房改造,确保10.8万个贫困家庭实现安居梦。对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方,以及居住过于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难的地方,实施扶贫搬迁安置,完成扶贫搬迁1.58万个贫困户。落实国家“雨露计划”支持政策,加大教育培训扶智力度。
2、突破性实施产业扶贫工程
发展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开发式扶贫机制,促进连片特困地区加快发展。因人因地施策,指导每个贫困村确定农业特色产业并编制实施发展规划,帮助每个贫困户找准能够脱贫的增收项目。立足贫困村的资源优势,尊重当地群众种养传统,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行整村推进开发。创新开发组织形式,增强农业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的功能,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村内置金融、合作组织改革发展,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化扶贫工程。有序推进生态自然资源与文化、农业、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力促旅游扶贫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1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
3、实施保障救助兜底脱贫工程
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建立农村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2016年底前实现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2017年底所有县市区低保标准均超过当年国家公布扶贫标准,2018年实现11.2万(人)低保户和五保户全部脱贫。加大保障救助力度,大力实施“情暖特殊困难群众行”行动和“星光工程”,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建设农村五保供养点和农村幸福院,让特困群体相对集中供养。建立健全贫困人口法律援助、人文关怀等制度,完善贫困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扶持措施。加强医疗救助扶贫。将贫困家庭全部纳入新农合政策范围,2018年底实现贫困户新农保个人缴费全部由地方财政负担,提高贫困户大病报销比例和救助标准。探索财政支持贫困户购买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办法。
(四)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尊重群众利益,回应社会关切,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健康、养老等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加快建设宜学之城
坚持学城共进、教育先行,建设教育事业发达、学习环境优越、优势人才聚集、适宜学习创业、具有创新创造和发展活力的“宜学之城”,实现教育现代化。
强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高标准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和经济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完善中心城区、县镇配套学校建设,有效减少择校现象,确保义务教育高水平、全覆盖。全面普及学前教育,扩大农村公办学前教育资源,鼓励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建成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体系,到2020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完成市一中和夷陵中学新校区建设。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开展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鼓励学校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形成教育教学特色。加快发展特殊教育,加强特殊学校建设,推动特殊教育逐步向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延伸,最大限度满足残障青少年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实施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程,到2020年,80%以上县市区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发挥城区教育示范带头作用,扶持和培育一批省内一流、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名校。强化基础教育公平,完善助学体系,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平等接受教育权利,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服务。
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统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力争到2020年形成与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有机衔接、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培训互联互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加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深化课程改革,调整优化职业教育布局,提高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加强校企协同育人,加强职教集团建设,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做大做强市职教园,推进市职教园与县市职教中心联合办学、分段培养的办学模式。发展示范性职业院校,推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品牌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完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制度,健全和规范校企办学,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突破发展高等教育。坚持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并重,高标准规划建设大学新城,推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市各类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8万人以上。支持三峡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支持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迁建及转型发展,办成全国一流、全省有影响的理工类应用技术大学。大力支持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争创全国100所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办好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努力把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三峡区域的旅游人才培养基地、湖北省新型旅游人才摇篮和鄂西旅游圈科学研究中心。支持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办成行业特色鲜明、专业优势明显的新能源建设高职学院。积极申办三峡航空学院。积极支持和吸引各类高校及科研院所来宜创办研究院、研究生院。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推动高校产学研合作,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
加快发展终身教育。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终身教育平台,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加快发展早期教育、老年教育和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完善城乡公共教育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
加大教育改革创新力度。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逐步实行管办评分离,探索建立多方参与的社会化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组团发展等试验。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进招生考试制度和课程改革。创新教育内容、方法和考核、评价制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大教育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
