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倒逼转型发展,一方面通过整合、关闭等整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矿山企业由2005年的273家减少到目前的40家,另一方面以产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创新模式,推进废弃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繁昌县复绿矿区一角繁昌县矿产资源丰富,上世纪80年代开始,

首页> 环境修复> 综合> 评论> 正文

矿山复绿的“繁昌模式”:产业化运作+多元化治理

2016-07-06 09:55 来源: 中国矿业报

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倒逼转型发展,一方面通过整合、关闭等整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矿山企业由2005年的273家减少到目前的40家,另一方面以“产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创新模式,推进废弃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繁昌县复绿矿区一角

繁昌县矿产资源丰富,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里的采矿业迅猛发展,最多时大小矿山达600多家。无序开采带来的是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到处灰蒙蒙的,当地曾这样形容那时的繁昌:“晴天是‘灰州’,雨天叫‘湖州’。”如今,繁昌山绿了,水清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也高了。“这里以前是矿山,噪音灰尘大,看着灰色光秃秃的山坡,心里总不得劲。现在好了,不但污染没了,居民也多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家住在凤峨泉景小区的王老感慨地说。

王老所指的这座山叫峨山头,若不是他的指点,很难看出这曾经是一座尘土飞扬的矿山。眼前的峨山头满身翠绿,2米多高的刺槐等多种灌乔木紧紧扎根在山坡上。

据介绍,这项“矿山复绿”工程自2014年3月开工,历时1年半,总投资2800万元,治理面积16.7万平方米,通过削坡和清除危岩、锚杆挂网、高次团粒喷播、宕底回填并植草种树等治理方式,成功实现了矿山复绿。另外,山下的废弃地整理后可恢复107亩建设用地,预期可获得8000万元土地收益,既弥补了治理费用的不足,也使闲置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可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丰收。

截至目前,像这样成功复绿的废弃矿山,繁昌县已完成了23座,治理面积近1100亩,恢复建设用地230亩,新增耕地300亩。在不断实践中,繁昌县逐渐探索形成了废弃矿山治理复绿的“繁昌模式”。一是产业化运作,将矿山环境治理纳入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打造产业平台,实现人才、资金和技术的聚集,实行专业化治理,平台成熟后还可辐射周边,并深入到土壤治理和水环境治理等环境治理领域。二是市场化投入,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政府主要发挥示范和监管作用,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平台建设和项目治理投入。政府承担政策风险,企业承担经济风险,减轻了政府压力。三是多元化治理,按照“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原则,针对不同的地质、地貌,分别采用植被复绿、景观提升和土地复垦以及项目开发利用等多元化的治理方式,“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景则景”,在实现土地二次开发利用的同时获得土地的增值效益。

依据计划,明年繁昌县将完成全县废弃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到2018年,其矿山开采集中度达70%,到2020年,全县矿山力争控制在24家以内。

原标题:矿山复绿的“繁昌模式”:产业化运作+多元化治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