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水利部水资源司水利部水文局主编单位:水利部地下水监测中心参编单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总站、中心),陕西地下水管理监测局一、综述站网:地下水动态月报编制范围为全国

首页> 水处理> 综合> 数据> 正文

水利部2016年1月《地下水动态月报》

2016-04-12 10:49 来源: 水利部

主办单位:

水利部水资源司水利部水文局

主编单位:

水利部地下水监测中心

参编单位: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水文水资 源(勘测)局(总站、中心),陕西地下水管理监测局

一、综述

站网:地下水动态月报编制范围为全国主要平原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区域,涉及 19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监测站(井)约 2800 个,监测站网分布图见图 1。

降水:2015 年 12 月,松辽平原各省区平原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黄淮海平原各省市降水均较常年同期偏少。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除大同盆地、河西走廊、银卫 平原、湟水河谷平原、以及吐鲁番盆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外,其他各盆地和平原降水 较常年同期均偏少。江汉平原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松辽平原地下水埋深及变化:2016 年 1 月初,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小于 8m,其 中黑龙江松嫩平原北部和三江平原东北部、吉林平原区和内蒙古辽河平原区的局部地区 地下水埋深 8~20m。与上月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稳定。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稳定或增加,地下水储存量减少。

黄淮海平原地下水埋深及变化:2016 年 1 月初,黄淮海平原黄河以南平原区地下 水埋深 1~12m,黄河以北平原区总体自东向西埋深增加,其中保定、石家庄、邢台和邯郸地下水埋深一般12~50m,局部超过50m;山东东部淄博和潍坊地下水埋深8~30m。与上月同期相比黄淮海平原地下水埋深稳定。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稳 定或增加,地下水储存量减少。

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地下水埋深及变化:2016 年 1 月初,与上月同期相比, 临汾、太原盆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地下水埋深减少,其他地区地下水埋深减少或接近上月;与去年同期相比,除临汾盆地、银卫平原地下水储存量增加,其他盆地和平原地下 水储存量减少或接近去年同期。

江汉平原地下水埋深及变化:2016 年 1 月初,与上月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地下水 埋深稳定,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稳定。

地下水水质:2015 年,对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 原、江汉平原的2103 眼地下水水井进行了监测,水质评价结果总体较差,无Ⅰ类水, Ⅱ至Ⅲ类水占总数的 19.9%,Ⅳ类水占 32.9%,Ⅴ类水占 47.2%。

注:1、本《月报》所述的地下水埋深为浅层地下水埋深,即浅层地下水水面至地面的距离。 2、降水量“常年”的系列长度为 30 年,现阶段采用 1980-2010 年的资料,过 纪元 0 年向前滚动 10 年。

图 1 地下水动态月报监测站网分布图

延伸阅读:

【深度】地下水也拥有不受污染的权利

二、降水

1、松辽平原

2015年 12 月,松辽平原各省区平均降水 3.3~16.3mm,各省区平原区降水较常年 同期偏多约 0.4~1.9 倍。松辽平原各省区 2015 年12 月降水量统计详见表 1。

2、黄淮海平原

2015年 12 月,黄淮海平原各省市平均降水 0.4~14.3mm,各省市较常年同期均偏 少 4~8 成。黄淮海平原各省市 2015 年12 月降水量统计详见表 2。

3、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

2015年 12 月,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平均降水 0.3~5.7mm,除大同盆地、河 西走廊、银川和卫宁平原、湟水河谷平原、以及吐鲁番盆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 0.1~ 2.2倍外,其他各盆地和平原较常年同期均偏少1~8成。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2015年 12 月降水量统计详见表 3。

4、江汉平原

2015年 12 月,湖北江汉平原平均降水 26.2mm,较常年同期偏少约 1 成。2015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湖北江汉平原平均降水 1386.5mm,较常年同期偏多约 1 成。

延伸阅读:

【深度】地下水也拥有不受污染的权利

三、地下水埋深及其变化

1、松辽平原

2016 年 1 月初,松辽平原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小于 8m,其中黑龙江松嫩平原和 辽宁平原区大部地下水埋深小于 4m。黑龙江松嫩平原北部和三江平原东北部、吉林平 原区和内蒙古辽河平原区的局部地区地下水埋深 8~30m。松辽平原 2016 年 1 月初地下 水埋深分布见图 2。吉林省四平市浅层地下水形成降落漏斗,单站(四平市化工厂站)最大埋深 52.70m;单站(白城市向海 1 站)最小埋深 1.12m。

图 2 松辽平原 2016 年 1 月初地下水埋深等值面图

2016年 1 月初,松辽平原与上月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稳定。地下水埋深减 少区占 1%,减少幅度一般小于 1m,分布在各省区局部。地下水埋深稳定区占 91%,分 布在各省区大部。地下水埋深增加区占 8%,增加幅度一般小于 1m,分布在黑龙江松嫩 平原北部,其他地区局部。松辽平原 2016 年 1 月初与上月同期地下水埋深变化分布见 图 3。

