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评选正是秉持着创新力、转化力、责任感的评选标准,在科学家和科技型企业创业者中寻找真正的科技惠民者,弘扬他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激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为实现祖国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同时,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共享论坛还将邀

首页> 环境修复> 综合> 评论> 正文

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环境与轻纺领域提名人

2016-05-31 10:56 来源: 新浪科技

导读:“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评选正是秉持着“创新力、转化力、责任感”的评选标准,在科学家和科技型企业创业者中寻找真正的科技惠民者,弘扬他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激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为实现祖国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同时,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共享”论坛还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围绕国家科技政策、科技资源共享、建设开放的交流环境、推动协同创新等做权威解读,为参会科学家提供参考与服务。以下是环境与轻纺领域的提名人物。

环境与轻纺领域:

1.杨志峰

人物小传

杨志峰,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水利工程专业。1963年9月生,河北人。

提名理由

他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国家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水资源与水环境、生态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项目十余项,在水资源与水环境、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水质模拟方法、环境系统工程、固废处置与资源化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各级各类奖项数十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9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0余篇。

2.张强

人物小传

张强,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中国气象局气象变化与减灾实验室主任,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主任,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大气科学专业。1965年9月生,甘肃靖远人,研究员。

提名理由

他是公益性科研院所启动改革后,兰州干旱研究所海内外公开招聘的第一任所长,组织实施了兰州干旱研究所改革与协同创新,推动了该所创新能力长足进步和跨越发展。长期从事干旱减灾技术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等国家级研究项目10余项。多项成果在防灾减灾等实际应用中获得了显著的效益,取得了重大社会意义和国际影响力。在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0篇,出版专著10部,其中被SCI收录67篇。学术成就得到国际同行较高评价,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科技奖15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3项。

3.张捷

人物小传

张捷,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测室主任,东京大学微生物专业。1965年7月生,辽宁人,博士。

提名理由

他长期从事食品安全评价工作,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关键技术与应用领域取得了突出贡献。开发的分子马达生物传感器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和方法,解决了食源性微生物检测周期长,灵敏度低容易漏检及假阳性等问题。主持完成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参与完成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均为第一完成人);主编论著2部;发表科技论文30篇(其中SCI收录7篇)。主要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中国测试分析协会二等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三等奖2项。

4.李保明

人物小传

李保明,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农业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学科群主任、北京市畜禽健康养殖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1961年1月生,浙江缙云人,教授。

提名理由

作为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的带头人,他为促进我国相关学科与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积极整合优势资源与力量,开展协同创新与重点科技公关,显著提升了产业服务能力;紧密围绕我国设施农业生产工艺与设施装备不配套、设施建设不规范、保温隔热性能差,造成环境应激严重影响设施生产性能和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畜禽福利化健康养殖工艺技术模式与关键装备、微酸性电解水无害化消毒与环境净化等科研成果,为推动我国设施农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重点科技攻关、“863”等国家、省部级以上课题40余项。发表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260余篇,SCI收录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0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9件;获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科学技术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4—2015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项。

5.冯起

人物小传

冯起,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国家“十三五”生态项目专家,甘肃省沙产业基金会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专业。1966年3月生,陕西人,研究员。

提名理由

他在中科院西北地区长期从事干旱水文研究、生态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在产学研合作中,取得了多项重要创新成果:奠定了流域水资源调控及内陆河流域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的生态水文学理论基础。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参与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奖。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澳大利亚政府“奋进奖”获得者,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优秀博士后”等称号。

6.王家骐

人物小传

王家骐,浙江双屿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鹿城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浙江工学院化工机械专业。1944年7月出生,浙江温州人。

提名理由

他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化工生产、机械制造、环保、防腐设备的设计开发工作,拥有多项国家专利,具有较强的持续创新意识。带领公司研发团队不断发展,现已形成四大产品架构体系,其中主打产品之一湍冲洗涤装置已应用至全国化工、冶炼、电力、石油石化等多个行业,有着设备阻力降小、不易堵塞及设备操作弹性大等优点,还为国家的环保及资源充分利用打开了新的局面。另一短程硝化与反硝化污水处理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石油石化及化工染色行业高难度废水处理,弥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空白。作为总工程师,技术创新成绩显著,主持研发的科技项目多次荣获区、市、国家以及中石化集团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由于其科技开发的突出贡献,被中共温州市鹿城区委、区政府授予“鹿城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7.薛明

