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5年中国脱硫脱硝行业发展动态,分析如下:一、我国脱硫脱硝应用行业现状分析根据中电联节能环保分会的不完全统计,2014年当年新建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约3616.5万千瓦;截至2014年底,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约7.6亿千瓦,占全国现役燃煤机组容量的91.6%。2014年投运的火电厂烟气脱

首页> 大气治理> 脱硫脱硝> 烟气脱硫> 市场> 正文

2015年中国脱硫脱硝行业发展动态分析

2016-06-06 16:58 来源: 中商情报网

关于2015年中国脱硫脱硝行业发展动态,分析如下:

一、我国脱硫脱硝应用行业现状分析

根据中电联节能环保分会的不完全统计,2014年当年新建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约3616.5万千瓦;截至2014年底,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约7.6亿千瓦,占全国现役燃煤机组容量的91.6%。2014年投运的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为2.5亿千瓦;截至2014年底,已投运的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6.8亿千瓦,占全国现役火电机组容量的74%。

2014年我国钢铁行业烧结机存量约1230台,总面积达到14.6万m2以上;其中重点钢铁企业有520台,总面积约9.6万m2。据推算,2015年我国钢铁行业脱硫烧结机面积累计9.95万m2,意味着钢铁烧结机脱硫装置的安装率约69%,比上一年提高了10%以上。脱硝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第3次修订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标准”。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水泥行业90%的企业能实现脱硫达标,仅10%的企业能满足脱硝达标。新的排放标准于2014年7月1日起实施,水泥企业应该在新标准实施前,提前做好除尘、脱硝等污染治理工作,同时,加强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不要对治污存有侥幸心理。

二、2013-2015年行业发展特点及重要动态

(1)环保连发“三道金牌”,特别排放限值催生“超低排放”。

(2)电力脱硫脱硝产业其它值得关注的重点情况:

燃煤电厂仍然是脱硫脱硝重点和领军行业。

燃煤电站超低排放形成风气。

2015年起,汞的排放将纳入国家的监管,需要引起注意和观察。

废弃脱硝催化剂即将被国家纳入危险废弃物进行管理,将引起行业的变化值得关注。

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已经引起重视,多个电厂实行了废水零排放。

(3)脱硫脱硝市场向非电行业拓展,工业锅炉是重点。非电行业将成为脱硫脱硝的重点,钢铁、水泥、炉窑等会加强监管,进一步严格修订排放标准,出台工业锅炉等标准,严格监管。鼓励具有清洁煤炭利用能力的行业多使用煤炭,限制煤炭的随意使用。

火电厂污染物第三方治理: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走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之路。《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提出,以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领域为重点,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健全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第三方治理市场,推动建立排污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的治污新机制。

三、脱硫脱硝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领域

关于煤电超低排放的争议实现超低排放,技术不是问题,推广的核心在于投入的性价比。

延伸阅读:

【重磅】2016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政策分析

2020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除尘脱硫脱硝市场前景预测

“十三五”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脱硫脱硝市场前景预测分析

即将到来的电力体制改革

火电厂烟气脱硫

火电厂烟气脱硝

(2)非电行业脱硫脱硝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钢铁行业环保装置的投运率和达标率

水泥脱硝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业锅炉脱硫脱硝行业的问题

第三方运营的问题

四、解决对策及建议

不同燃煤行业烟气排放标准差异较大,针对各行业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应该完善不同行业燃煤排放标准。

(1)电力脱硫脱硝行业

科学推进超低排放,不宜强推。

解决第三方运营的问题。

加强对催化剂再生行业的监督,防止二次污染。

(2)钢铁、水泥脱硫脱硝行业:进一步推进脱硫装置的安装率和投运率,政府机构应加强对钢铁企业的监管,督促其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保证所有企业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平等竞争。

(3)工业锅炉脱硫脱硝行业

各地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和配套资金,加快工业锅炉改造,提高工业锅炉自动化控制水平并配备配套的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完善锅炉企业废气减排工程的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

加强对锅炉企业燃煤情况的监督管理,提高锅炉的燃煤利用率和热效率。

延伸阅读:

【重磅】2016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政策分析

2020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除尘脱硫脱硝市场前景预测

“十三五”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脱硫脱硝市场前景预测分析

原标题:2015年中国脱硫脱硝行业发展动态分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