2、建设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和国家健康城市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加快建设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和国家健康城市。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到2020年,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贫困家庭乡村医生服务签约率和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建档率均达到100%。优化城区医疗资源布局,适当控制老城区医疗床位和大型医院主院区规模,优先建设新区综合医院分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鼓励在农村、贫困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兴建医疗机构,探索建立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中心。推进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打造15分钟卫生服务圈。加强农村“四化”乡镇卫生院、“五化”村卫生室建设。按照“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在全市医疗行业探索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扶持市中心医院、市一医院建成区域性科研教学型综合性医院,加强其他三级综合医院、三级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综合救治能力建设,使其成为所在辖区综合诊疗分中心,发挥连接基层医疗机构和龙头医院的纽带作用。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健康产业及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家庭看护、母婴照护等高端医疗服务和传统中医药服务。坚持中西医并重,优先发展中医药资源和中医药养生保健、健康旅游等特色服务,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科研机构建设。
创建国家健康城市。提高市民健康素养,促进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为全人群提供覆盖生命周期全过程、全程动态系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服务。实施“健康宜昌”行动,推进健康管理进社区,建设健康智能服务平台,实现全市医疗机构患者就诊信息、体检信息、健康监测等信息互联共享。全面开展健康促进县(市、区)创建活动。创新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推进健康管理联合体建设、重大疾病全程健康管理等管理模式。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食品安全、卫生计生监督执法、精神卫生、职业卫生、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应急指挥等现代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职业病、地方病防治和管理。深入推进爱国卫生创建活动。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基本建成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养老服务和市场化养老服务为补充、公办养老福利机构托底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满足全社会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到2020年,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床位总数达到2.9万张,城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5张。促进医养结合,打通养老与医保、健康卫生的渠道。加快建立覆盖所有“三无”人员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设施。逐年增加对老龄事业经费的投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老年优待工作,深入开展“银龄援农”和“银龄健康进社区”活动。
3、打造全民健身示范城和全国特色体育名城
发展民生体育,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全民健身示范城和全国特色体育名城。
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大型体育设施,基本建成功能完备、中部一流的市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心,完成市体育中心和市全民健身中心改造。加强县市区体育场馆建设,按国家标准建设县市区“四个一”工程(一个田径场、一个体育休闲广场、一个综合体育馆、一个游泳馆)。加大城市社区和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力度,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新增社区、村全民健身设施300套,着力打造社区10分钟健身圈,实现村(社区)体育设施全覆盖。加强新建居民小区、学校体育设施规划建设和使用监督,确保体育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实行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进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场馆对社会开放,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健康发展。到202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50%以上。支持社会组织举办体育赛事,积极举办农民运动会、社区运动会、机关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少数民族运动会和残疾人运动会。推广普及“长阳巴山舞”、“秭归花鼓舞”、“三峡船工舞”等本土特色原创体育健身舞项目。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完善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建设,到2020年,50%的县市设立监测中心和乡镇监测站,进一步提高市民健身的科学化指导水平。
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体育和竞技体育。依托独特山水资源,大力发展漂流、登山、攀岩、水上娱乐等优势体育休闲项目,坚持办好中国龙舟公开赛,扩大“中国龙舟名城”和“中国自然水域漂流之都”影响力。积极承办全国全省的公开水域横渡、公路自行车、山地越野跑、户外定向等休闲体育旅游品牌赛事,打造“中国户外运动之都”。加快发展竞技体育,确保优势项目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积极举办有重大影响的国内国际体育赛事,引导和规范体育竞赛市场化运作。鼓励企业举办商业性体育比赛。积极培育体育消费市场,增强体育产业综合实力。
(五)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发挥宜昌文化资源优势,全面提升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全面繁荣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的新需求,努力建成“中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
1、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党史、国史,广泛开展新时期“宜昌精神”宣教活动,扩大社会认同、增进社会共识。加强信用宜昌建设,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建设“志愿之城”。加强国防教育,提升适龄青年爱国爱党爱军、自觉履行兵役义务的责任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全民公益行动,打造公益活动品牌。巩固壮大主流舆论。组织开展重大政策、重大课题、重大典型宣讲活动,讲好宜昌故事,唱响宜昌声音,展示宜昌形象。加强与中省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宣传宜昌发展成效和发展经验,进一步提升宜昌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大宜昌史志资源发掘利用力度,激发全市人民爱国爱乡热情。坚持以主流价值传播为核心,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升舆论引导水平。加快打造全国文明城市群。确保宜昌市在全国文明城市中争先进位,一批县市进入“全国文明城市(县)”行列,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国文明城市群”。
