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湖区正常水面近800平方公里,环巢湖周边岸线长180多公里。区域有33条河流,耕地面积181万亩。环巢湖周边有27个乡镇(街道)、416个村。环巢湖流域是历史上的“鱼米之乡”。但是自上个世纪末以来,巢湖流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剧烈活动,使环巢湖流域的污染负荷每年以10%递增,巢湖湖体污染长期积聚,内源污染严重,水体呈现富营养化状态,大大超过湖体自净能力。除了城市民居生活和工业点源污染外,还有土壤污染、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和畜禽养殖的粪便。
清澈的湖,成了污染的湖,美丽的母亲湖,成了臭水湖,巢湖污名远扬,成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之一。严重的问题倒逼着当地的管理者。对此,合肥市委、市政府以问题为导向,拿出最大的决心,整治巢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快调整环湖区域农业结构,重点发展环湖生态农业。2013年环巢湖生态农业建设拉开序幕,其主要做法有:
一是努力防控农业面源污染。首先在环巢湖区域开展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肥,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减少化肥使用量。其次是推广农作物植保统防统治。进一步调整农药品种结构,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力度,大力推广植保统防统治技术,减少不合理用药。实现畜禽污染物集中排放,科学防污。另外加大秸杆机械化还田推广力度,秸秆还田水平提高到55%。
二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生态农业。对环巢湖生地区的传统农业进行调整,侧重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在操作上实施环湖地区联动,环湖、环城、环新桥机场和沿岭、沿山、沿路“三环三沿”六大区域生态农业整体布局,调整结构,沿湖水生蔬菜、沿山茶竹林木、优质粮油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迅速。
三是着力创新生态农业的发展机制。着力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园区,吸引生态农业企业、生态农业项目入驻,打造生态农业集群和集约发展平台。
从绿色农业与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以及生态文明关系上看,绿色农业是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业发展模式,让透支的资源环境得到休养生息,是生态文明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事物本质特征上看,绿色农业其本质特征和内涵指向,在于保障人们吃饱、吃好、吃得健康安全。这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更是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永恒追求。从农业科技视角上看,发展绿色农业,不是抵制和排斥化肥、农药等现代投入品,而是要求做到科学施肥,规范用药,推广高效低残留农药,并尽可能采用生物和物理方法;发展绿色农业,要求产地无污染,选择优良品种,使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得以在农业中应用。从农业政策设计上看,发展绿色农业,必然倒逼以增产为导向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告别粗放式生产,从追求数量转向讲求质量;发展绿色农业,就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田沃土就是稻米满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合肥市环巢湖生态农业建设,治理“母亲湖”,其阶段目的和价值取向是,留住一湖好水,恢复一个好环境,在青山绿水间发展农业,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巢湖生态农业建设这个样本,也具有了绿色农业的主要因子和基本要素。
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郑顺安
原标题:环巢湖治理及生态农业发展启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