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如同花园的小院子,地下竟然藏着一个污水处理站。这个占地560平方米的处理站,每天处理北京通州区梨园镇450吨污水,达到城镇污水排放一级B类标准后排入萧太后河。
记者近日自通州区了解到,梨园等乡镇正在引入专业技术团队,补足污水处理的短板。年内,预计30座临时污水治理设施将覆盖各乡镇。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配套不足带来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污水处理成为各乡镇的“短板”。根据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要求,2017年年底通州区将完成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鉴于黑臭水体治理时间紧、任务重,今年通州区19条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将由各乡镇政府作为主体实施。区政府已与各乡镇政府正式签订《2016年污水处理和黑臭水体治理目标责任书》,治理任务作为乡镇政府年度考核指标。现各乡镇正在深化黑臭水体治理方案,经初步统计,将建设临时治污设施30座;建设截污管线70公里;清淤12条(段),61公里。
日前,记者在梨园镇大马庄村南、萧太后河北岸看到,一个小型的污水处理站正在紧张工作,但从外表上看,完全是个小花园。工作人员介绍,萧太后河沿岸共设置了4个这样的处理站,用来拦截和处理周边的马驹桥、台湖、梨园等地区的污水。为了增强美观,处理站进行了绿化处理,成了一处小花园。
类似的处理站在通州区还有8座,分别位于梨园、宋庄、马驹桥等镇。年内,全区乡镇都将采取不同方式运营污水处理站,预计将达到30个。
污水处理站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污水经过物理沉淀后,将进行生化处理,通过细菌“吃”掉污水中的有机物,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在入河前,还将经过超声检测仪,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达到城镇污水处理排放一级B类标准,也就是地表水四类水标准后,才可以排放。”
记者了解到,目前开工或规划建设的乡镇治污工程主要是将排污口的污水进行截污收集,通过管线输送进临时性污水处理站,进行生物化学处理达标后排入河内。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河道可逐渐改善河流现有水体水质,恢复局部水域生态环境,水中的微生物种群和水生植物得以繁殖发育,使其水体产生自净的效果,从而改善水体发黑发臭的现状,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
除了临时处理站外,通州区还将采取铺设截污管线和对河道进行清淤、护坡等工程措施,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实现“河道清洁、河水清澈、河岸美丽”。至2017年,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实现河(湖)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排污口。
原标题:通州乡镇污水处理站年内达30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