2、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音乐厅、大剧院、美术馆、科技馆、档案馆新馆等重大文化事业项目建设,完善县级“三馆一院”和乡镇文化站“三室一厅一场”设施,确保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所有乡镇文化站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加强科普设施建设,开展科学普及活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大力推进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全面完成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千村千场千团”工程,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完成可移动文物普查,公布一批具有特别保护价值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支持将三峡大坝工程、屈原祠、凤凰山古建筑群、黄陵庙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支持五峰联合鹤峰申报容美土司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实施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现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县级以上城镇数字影院100%全覆盖。建成全市农村智能广播网(“村村响”),推动广电技术平台数字高清化改造升级。
3、增强城市文化品牌魅力
打造文艺创作品牌。继续实施“五个一工程”,深入挖掘具有宜昌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着力推出一批优秀作品和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作家和艺术家。培育魅力城市文化品牌。着力打造“诗歌之城”、“钢琴之城”、“读书之城”。建设环城南路历史风貌街。广泛开展“文化宜昌?全民阅读”活动,确保城乡居民阅读指数保持在全省领先地位。打造节会活动品牌。统筹办好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中国宜昌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等重大节庆活动,支持办好清江画廊横渡接力挑战赛、宜昌三峡国际漂流大赛、中国长江环百里洲自行车邀请赛、三峡桃花艺术节、昭君文化旅游节、关公文化旅游节、嫘祖庙会文化节庆活动。打造媒体传播品牌。支持市级新闻媒体改善基础设施,鼓励媒体跨地区、跨行业发展,引导不同形态媒体之间的重组合作,打造一批知名网站和名牌栏(节)目。
(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法制宜昌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社会包容和谐发展。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各级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党派团体、社会组织等在民主协商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基层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2、完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风格化管理体系、广泛多层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协商共治的规范化自治体系和联通共享的信息化支撑体系,进一步推进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科技运用创新、方法手段创新。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按标准完成城区新区52个新建社区和老城区127个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加快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引导其依法开展活动。
3、全面推进法治建设
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严格立法程序,建立立法后评估制度。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立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整合执法主体,减少行政执法层级,规范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经费由财政保障制度。促进司法公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监督,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大力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信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
4、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创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探索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5、强化公共安全保障
全面推进平安宜昌建设。完善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创建国家食品安全放心城市。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人民防空体系和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
八、强化保障措施,合力推进规划实施
完善规划体系,健全实施机制,加强要素保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合力推进实施“十三五”规划,确保全面实现各项目标任务。
(一)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各级党委(党组)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核心作用,为实施规划提供坚强保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带领人民群众加快发展。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营造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强大气场。
(二)健全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要与本规划相协调,确保总体要求一致、空间配置和时序安排协调有序,形成以本规划为统领,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市级专项规划要细化本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形成落实本规划的重要支撑。各县、市、区规划要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地域特色,做好与本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和主要目标任务的衔接,重点加强约束性指标的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要逐年落实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三)明确规划目标实现路径
明确规划实施责任。市政府按年度将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分解到各地、各部门,实行目标责任制,加强绩效考核。明确规划实现路径。对产业发展等预期性目标,要加强政策引导,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自觉行动实现;对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要强化有关部门的主体责任,坚决兑现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承诺;对社会治理等公共管理领域的任务,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经济手段予以保障。完善规划实施监督检查和监测评估制度,推进规划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后期评估工作,建立健全主要目标任务实施跟踪反馈和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序推进。
(四)加强规划实施政策保障
强化政策统筹。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研究制定投资、产业、财政、金融、税收、价格等方面政策,加强各项政策的统筹协调,相互衔接,形成政策合力。强化项目支撑。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积极谋划对经济发展带动性强、对转型升级影响面广、对持续发展支撑性强、对民生改善意义重大的项目,发挥重大建设项目的支撑作用。强化资金保障。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要结合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合理安排支出规模和结构,年度预算安排要优先考虑本规划实施的年度需要。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健全绩效评价制度,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消除各类体制机制障碍,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规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