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消息,在22日开幕的2016中国绿公司年会上,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月中在中国绿公司联盟趋势圆桌会“环境治理:危机与出路”上表示,产业还是要靠政策、靠标准,企业必须作为创新主体带动产业发展。餐厨垃圾的收运处置,最核心的还是收运,涉及到一个利益链的问题。这个利益链民营企业很难打破。环保产业需要创新,但同时更需要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落实到位。
以下为发言实录:
我们做垃圾收集包括餐厨垃圾处理,这一块政府项目很多,成本比较高,我们给一些客户做,我们的目标把成本真正降下来,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但还要有一个经济上能够承受的,或者是能够有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所以这一块就是我们在合规的情况下,怎么能够降低运营成本。
这一块我们去年做了几个案例,特别是对于深化工艺,能够降低运营成本,包括我们在有一些膜处理这一块新的工艺。但是所有全部来实施,可能还有一定时间。
江苏维尔利环保公司前身是一个德资企业,因为我原来在德国做德国公司的总经理,2007年我们把股权收购了以后再自主创业,2011年创业板上市。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我们是一个专业公司,有几块细分市场做的不错,比如目前为止我们在农业废弃物等有机资源消化,我们收购了一家公司,这一块我们也是龙头。最近在餐厨垃圾资源化这一块,我们也做得不错。
实际上为什么我们一直坚持做一个技术公司,因为我们现在没办法跟央企、国企去比社会关系,资本成本,所以我们还是坚持把技术做好。因为包括类似于处理这种,不断地更新技术,降低成本,然后在餐厨垃圾这一批也是从引进国外一些成熟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设备本土化能够把成本降下来,我认为我们在这个细分领域做的不错。
但是随着企业发展,要开始进入到一个环节,总是要增长,涉及到模式的转变,要做投资的项目,面临的问题就是怎么样能够跟大的央企国企一起竞争,你的资本优势在什么地方,你的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到底在什么地方。所以最近讨论我们战略的时候还是要坚持技术创新,能够跟所有同行提供一些解决方案,或者是装备,使得我们不是只做一个投资。投资运营我们可能也会做,但是做可能只是做我们在某些技术完善,或者提升做样板,做一些案例,而不是说做一个完全跟现在所有企业都一样的模式,投资建设运营服务,这样就没有办法差异化,我们还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做的更精致一点。
我们这个产业实际上机会很多,我们也有信心做好,但是实际上最核心的问题,国家标准制定者也是不知道怎么做,所以威立雅进到中国,什么叫卫生填埋,什么叫安全焚烧,把这些东西做出示范,公众认可、政府认可,制定出标准规范,再带动一个产业。
实际上当初我们把德国技术引进到中国,实际也是一样。你做卫生填埋厂的时候才发现,但是不知道怎么做。当时北京市用氧化铬去做,但是做不起来,后来从德国进口处理。我们的标准比别人高,这个产业慢慢做起来。
所有的环保产业是受政策影响,危废十年二十年前同样产生,但是没人管,类似像常州化工厂,埋在地下,现在挖出来是危废,原来没有人关注这些问题。这些产业还是要靠政策、靠标准,企业必须作为创新主体带动产业发展。
我们现在碰到的所有问题,在国外三十年前都碰到了,我们需要的就是把国外成熟技术引进到中国来,同时把成本尽可能降下来,同时也要结合中国实践,做一个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使得这个过程能够跟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当然也可以跟国外合作伙伴共同来做。
餐厨垃圾我们当时也是,现在发改委做餐厨垃圾这一块有100个试点城市,但是真正做得好的也不多。当初我们也是引进了德国以及欧洲包括韩国的技术,特别是在预处理的技术,因为很多原来餐厨垃圾都需要人工分拣,环境非常恶劣,现在我们的预处理不需要人工值守,现在把有机质分离出来,回收,杂质最终处置等等,这一块我们认为技术上没有问题。
但是商业模式上有另外一个问题,需要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执法的力度要加上去,才能够真正做起来。所以这一块真正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我认为餐厨垃圾的收运处置,最核心的还是收运,现在涉及到一个利益链的问题。原来是地沟油也好,这个利益链民营企业很难打破,环保产业需要创新,但同时更需要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落实到位。
因为我们2015年在德国也收购了一家企业,也成立了一个机构,我希望2016年能够把德国的研发中心跟中国的研发中心建起来,能够真正地做一些创新。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原标题:维尔利李月中:餐厨垃圾收运利益链很难打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