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2号线2500t/d生产线,预热器采用五级旋风筒,回转窑规格为Ф4.0m60m,分解炉为高原型NDSP52在线式管道分解炉,规格为5.2m30m。该线于2007年8月投产,投产初期因为一些设计及设备的缺陷,烧成系统一直不稳定,熟料产质量低,窑实际产量约2350t/d,熟料标准煤耗在120kg/t以上。2015年3月我公司对烧

首页> 节能> 工业节能> 技术> 正文

远东2500t/d生产线烧成系统的改造

2016-06-21 10:06 来源: 水泥 作者: 邢玉荣等

我公司2号线2500t/d生产线,预热器采用五级旋风筒,回转窑规格为Ф4.0m×60m,分解炉为高原型NDSP52在线式管道分解炉,规格为Φ5.2m×30m。该线于2007年8月投产,投产初期因为一些设计及设备的缺陷,烧成系统一直不稳定,熟料产质量低,窑实际产量约2350t/d,熟料标准煤耗在120kg/t以上。2015年3月我公司对烧成系统进行了节能改造,提高了熟料的产质量并降低了能耗。

1烧成系统存在的问题

1.1预热器系统阻力过大

预热器系统负压整体偏高,窑产量在2450t/d时,C1出口负压达到-6300Pa以上。对比分析后认为相对于标准的2500t/d生产线,该线预热器各部位尺寸普遍偏小,且未做海拔修正,预热器实际生产能力略显不足,其中C2-C1、C4-C3及C5进口风管更是明显偏小,造成预热器系统阻力过高。

1.2窑尾烟室结皮

受窑尾烟室容积小、窑内通风不足和后窑口密封漏风等因素影响,窑尾烟室结皮现象较为严重。且后续生产将考虑用高热值高硫煤代替现有的低硫烟煤,结皮现象可能还将进一步加剧。

1.3分解炉炉容偏小

由于分解炉总容积较小,仅850m3,煤粉燃烧时间不足,炉内风速偏高,流场不合理,使分解炉出口温度和C5出口温度倒置,煤粉燃烧不完全,煤粉在炉内的燃尽率和入窑生料的分解率偏低,造成煤耗偏高。

2中控操作工艺参数

改造前窑系统的工艺参数见表1和表2。

3改造方案

3.1对C1涡壳及C2-C1风管进行降阻改造

根据预热器各部位压损数据,C2与C1压差达1200Pa以上,存在较大的降阻改造需求。将C2-C1管道尺寸由Ф2000mm扩大至Ф2350mm(见图1);并对C1进口及上部涡壳进行优化,进口高度由原来的4150mm扩大至4650mm(见图2)。技改后通风面积增大9.7m2。涡壳内部风量增加,风速降低,提高了物料的换热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分离效率。

3.2窑尾烟室缩口及烟室上端优化

原窑尾烟室尺寸4200mm×2100mm,烟室顶盖高度750mm,缩口垂直高度345mm,缩口膨胀节高度450mm,膨胀节直径为2100mm。图3为技改前后烟室结构示意,调整缩口垂直高度为450mm,膨胀节直径为2300mm,烟室顶盖高度增加至1645mm,将烟室背墙面往后调整300mm左右,将烟室宽度由2100mm调整为2300mm,缩口有效内径由1750mm调整为1850mm,并且在直段部分增加4个清料孔。烟室缩口尺寸及烟室容积加大之后,窑内通风量得到大幅提高,风速降低,从而使窑的烧结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为窑的进一步提产降耗创造条件。

3.3分解炉的扩容改造

分解炉直径保持不变,增加鹅颈管高度,使总炉容由850m3扩大至1150m3,见图4。改后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由8s提高至14s,煤粉在分解炉有充分的燃烧时间,炉内风速降低,促进了煤粉的完全燃烧,确保了入窑生料的分解率。

4效果

烧成系统经改造后从2015年3月22日开始点火,生料喂料量稳定在170t/h,生产情况见表3~表5。

改造后熟料标准煤耗下降6kg/t,二次风温和三次风温都有了大幅的提高,窑内通风有很大改善,窑电流也较为稳定,熟料3d和28d抗压强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系统的压力也有所降低,C1出口温度≤330℃,C1出口负压低于-5800Pa。但工艺系统的优化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如标准煤耗对比其他优秀企业还偏高,需要持续改进生产技术指标和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原标题:远东2500t/d生产线烧成系统的改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