人物小传

薛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重点实验室科学主任。英国里丁大学气象学专业。1965年3月生,江苏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是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专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公认的对流风暴尺度预报模式开发和资料同化领域的知名学者。长期从事中尺度和风暴尺度的数值预报模式的研究和开发,领导研发的高级区域预报系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世界众多的国家、地区作为研究各类灾害性天气的重要工具;领导建立全球第一个对流尺度多模式实时集合预报系统,并率先实现了全美国范围业务雷达网径向风和回波资料的实时同化;在我国首次建立了全国范围4公里格距对流尺度实时预报系统,为我国大气科学领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杰青项目、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青年研究基金、国家“973”重大专项、江苏双创计划创新团队等项目,已在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国际学科顶级期刊150余篇,论文SCI期刊总引用数高达4332次。获得美国Discover Magazine 科技创新奖和美国Computerworld Smithsonian Award科学奖。

8.肖辉

人物小传

肖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实验室副主任、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学专业。1961年2月生,广西人,研究员。

提名理由

他是大气物理学领域中知名专家。先后主持“九五”、“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国家“973”多个项目中专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之课题、面上项目等10余项。同时,主持了中国科学院大型仪器装备研制项目1项,承担了财政部修购专项项目1项。近年来,他在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云和降水宏微观物理结构观测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并研制了一套车载X波段主被动联合遥感探测系统。在国内外发表论文80多篇,发表国际会议论文30余篇。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次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6次。

9.陈庆锋

人物小传

陈庆锋,山东省科学院研究员,博士。济南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Ecological Engineering杂志审稿人。1979年5月生,山东泰安人,研究员。

提名理由

他在湿地碳循环、城镇供水和河流生态修复领域做出了重要的成绩,尤其在黄河三角洲湿地碳循环研究方面成果显著。相关研究成果已在我国城镇供水行业和山东南四湖流域得到广泛应用,受到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目前共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发表代表性论文20余篇;编写专著1部,参编3部;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国际埃尼奖(2014)环境保护奖提名、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奖二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二等奖和山东省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科技奖励。当选“十一五”期间山东省环境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南四湖水专项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省直机关优秀党员等;相关作品入选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申办“十佳口号”。

10.郗凤明

人物小传

郗凤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区域低碳发展组组长、辽阳市环保局副局长、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学专业。1980年10月生,黑龙江人,副研究员。

提名理由

他是积极投身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青年科学家,他的低碳发展的学术成果服务于国家决策和外交谈判,他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成果正在福祉一方。他带领编制的我国化石燃料与水泥生产碳排放清单,提出了建立基于消费规则的全球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法,研究成果均发表在《自然》上。他为辽宁省多个城市编制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并积极入世,影响决策,在辽阳市环保局挂职副局长,推动生态理念和生态文明,投身于辽阳市铁矿山资源化生态修复,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成果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

11.郭松

人物小传

郭松,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千人计划研究员。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专业。1982年1月生,辽宁人,研究员。

提名理由

多年来,他致力于通过技术开发、外场观测和烟雾箱模拟等多种手段,突破对于颗粒物二次转化机制的有限认识,取得诸多重要成果。他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仪器同步对北京城市地区气态污染物及大气颗粒物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深入揭示了霾的形成机理,并提出由于多种机制的协同作用导致的我国大气颗粒物爆发式增长是导致我国重霾的主要原因;通过开发新型的烟雾箱模拟了黑碳颗粒物在大气中的转化过程,提出了我国高浓度的气态污染物导致了黑碳颗粒物的快速的转化,这样快速的转化不仅增强了污染地区黑碳的辐射强迫,也使得边界层更容易因高吸光能力的黑碳而变得稳定,从而导致更加频繁的重度雾霾爆发;另外,他还利用模型量化了主要化学转化过程对二次颗粒物的贡献,并全面解析了我国大气有机气溶胶的一次和二次来源,提出控制人为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能够极大的减低颗粒有机物的浓度,为我国大气复合污染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多项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国际著名的期刊上,并引起国际广泛关注。

