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国脱硝催化剂市场,有20多家生产厂家,绝大部分是引用美、日国外技术,占80%国内市场,我国采用自主研发技术生产的催化剂只占20%的市场份额。”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李守信近日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过于依赖国外技术和产品有两方面影响。首先需要较高的成本,有的国外公司除了收取一次性技术转让费外,还提取催化剂销售额的10%费用。其次,更不利于我国相关产业发展。
李守信介绍说,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触梅花成株式会社开始研发蜂窝式脱硝催化剂,80年代末实现工业化,然后向国外转让。随着大气污染加剧,NOx脱除净化开始得到重视,许多国家开始研发和应用脱硝催化剂,尤其是美、日等发达国家。经过几年实践,行业内认为选择性催化剂最适合火电厂烟气脱硝。
据了解,我国从2002年开始关注火电厂脱硝,个别电厂(比如漳州后石电厂)开始使用从日本进口的选择性催化剂产品。从2006年起,国内几家大公司开始从国外引进脱硝催化剂制造技术,在国内制造脱硝催化剂,比如国电龙源和福建大拇指等。目前,采用国外技术生产的脱硝催化剂已经占据我国大部分行业市场。
“值得鼓励的是,我国有企业开始了自主研发的努力。如江苏万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自主研发脱硝催化剂生产技术,2011年9月正式投产实现工业化。” 李守信说,经过几年打拼,其产品用户遍及全国,还把脱硝催化剂销往海外。截至去年年底,销售额达15亿元。
万德环保总工程师徐晓亮介绍说,去年他们投入7000多万元研发费用,使催化剂不
断提高回收再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还扩大了脱硝催化剂适用范围,现在可用于钢厂、水泥厂、玻璃窑、车船等脱硝领域。下一步还将研发脱汞催化剂。
李守信表示,政府相关部门应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支持环保技术研发。同时,国内相关企业也要积极投入技术研发,让拥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国内甚至国外多占据市场,多分“蛋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