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由环保部清洁生产中心、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共同主办的2016年京津冀清洁生产协同发展研讨会上,主办单位与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天津市节能协会清洁生产专业委员会共同签署了《京津冀清洁生产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协议》指出,四单位将就共同建设京津冀清洁生产信息共享平台、组建清洁生产服务团队、建立定期举行京津冀地区清洁生产多方联席会议制度等方面开展合作,充分发挥清洁生产在京津冀地区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中的关键作用,推动京津冀清洁生产协同发展。
积极探索区域协作
利用京津两地优势辐射带动全区域清洁生产水平的提升
京津冀地区是全国大气污染、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全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之一,上述问题将是当前及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生态环境是京津冀发展的短板,推行清洁生产是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会上,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副巡视员冯良表示,新修订的《清洁生产审核办法》于本月起正式实施,将为各地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同时,北京、天津具备丰富的产、学、研资源,可以充分利用两地优势辐射带动全区域清洁生产水平的提升。
“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污染防控与治理基础各有不同,特别是清洁生产工作基础差异较大,亟待从区域层面探索新的合作发展方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认为,目前,我国已从政策法规、技术支撑、能力建设、资金支持等方面形成了完善的清洁生产推进体系,并打开了政府、企业、咨询机构、科研机构等全员参与的新局面。
“大气污染、水安全、生态格局与功能失衡以及体制机制不协调是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四大阻碍。”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认为,京津冀地区清洁生产工作应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指导,从如何为环境质量改善服务、如何与新的排污许可证制度结合以及如何与经济鼓励手段结合三大方面进行探索与突破。
“清洁生产和重点区域协同发展是‘十三五’期间乃至今后清洁生产推进的主体思路。”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环保处处长雷文表示,过去清洁生产更注重以各工业行业为限推动,但今后将由点、线提升向重点流域、区域包括京津冀、长珠三角等全面提升转变。
促进更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政策标准先行,促进区域清洁生产深入推进
据冯良介绍,目前除已发布的包括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在内的14个工业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外,还有数十项评价指标正在编制或报批程序中。
“国家发改委将继续修订和制定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并纳入行业准入门槛,同时通过投资政策、税收、金融等经济鼓励手段促进更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冯良表示。
此外,来自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清洁生产管理部门、咨询机构、科研机构等企业和组织的代表们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为下一步积极探索京津冀地区清洁生产工作推进模式以及开展清洁生产项目投融资和提供环境治理技术支持表达了合作意愿。
环境保护部清洁生产中心副主任周长波表示,清洁生产中心将根据国家发改委和环境保护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重点,与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和天津市节能协会清洁生产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加强资源优势互补、科技互助、信息共享,以推动京津冀清洁生产协同发展为目标,融汇各方人才、技术储备等优势,探索开展京津冀清洁生产区域协同发展合作的新机制、新模式。
“同时,针对目前我国工业园区能耗大、污染源集中、环境风险大等问题,开展工业园区清洁生产试点示范,推动区域清洁生产工作更深更广发展。”周长波说。
原标题:清洁生产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