12.张一敏

人物小传

张一敏,武汉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矿物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工程院产业工程科技委员会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召集人)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等。武汉钢铁学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1954年10月生,河南许昌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一直致力于矿物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率先在我国建成第一座产业化提钒工程、首次开发出微细含铁物料超极限专用装备及分选工艺、在我国西部建成首座高纯红柱石提取技术示范工程等。建成工业厂(线)和示范工程36项,设备及产品分布20个省市,4项技术和产品被国外企业采用,6项被列为国家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推广计划、示范工程和新产品。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和省、部重点项目及地方重大项目80余项。撰著和主编著作7部、论文221篇,SCI收录57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5项,美国、南非发明专利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当选楚天学者。

13.王清远

人物小传

王清远,成都大学校长, 四川省破坏力学与工程防灾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全国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曾任全法和巴黎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曾任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院长。 。法国巴黎中央大学材料与力学专业。1965年1月生,重庆人, 教授, 博导。

提名理由

他是一个心里总是装着中国的“空中飞人”,科研行政双肩挑,在高性能结构材料与力学研究领域建树独到,2014年和2015年两次入选“通用工程”类“高被引学者”榜单。在欧美日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8年,回国后在科研、学术、人才培养和服务等方面都做出突出成绩, 是一位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学者,先后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和财政部择优支持人选, 国家杰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创新团队及其滚动支持团队带头人等。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 他引1200余次, 在Web of Science 论文被引用(影响力)排序检索中,3篇论文位列国际疲劳领域20年来Top5/1000极高影响论文。 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类)一等奖,获得教育部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4.陈代雄

人物小传

陈代雄,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总工兼选矿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理事。中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1963年8月生,湖南邵阳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员。

提名理由

他承担过上百项选矿试验研究项目,是选矿领域中名副其实的专家。聚焦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氧化铜钴矿、高炭镍钼矿等矿产领域,先后突破创新多项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国家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我国选矿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完成项目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百余项,其中几十项已实现工业应用,发表论文近40余篇,荣获省部级一等奖4项(3项个人排名第1)、二等奖2项(全部个人排名第1)、三等奖4项(全部个人排名第1),1项国家发明奖正在申报中。曾获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劳动模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15.刘光洲

人物小传

刘光洲,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山东省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浙江大学物理化学专业。1969年8月生,山东潍坊人,研究员。

提名理由

他主持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解法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为我国首家通过国际海事组织批准,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高了我国船舶关键配套装备的装船率,保护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曾主持山东省自主创新专项、国家政策引导类计划项目、青岛市自主创新重大专项,参与工信部军转民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18项,科研成果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青岛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19项,发表论文20多篇。曾被评为青岛市拔尖人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所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实现了规模化应用,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卓越贡献。

16.周少奇

人物小传

周少奇,贵州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力学专业。1965年4月生,湖南益阳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是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长期从事环境领域污水生物处理理论与新技术研究,为推动我国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等科研及示范项目40多项,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省部级一、二等奖7项。个人当选广东省优秀博士后、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贵州省“百人领军人才”等荣誉,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17.屠永坚

人物小传

屠永坚,浙江巴贝领带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全国丝绸技术标准委员会委员。浙江工程学院(现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专业。1964年8月生,浙江人。

提名理由

他是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领域的发明能手。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等100多项,其中“数码仿真彩色丝织技术及应用”、“高密度全显像仿真彩色丝织技术”等8项科研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被鉴定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彩色丝锦的制作方法”、“像锦织物”等7项科研项目获国家专利, 被誉为一改世界各国沿用100多年的丝织图象表现方式的一项创新技术,该技术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丝织长卷创下丝织工艺制造史之先河,获得世界基尼斯之最;8项科技成果、科技技术获得省部级奖,2只产品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创造较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领巴贝集团公司成为中国丝绸、领带行业的龙头企业,并被评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18.李一凡

人物小传

李一凡,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物理专业。1949年5月生,江西鄱阳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连续三年成为爱思维尔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入选者。长期从事持续有机污染物(POPs)研究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工作,首次制定POPs的全球尺度的网格化的使用和排放清单,在科学界被认为具有标志性(la n d m a rk)的意义;发现北极大气中的α-六六六浓度与该化合物全球的使用和排放量高度相关,成为北极大气中α-六六六是通过大气长距离传输而进入北极的直接证明;首次提出β-六六六是通过洋流长距离传输进入北极,成为北极POPs研究的重大成果;创建了北极POPs质量平衡模型,成功地对α-六六六和β-六六六的环境行为和归宿进行了预测;被公认为北极污染物研究的专家,曾获得加拿大环境部大气质量研究处1999-2002年度研究奖。在我国工作期间,首次在我国进行了全国范围的POPs大气和土壤的同步监测;并提出了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大气中气粒分配的稳衡态理论,并指出平衡态只是稳衡态在颗粒相的干湿沉降可以忽略不计时的特殊情况。

