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曾经是困扰农村环境的一道解不开的难题。2012年开始,山东济宁市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改造的同时,引入市场力量,构建起“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治理新模式,昔日脏乱差的乡村发生了美丽蜕变。
6月18号,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名为“垃圾围村如何突围”的报道,以济宁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为先进典型,详细剖析农村垃圾治理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
济宁实行垃圾治理城乡一体化,政府购买服务,公司化运作、市场化竞争、标准化作业,严格的绩效考核,这些办法让昔日垃圾围城的农村变美了。
据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济宁国城市垃圾处理率可达90%多,而农村垃圾处理率只有50%左右。随意倾倒垃圾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卫生状况和人居环境。
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副司长王旭东:“由于这个垃圾集中堆放之后,它会产生渗滤液,那么这个渗滤液,会对地下水通过雨水的冲刷,它会渗入到地下水,那么同时呢,垃圾里的一些有毒有害的,包括一些重金属的这些废弃物,它们也会对水体产生影响+这个影响在短期内是很难消除的。”
从2012年开始,济宁市探索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机制,实施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保洁队伍建设、存量垃圾治理和路域环境整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金乡县胡集镇三皇村村民李世义:“村民把垃圾自觉地放到垃圾桶里,由村里运出去,垃圾没有了,环境也好了,村民出去遛个弯+心里很舒畅。”
济宁市在农村环卫工作中引入市场化机制,将各村镇的保洁工作交由保洁公司管理,使农村环境长效保持整洁。
嘉祥县万张镇曹庄村党支部书记曹务起:“原来是突击式、运动式方法开展工作,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现在农村的环境卫生交给专业保洁公司市场化运作,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
目前,济宁市已全面构建起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运行机制,每个县市区都建设了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制定了市、县、乡三个层面的监管办法,建立起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管理机制。
邹城市香城镇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主任徐世宏:“城乡环卫一体化这项工作,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和实惠是无限的+费用呢+由我们三级,省、市、邹城市三级奖补,其余不足的部分我们镇里支配。”
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乡村生态环境也随之大幅度改善,很多村内的臭水沟变成了碧水荡漾的景观河,在此基础上,广场、休闲中心、度假村等新设施不断涌现。好的环境为许多农民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家住曲阜石门山杨柳社区的刘海峰,瞅准机会,回乡办起了农家乐。
曲阜市石门山镇杨柳社区居民刘海峰:“原来村里又脏又乱,垃圾呢基本上靠风刮,污水到处流,现在好了,村里建起了垃圾回收站,保洁员每天都上街打扫卫生,环境美了,我这农家乐,每天能接待二三百人。”
环境好,心情好,日子过得红火了,老百姓的素质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乡村环境实现由“外在美”向“内在美”的转变。
邹城市香城镇小莫亭村村民:“都不好意思再扔垃圾了。这么好的环境,都爱护还爱护不过来呢!”
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名单上,济宁市是全省唯一一个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获奖的地区,济宁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为全国的样板典范。今年5月份,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会议在济宁市召开,标志着济宁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新模式。
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副司长王旭东:“实际上我们国家城乡差距,除了收入之外,那么人们体会最明显的呢,恐怕就是人居环境上的差距,所以这个也是农民迫切要求改变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农村的垃圾治理,实际上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最看得见也最摸得着的一件实事。”
原标题: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系列述评(一)演绎乡村美丽蜕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