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缘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雾霾天气的频发,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环境监测技术是保障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条件和了解环境质量状况的有效手段。环境监测在污染减排、污染源普查、土壤调查、宏观战略研究、水专项等重点环保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中国工程院院

首页> 环境监测> 其他监测> 人物> 正文

刘文清:环保的“瞭望者”之环境监测仪器与技术

2016-05-13 08:20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张琳琳

新闻缘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雾霾天气的频发,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环境监测技术是保障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条件和了解环境质量状况的有效手段。环境监测在污染减排、污染源普查、土壤调查、宏观战略研究、水专项等重点环保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刘文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环境监测是环保执法和环境质量监管的重要依据。”

刘文清

发展较快,国产化程度逐步提高

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从单一的环境分析发展到物理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遥感、卫星监测,从间断性监测逐步过渡到自动连续监测。监测范围从一个断面发展到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全国。总体来说,中国环境监测技术总体上发展比较快、潜力很大,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尤其在光谱类环境监测技术与仪器方面;在一些重大的国家项目中,我国自主研制的仪器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刘文清认为,虽然环境监测设备国产化程度在逐步提高,但国产的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中还存在着自动化程度较低、部分关键元器件仍受制于人等问题。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在时间、空间、数据可靠性、一些特殊污染物的监测手段等方面也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完善的监测体系、监测水平未能达到国际水平、监测设备性能差、技术经费的投入十分有限等。

我国环境监测问题的影响因素

我国监测技术有待深入研发。很多的部门还继续运用落后的监测技术和设备,这些落后设备和技术具有较低档次的技术、极其不稳定的监测性能和较低的研发能力,严重影响了检测的质量和水平。我国大多数环境监测设备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基本属于中低档,远不能适应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新要求。

环境监测质量、监测技术标准和方法有待提高。各级环境监测站普遍存在重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轻环境监测的全程序质量管理,监测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自我约束能力和外部监督机制尚待完善。

注重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刘文清长期致力于空气质量监测,并把光谱学成功应用于环境监测,开展了环境光学监测技术方法创新研究,研发了系列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并实现产业化,系统集成了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开拓了我国环境光学监测技术新领域。刘文清告诉记者:“科技成果能否转化成功,主要还是看科技人员的良心和社会责任心。”

“一个人从30岁开始做科研,做到60岁,总共30年,一个国家项目要做3年,做10个国家项目就退休了,那么你给社会留下些什么东西呢?哪怕你能够有一个项目实现转化,变成为企业带来经济价值的产品,你就可以说,这是我开发出来的,这样你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刘文清如是说。听起来是极为简单的几句话。然而从事科研工作,无论是开创新领域、发展新技术还是研发新设备,都绝非轻而易举,一蹴而就。

多年来,在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已经实现了一系列的成果转化。“DOAS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紫外差分烟道在线监测系统”、“机动车尾气遥测系统”……

如何让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刘文清强调:“让企业成为环境科技创新的主体,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化道路,要与有实力的企业合作,注重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

推进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应作为我国环境监测的一个重大战略。提高环境监测的整体水平以及环境监测系统的综合能力。完善环境监测体系需要制定监测质量标准以及多方评价和反馈监测质量,建立严格的监督体系,让工作人员了解环境监测过程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监测工作人员的监测能力。监测仪器的提升、人员技术储备的加强都是我国近期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关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需要加大科研的投入力度,才能与国际的监测技术相媲美。提升生产监测设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中小型企业的重组,逐渐改善监测技术水平低、经费分散、低水平的竞争力等状况,实现企业集约生产,组建优良的监测设备生产企业,从而保障我国环保监测的壮大和发展。

今年,“工匠精神”首登政府工作报告。刘文清表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放在科研、科技成果转化等层面上都深具意义。”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环境监测在我国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一定要秉承自主创新的理念,结合我国国情探寻最适合的监测技术和手段。

原标题:环保的“瞭望者”之环境监测仪器与技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