19.周岳溪

人物小传

周岳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1963年9月生,湖南衡阳人,研究员。

提名理由

他是废水处理领域名副其实的专家。先后负责承担国家及地方委托的水污染控制技术科研项目数10项,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指导、工程试运行调试数10项,多次参与国家环保部组织的重大水污染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相关成果已相继应用于污水处理与回用工程,为我国水污染治理起到了技术支撑作用。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7部,申请专利46项(授权发明专利23项);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部级科技一等奖、二等奖等科技奖多项。曾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称号。

20.高大文

人物小传

高大文,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学科带头人,国际水协会营养物去除与回收管理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专业。1967年11月生,黑龙江佳木斯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构建污泥种群优化的污水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高效方法,革新了传统污水生物脱氮技术。其研究的新型污水生物脱氮技术已完成中试研究,解决了秸秆纤维素乙醇生产废水的污染问题,为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由于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雾霾)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项技术的推广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2项。获国际ENI奖2010年度和2014年度提名(该奖项被国际能源界誉为非官方诺贝尔奖,是能源与环境研究领域最权威的奖项之一),国际水协会(IWA)最佳论文奖等荣誉。

21.梁威

人物小传

梁威,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生物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住房与建设保障部“污水自然处理工程技术规程”主要编制专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环境科学专业。1971年生,河南人,研究员。

提名理由

他长期致力于人工湿地、水生植物恢复、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等研究及其工程应用。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国家级项目。针对人工湿地生态工程工艺,从多层次系统研究了人工湿地微生物和相关酶的活性动力学,为揭示湿地净化机理以及开展微生物功能强化提供了理论参考。通过工艺组合及运行参数优化等综合技术手段,对污水厂尾水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工程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针对沉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修复中的重要作用,系统研究了不同恢复种类、组合模式、恢复面积条件下沉水植物对上覆水、沉积物、微生物等的影响,为水生植物恢复重建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40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

22.洪剑明

人物小传

洪剑明,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北京湿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湿地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湿地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湿地学校校长。北京师范学院生物学专业。1962年12月生,浙江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在湿地保护和环境教育方面躬耕30余载。先后承担或主持国家林业局、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课题等多项,调查了北京汉石桥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促成了市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在国内成立了第一所湿地学校_北京湿地学校,创新了湿地保护教育事业;成立了北京湿地研究中心科技创新平台和北京碧水天成湿地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促进了湿地科研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延庆野鸭湖和金牛湖开展湿地恢复,主持市科委怀柔雁栖湖上游河流湿地恢复与水质改善项目,确保了APEC峰会期间雁栖湖水生态安全。主持了河北省10余处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和设计,为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保护首都西北的生态屏障做出重要贡献。在张家口坝上康巴诺尔湖发现了珍稀濒危的遗鸥繁殖种群,并用无人机开展无干扰的繁殖生态研究,促进了遗鸥的保护。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福特汽车环保奖。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3部。

23.杨坤

人物小传

杨坤,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系主任,湖州市“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型创新团队负责人;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J Zhejiang Univ Sci-A副主编、Sci Total Environ编委。浙江大学环境科学专业。1975年11月生,浙江新昌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在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吸附行为机制,特别是污染土壤的化学强化调控技术原理方面做出了著有成效的成绩,为环境有机污染物治理(如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和水污染处理等)提供了新技术、新材料和理论指导,产生了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件,参加编写5本专著/教材。获浙江省和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首届“Scopus 未来科学之星”环境科学领域银奖等多项,入选第一批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发表SCI论文66篇,SCI他引2200多次,论文引文次数列ESI环境/生态领域前1%作者,3篇论文分别列入ESI环境/生态、化学和工程领域近10 年“Highly Cited Papers(TOP Papers)”。

原标题: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环境与轻纺领域提名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