图 3 松辽平原 2016 年 1 月初与上月同期地下水埋深变化等值面图

2016年 1 月初,松辽平原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稳定或增加。地下 水埋深减少区占6%,减少幅度一般小于 2m,主要分布在吉林平原区西部。地下水埋深 稳定区占 68%,分布在各省区大部。地下水埋深增加区占 26%,增加幅度一般小于 2m, 分布在三江平原区中部,黑龙江松嫩平原区北部,吉林平原区局部,辽河平原区局部。 松辽平原 2016 年 1 月初与去年同期地下水埋深变化分布见图 4。

图 4 松辽平原 2016 年 1 月初与去年同期地下水埋深变化等值面图

2、黄淮海平原

2016年 1 月初,黄淮海平原黄河以南平原区地下水埋深较浅,黄河以北平原区总体 自东向西埋深增加。北京平原区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 4~50m,天津平原区大部分地 区地下水埋深 1~4m;河北平原区东部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 1~12m,保定、石家庄、 邢台和邯郸地下水埋深一般 8~50m,邢台局部超过 50m;山东平原区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 1~8m,东部淄博和潍坊地下水埋深 8~30m;河南平原区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 深 1~12m,黄河以北地下水埋深 4~30m;江苏和安徽淮河平原区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小于 4m。黄淮海平原 2016 年 1 月初地下水埋深分布见图 5。北京市、河北省和河南 省北部浅层地下水形成大面积降落漏斗,单站(邢台市焦旺站)最大埋深 100.40m;单 站(盐城市洪圩站)最小埋深 0.11m。

图 5 黄淮海平原 2016 年 1 月初地下水埋深等值面图

2016年 1 月初,黄淮海平原与上月同期相比地下水埋深稳定。地下水埋深减少区占 5%,减少幅度小于 2m,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局部。地下水埋深稳定区占 85%,分布在各 省市大部。地下水埋深增加区占 10%,增加幅度一般小于 2m,分布在天津、安徽、江 苏、河南平原区局部。黄淮海平原 2016 年 1 月初与上月同期地下水埋深变化分布见图 6。

图 6 黄淮海平原 2016 年 1 月初与上月同期地下水埋深变化等值面图

2016年 1 月初,黄淮海平原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稳定或增加。地 下水埋深减少区占15%,减少幅度一般小于 2m,分布在各省市平原区局部。地下水埋 深稳定区占 60%,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内各省市大部。地下水埋深增加区占 25%,增加幅度一般小于 2m,分布在河北平原区西部,河南平原区北部和南部,安徽平原区大部, 其他地区局部。黄淮海平原 2016 年 1 月初与去年同期地下水埋深变化分布见图 7。

图 7 黄淮海平原 2016 年 1 月初与去年同期地下水埋深变化等值面图

3、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

山西。2016 年 1 月初,大同盆地地下水平均埋深 7.04m,忻定盆地地下水平均埋深 15.45m,长治盆地地下水平均埋深 8.88m,运城盆地地下水平均埋深 26.21m,临汾盆地 地下水平均埋深 15.88m,太原盆地地下水平均埋深 20.65m。与上月同期相比,临汾、太原盆地地下水埋深减少,其他地区地下水埋深增加。山西主要盆地 2016 年1 月初地 下水埋深及与上月同期对比详见表 4。单站(运城市南薛站)最大埋深 207.73m;单站(大同市大安滩站)最小埋深 0.91m。

内蒙古呼包平原。2016 年 1 月初,中南部地下水埋深小于 8m,其他地区地下水埋 深 4~30m。呼包平原与上月同期相比地下水埋深稳定。地下水埋深减少区占 18%,减 少幅度一般小于 2m;地下水埋深稳定区占 78%,地下水埋深增加区占 4%,增加幅度小 于 1m。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稳定或增加,地下水埋深减少区占 20%,减少幅度一般小于 2m;地下水埋深稳定区占 56%;地下水埋深增加区占 24%,增加幅 度小于 2m。呼包平原2016 年 1 月初地下水埋深及与上月和去年同期对比分布见图8、 图 9 和图 10。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形成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单站(呼和浩特市估尔什站)最大埋深 25.00m;单站(包头市康四营村站)最小埋深 0.72m。

