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英国著名学术期刊《自然》评选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十星主要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有一位正部级官员——环保部长陈吉宁。
看到这份名单,有小伙伴便向长安街知事发问,中国院士评选现在都“回避”领导干部,西方学术权威《自然》杂志为何就看中了远离科研一线多年的陈吉宁部长呢?
陈吉宁获选的推荐词是“提升了政府确保地方政府和企业遵循污染和工业发展规范的力度,加强环境评估与监测透明度”。看到这样的推荐词,大家都明白了,陈吉宁获此殊荣并不意外,他的优势在于三重身份合一。
《自然》杂志上陈吉宁插画
实干科学家
作为“科学之星”,陈吉宁有何特殊的科学才能呢?
公开简历显示:他的所有学历都和环境科学有关。在清华大学攻读环境工程本科和研究生之后,又在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拿下环境系统分析专业博士学位。升任清华大学校领导前一直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任职。
在学界和业界看来,陈吉宁是环境领域的权威专家。“早在十几年前,陈吉宁就已经展现出在环保领域的才华和智慧。”环保界人士如此评价陈吉宁。
在中国知网上搜索“陈吉宁”,他发表的论文有近300篇,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涉及环境学科三大领域的诸多方面,可见他涉猎很广。
不仅在研究领域造诣颇高,陈吉宁还非常热心参与政府环境治理工作,前些年滇池水污染、松花江水污染、汶川地震等重大事故中,都有他参与治理的身影。
2005年,陈吉宁介入了轰动一时的圆明园防渗工程环评项目。该项目环评难度很大,在别人都不敢接的情况下,陈吉宁的清华团队接了手,他觉得“清华大学本来就负有这样的社会责任”。
2006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时任环境部部长周生贤刚上任不久,向媒体介绍水污染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情况时,周部长就请来了时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陈吉宁。当记者问到“松花江会否因为江水解冻,可能导致局部水域硝基苯浓度升高”的专业问题时,周生贤主动请陈吉宁回答,陈吉宁现场就评估结果作出了判断。
陈吉宁2013年曾公开表示,目前清华环境学院等多个院系正在参与研究治理PM2.5的方案。“PM2.5是全国性的污染,清华的研究成果将会交给国家。”
过硬的环境科学知识背景,让陈吉宁在学界和业界声誉斐然,被称为“实干科学家”。
首个学者环保部长
由一位出身高校的环境学者,担当环保部掌门人,还是头一遭。陈吉宁把他的学者作风带到了新岗位上。“不讲大话、空话,有科学家的基本态度。”这是中国首任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对陈吉宁的评价。
履职期间,陈吉宁既有科学严谨的全局判断,又有雷厉风行的实干作风,迅速聚焦了全社会对环保部门的关注。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梳理发现,陈吉宁刚上任时作出的承诺正在一一兑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开始实施;排污许可制度改革进入顶层设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
新华社报道称,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兼有学者和官员身份的陈吉宁展现出两副表情:讲问题,专业严谨;谈治理,严格犀利。陈吉宁回答每个问题都像完成一篇论文,先指出问题本质,再谈解决途径:第一、第二、第三。回答一个提问时,陈吉宁露出“学霸”本色。他用象限和横坐标、纵坐标来谈发展和环保改革的关系。
“横坐标是环保,纵坐标是经济发展。”陈吉宁说,第一象限是经济和环保都好,第二象限是经济好,但环保没做好,第三象限是经济和环保都没做好。他认为,环保会推动越来越多的地区、企业进入“第一象限”。
没架子的校长
陈吉宁学而优则仕,虽然走上仕途,但他依旧保持着学者的睿智和风范:思路清晰,管理亲民。这在他服务于清华期间,已有充分体现。
在环境学院当领导时,陈吉宁创造性地推动了教学楼改造。他促成中国和意大利合作的智能楼项目,由意大利出钱,清华出地,将环境学院大楼设计成充分利用太阳能、自然光的绿色节能生态示范楼。这幢教学楼,而今成了清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他对学术、对办学,都有一套自己的思路,比较尊重教育规律。”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一位教授这样评价陈吉宁。2014年,清华化工系近10名学生自发就百度百科一词条提出质疑,以捍卫“PX低毒属性”这一科学常识。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陈吉宁特别提到此事,称学子们“捍卫词条体会的不只是真理的可贵,还有责任和担当的重要”。
陈吉宁身材高大、戴着一副眼镜,给学生们留下了和蔼、亲民、没架子的印象。他骑一辆大号自行车在校内穿梭的身影为师生所熟悉。
此前,陈吉宁的一张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照片里他站姿随意,一手托着下巴,正与身边的教师交谈。原来,一次答辩活动中,陈吉宁婉拒入座预留席,站在会场后面,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有学生注意到他,便拍下照片传到网上,引来点赞无数。
陈吉宁曾说,“以后清华做活动,不要把干部和学生、老师和同学分开坐,不要预留座位。”因此,在清华很多座谈会、调研,他就坐在学生中间。陈吉宁曾多次表示,学校很多活动不用再放鲜花,不再有台上台下。在他看来,“创新文化是自由的文化,需要突破限制,平等地交流”。
出任校领导之后,陈吉宁依然带研究生。在他的小组讨论中,陈吉宁对学生的作品并非泛泛而谈,往往是给出十分具体的指导意见,“一听就知道,他花了很多时间看这些学生的东西。”
事实上,陈吉宁和《自然》杂志所在的英国很有渊源,他的母校帝国理工学院也以他为荣。
在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官网报道中,陈吉宁曾如此深情回忆,“我非常怀念帝国理工和伦敦:天气、玛莎百货、英国广播公司、海德公园,当然还有最值得怀念的学生生活。”
原标题:官员都不评院士了 部长怎么成了科技之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