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重新恢复了煤制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作为石油替代战略工程。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的增长、国际石油价格的高涨,煤炭液化技术研发进一步加快。在企业的大量科研资金持续投入与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之下,我国煤制油工艺、反应催化剂及其工业化装置等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不断取得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取得中国煤基制油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迫使南非Sasol合成油技术退出中国市场。2005年9月,国家科技部对中科院费托合成油工艺进行验收;2005-2009年期间,内蒙古伊泰集团、山西潞安集团和中国神华集团建成三个16-20万吨/年合成油示范厂。截至目前,伊泰、潞安两个示范厂已运行已近6年,神华示范厂2010年开车验证成功。2008年投产的神华集团承担的全球首套百万吨直接液化工艺也于2011年转入商业化生产阶段。晋煤集团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甲醇制汽油(MTG)技术,2009投产的10万吨/年项目已实现安全稳定满负荷运行。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以煤炭分质分级清洁高效转化利用为前提,深耕煤焦油加氢制油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已实现百万吨的生产能力。兖矿集团也很早就介入煤制油领域,2004年万吨级费托合成油技术中试成功,其承担的百万吨示范项目于2015年8月底投料试车成功。
截至目前,我国煤制油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技术多样化、产品多元化的良好发展态势;产业雏形初步形成,已经拥有350万吨/年的运行产能以及到2020年之前3000万吨/年的规划和在建产能。
煤制油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同步加强能源输配网络和储备设施建设。《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国办发〔2014〕31号)提出,要确保能源安全供应,加强储备应急能力建设。
目前,我国石油年消费量超过5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未来还将呈现不断上升态势。煤制油技术可以大规模生产高品质清洁油品,如果达到年产5000万吨的规模,可以有效缓解因富煤缺油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的挑战;如果达到年产1亿吨的规模,我国能源的诸多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为此,发展煤制油是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重要的战略技术和有效产能储备的重要措施。
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煤炭是我国基础性能源,将长期在能源消费中占据主要地位,传统的煤炭消费模式粗放、效率不高、污染严重,必须革命。煤制油是煤炭消费方式的重大变革,煤通过气化转化或液化转化等化工过程转化为清洁的油品,其生产过程中近三分之二的CO2可低成本捕获,为碳排放彻底解决创造了先决条件;煤炭中的硫、磷、盐分等元素可以全部分质回收;化工转化过程中不产生的SO2、NOx等污染物;废渣可生产建材;特别是火电厂无法使用的高有害元素煤炭,或其他行业无法利用的低质煤炭,也可实现清洁利用。
有利于提升我国油品质量和生产特种燃料油。煤制油与原油炼化油相比有天然的优势,可提供现有石油化工技术难以制得的超过国家现行质量标准的高品质柴油、汽油和特种燃料油。利用煤直接液化柴油开发的军用和航空航天特种燃料,填补了国内航空航天特种燃料油空白;煤直接液化石脑油产品芳潜高达75%,可直接作为优质重整原料生产高热值、高辛烷值、低凝点的清洁汽油;2015年5月,神华完成了DDCL(煤直接液化柴油)在国Ⅴ排放SCR发动机上排放性能试验,结果满足GB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标准国V阶段排放要求,且保持较大的排放余量。
煤间接液化柴油硫含量极低,色度为零,烯烃含量及芳烃含量很低,十六烷值大于70,是我国未来实现清洁国六柴油升级的主要调配油品,经过6年多测试,尾气排放符合欧洲Ⅴ号标准,比普通柴油节油8%~12%;2014年APEC期间,伊泰煤制清洁柴油在北京怀柔示范使用,结果表明,排放的颗粒物(PM)和氮氧化物(NOx)降幅达到59.74%和32%。煤制油过程生产的成品油中的含硫量在5ppm内,远远超过了国五标准的成品油品质,是一种有效降低油品在内燃机燃烧排放的PM2.5产生的高清洁的车用燃料;煤间接液化石脑油直链烷烃高达90%以上,是生产烯烃、无芳烃溶剂油、特种石蜡、高品质合成润滑油等的优良原料。
对西部省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西部产煤大省受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亟需采取根本性措施加以解决。如果在西部地区适度发展煤制油,将会有力改变这一状况。
基于煤炭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生态承载力、基础设施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等综合条件,我国煤制油产业目前主要布局在西部。煤制油项目一般毗邻配套煤矿建设,投资大、煤炭转化量大、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如果我们坚持“立足西部、加快新疆”的煤制油产业布局政策,将有利于克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低水平发展的矛盾,为西部煤炭资源区域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问题。
有助于化解煤炭产能过剩。目前,我国煤炭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对煤炭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化解产能过剩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煤炭产业的主要任务。但客观上已经实际形成的产能必须有序释放,否则,将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除了通过行政手段管住源头以外,更主要的应在形成煤炭新的消费增长点上做文章。在目前技术条件下,1亿吨煤制油品的转化能力,可以消化4亿吨左右的煤炭。因此,发展煤制油,增加对过剩煤炭的有效消费,是解决煤炭产能过剩问题的战略性措施。
延伸阅读:
争议大非议多 煤化工示范每进一步都不易