陕西关中平原。2016 年 1 月初,南部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 2~30m,北部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12~50m,部分地区超过 50m。其中渭南、西安和咸阳均存在大面积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单站(渭南市新庄村站)最大埋深 126.92m;单站(渭南市东堤果 园站)最小埋深 2.24m。与上月同期相比关中平原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稳定,地下水 埋深减少区占 9%,减少幅度一般小于 2m;地下水埋深稳定区占 90%;地下水埋深增 加区占 1%,增加幅度小于 2m。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减少或稳定,地下水埋深减少区占 25%,减少幅度一般小于 2m;地下水埋深稳定区占 60%;地下水埋 深增加区占 15%,增加幅度一般小于 2m。关中平原 2016 年 1 月初地下水埋深及与上月和去年同期对比分布见图 11、图 12 和图 13。

甘肃河西走廊平原。2016 年 1 月初,中部地下水埋深一般 2~20m,东部和西部地 下水埋深一般8~50m。东部金昌和武威存在大面积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单站(金昌 市永昌东寨站)最大埋深 140.60m;单站(张掖市流泉站)最小埋深 0.13m。与上月同 期相比河西走廊地下水埋深稳定,地下水埋深减少区占 23%,减少幅度一般小于 2m; 地下水埋深稳定区占 74%;地下水埋深增加区占 3%,增加幅度小于 1m。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稳定,地下水埋深减少区占 5%,减少幅度一般小于 2m;地 下水埋深稳定区占 88%;地下水埋深增加区占 7%,增加幅度一般小于 2m。河西走廊平原 2016 年 1 月初地下水埋深及与上月和去年同期对比分布见图 14、图 15 和图 16。

延伸阅读:

【深度】地下水也拥有不受污染的权利

宁夏。2016 年 1 月初,银川平原地下水埋深平均 1.90m,比上月同期增加 0.68m, 最浅处 1.03m,最深处 3.59m;卫宁平原地下水埋深平均 1.87m,比上月同期增加 0.75m, 最浅处 0.91m,最深处 2.85m。

青海。2016 年 1 月初,湟水河谷平原地下水埋深平均 4.44m,与上月同期减少 0.07m, 最浅处 1.60m,最深处 11.02m;柴达木盆地监控区地下水埋深平均 7.39m,比上月同期 增加 0.44m,最浅处 0.48m,最深处 19.12m。

新疆吐鲁番盆地。2016 年 1 月初,地下水埋深平均24.92m,比上月同期减少 0.98m, 最浅处 3.43m,最深处 121.38m。

4、江汉平原

2016年 1 月初,湖北江汉平原西北部地下水埋深 4~8m,其他地区地下水埋深 1~ 4m。与上月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稳定,地下水埋深稳定区占 88%;地下水 埋深增加区占 12%,增加幅度小于 1m。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稳定, 地下水埋深减少区占 1%,减少幅度小于 1m;地下水埋深稳定区占 99%。江汉平原 2016 年 1 月初地下水埋深及与上月和去年同期对比分布见图 17、图 18 和图 19。

延伸阅读:

【深度】地下水也拥有不受污染的权利

四、地下水蓄变量

2016年 1 月,全国主要平原区地下水储存量比去年同期共减少 82.4 亿 m 3,其中松 辽平原减少 28.5 亿 m 3,黄淮海平原减少 49.2 亿m 3,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减少 4.7 亿 m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原区地下水蓄变量(同比)见图 20。

松辽平原:2016 年 1 月初与去年同期相比,松辽平原内各省区地下水储存量均减少,地下水储存量共计减少 28.5 亿 m 3。松辽平原 2016 年 1 月初各省区与去年同期对比地下 水蓄变量见表 5。

黄淮海平原:2016 年 1 月初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天津平原区和江苏平原区地下水储 存量增加,其他各省平原区地下水储存量均减少,整个黄淮海平原地下水储存量比去年同期减少 49.2 亿 m 3。2016 年 1 月初黄淮海平原各省市与去年同期对比地下水蓄变量见 表 6。

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2016 年 1 月初与去年同期相比,除临汾盆地和银卫平 原地下水储存量较去年同期增加,其他盆地和平原地下水储存量均减少。2016 年 1 月初 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与去年同期对比地下水蓄变量见表 7。

五、地下水水质

2015年,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和松辽等流域机构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开展了流域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对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 原、江汉平原的 2103 眼地下水水井进行了监测,监测范围基本涵盖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大、污染较严重的地区,监测对象以浅层地下水为主,易受地表或土壤水污染下 渗影响,水质评价结果总体较差。2103 眼水井的水质评价结果显示:无Ⅰ类水,Ⅱ至Ⅲ类水 418 个,占总数的 19.9%,Ⅳ类水 691 个,占 32.9%,Ⅴ类水 994 个,占 47.3%。 主要污染指标除总硬度、锰、铁和氟化物可能由于水文地质化学背景值偏高外,“三氮” 污染情况较重,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污染。

延伸阅读:

【深度】地下水也拥有不受污染的权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