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乙醇,作为汽车的一种环保型“绿色可再生燃料”,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可以见到。最近有专家指出,燃料乙醇产业还可以对抗重金属污染,使其愈加得到了关注。
重金属污染
目前,我国约有1/5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农田污染面积有330多万hm2,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工矿区及其周边污染状况较为突出。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污染不同,重金属具有富集性且很难自然降解,如铅和镉等重金属进入土壤环境,会长期蓄积并破坏土壤的自我净化能力,使土壤成为污染物的“储存库”。
在这类土地上种植农作物,重金属能被植物根系吸收,造成农作物减产,并产出含重金属的“毒粮食”,如最为典型的“镉大米”。据估计每年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有1200万吨,如果这些粮食找不到出路,就会有流向餐桌的可能性。
为什么植物会吸收重金属
为了生长和完成整个的生命周期,植物必须获得不仅大量元素(氮、磷、钾、硫、钙、和锰),但也必需微量营养物质如铁、锌、锰、镍、铜和钼。植物已经逐步形成特殊的吸收机制,把这些营养物质吸收并存储。
可“消化”“毒粮食”
对此,燃料乙醇产带来了福音。利用“毒粮食”来生产燃料乙醇,就像过去解决陈化粮问题一样。目前粮食乙醇技术非常成熟,如果让新能源企业收购“毒粮食”用于生产燃料乙醇,不仅解决了“毒粮食”的出路,还生产出了清洁的燃料乙醇能源,对农户、企业和整个社会都是一件好事。
乙醇原材料重金属污染的修复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认为,在重金属污染严重地区种植超级杂交稻,然后运用生物质能转化科技新成果,将其转发为工业产品燃料乙醇,这以新思路是可行的。它不但能低成本地逐渐减少受污染土地的重金属含量,还能保障受到污染的稻谷与稻草通过工业消化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保效益。
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因其安全、廉价而成为世界上该领域研究和开发的热点。如果能对超级杂交水稻进一步改造,选育出适合在污染土地种植的金属超累积水稻,一方面高效生产出燃料乙醇的原料,另一方面又达到了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目的,实现双盈,是一种值得在全国广泛推广的模式。
原标题: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可带动重金属污染土地的修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