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国务院曾于2012年年初正式发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国发[2011]47号),明确指出我国工业已进入到必须以转型升级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目前,我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滞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国务院已经指出了“煤炭工业转型升级滞后”这一矛盾,加快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显得十分紧迫。煤制油作为现代新型煤化工的重要内容,具有技术含量高、管理要求高、布局门槛高与产业链的地位高的特点,其产业的发展必将有利于我国煤炭产业结构、布局结构、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全面调整与进一步优化升级。
煤制油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成品油价格不断下跌,煤制油示范项目已全面亏损。我国煤制油产业发展才刚刚起步,我国开展煤制油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是基于较高的国际油价。煤制油项目投资较高,原料价格对项目经济性影响不敏感,产品价格对项目经济性影响十分敏感,在煤价为400元/吨的基础上,70美元/桶是业界较为认可的盈亏平衡点,在国际石油价格在70美元以下项目很难盈利。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从2014年年中的110美元/桶跌至30美元/桶左右水平。受此影响,煤制油产品价格也一路下滑,煤制油示范项目已严重亏损。
税负过重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此轮国际油价暴跌已经导致国内煤制油示范项目盈利空间大幅压缩乃至消失。据我们调查,煤制油示范项目柴油综合税负为36.82%,其中消费税税负为27.53%,增值税税负为5.46%,其他税税负为3.83%。石脑油综合税负为58.98%,其中消费税税负为48.71%,增值税税负为5.46%,其他税税负为4.81%。目前,每生产一吨柴油,企业亏损1592.85元,略大于消费税1411元;每生产一吨石脑油,企业亏损1835.99元,小于消费税2105元。
成品油定价机制不能体现优质优价。我国现行的成品油产业定价体制符合石油基炼制成品油的实际情况,但是没考虑到煤制油的实际生产成本,煤制油产业成本中原料煤成本占总成本比例低,但是投入高、折旧费高、财务费用高,每万吨投资成本是同样级别炼油产业的5-6倍。另外,煤制油品特性优于石油基油品,属于清洁高效能源。但成品油批发管理、销售体制与定价机制影响,煤制油企业在很多方面缺少应有的话语权,不能实现产品的“优质优价”,享受不到油品零售环节应得的那部分利润,十分不利于产业、生产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关政策有待完善。煤制油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需要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扶持。目前我国煤制油产业基本上是在缺乏总体发展规划的背景下开展的,虽每年都在出台政策,但多数是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定;类似于宏观政策的上位政策内容过多,缺少承接宏观规划的、体现产业政策的具体化内容;政策重心主要是管控,手段主要依赖于项目审批,缺少引导性;尽管目前我国煤制油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示范效果较为显著,但仍然缺少相应的技术标准、建设标准、产业管理细则与行业准入标准;与此同时,煤制油产业目前更需要类似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
政策建议
坚定煤制油的战略地位。煤制油产业的被动局面对该产业的发展信心造成一定影响,但鉴于这一“石油替代”重要举措的战略意义,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承担示范项目的主要省区对此并没有动摇,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山西省科技创新推进大会上说“煤制油这条路我们一定要走”。建议政府应站在能源革命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以更长的时期、更远的眼光看待煤制油产业的发展,坚定煤制油产业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坚定煤制油产业的发展信心。
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借鉴发达国家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扶持政策,设立煤制油产业发展基金。美国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采用研发活动由政府直接投资;1986年通过的《经济复兴税法》修正案,大幅减免税收;对高新技术产品由政府采购。法国设立“创新资助金”对由高新技术研究人员创办未满三年的高新技术企业予以资助,设立“技术咨询补贴”用于企业聘请专家解决重大技术问题或技术咨询,补贴额度占发生费用的50%。日本政府出台《高新技术工业密集区开发促进法及其政令、施行令》,对高新技术企业施行优惠信贷政策,不仅延长贷款期,而且实行优惠利率。有必要将煤制油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中,将煤制油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将煤制油项目恢复到《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保障煤制油企业享受到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改革成品油销售体制,及时核准油品批发销售资质,将煤基油品与石油炼制品区别对待,实行差别化的税收及价格政策,实行“优质优价”。
当务之急是减免煤制油消费税。有别于石油炼制,煤制油的生产成本与原油价格无关,并且存在业务流程长、工艺复杂、固定资产投资大、财务费用高、折旧费用高等问题,并没有受益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另外,消费税是主要用于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费的消费品的税种,而煤制油具有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的积极作用。因此,有关部门应当考虑煤制油产业的特殊性,改变煤制油企业税收参照石油企业税收的做法,实行差别化的较低税收政策,参照发达工业国家对幼稚产业的扶持政策,减免相应的成品油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等。当务之急,应及时出台减免煤制油品消费税的政策,缓解油价暴跌对煤制油产业造成的冲击,保障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党委书记)
延伸阅读:
争议大非议多 煤化工示范每进一步都不易
原标题:对煤基制油产业发展的思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