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关注的环保重点问题,“土十条”颁布在即,“拯救”土壤战役的枪声势必会响彻中华大地。早前,国家出台《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0-2015年)》文件治理土壤污染问题。近两年,国家对于土壤污染问题高度重视,并多次投入专项资金用以治理。
2014年,环保部通过《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审议,计划包括建设6个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示范区,预计单个示范区的财政投入在10亿至15亿元之间。2015年,中央为支持30个地方重点区域重金属治理和37个重金属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工程,下达了重金属专项资金36亿元。
“没有安全优质的土壤,哪有放心的‘菜篮子’、‘米袋子’、‘水缸子’?‘毒地’上建起来的房子,再漂亮也不是安全的家。”长期关注土壤环境保护和土壤修复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建民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再次呼吁保护土壤环境。
对于土壤类型以及土壤污染物的来源与种类的不同,选择土壤修复的方法与措施也不同,除了我们所了解的传统的土壤修复的手段和技术外,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视的方法也对于土壤修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被称作土壤修复“乌金”的腐植酸。实践证明,腐植酸对于土壤修复和改良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腐植酸生于土壤,在土壤中的作用,已是农业和环境化学界公认的事实。以往的对于腐植酸的认识还停留在改良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维持微生物活性方面,如今大家逐渐把修复污染土壤的重担移交到了腐植酸的肩上。
那么腐植酸究竟有什么能耐能够扛起修复土壤这面大旗的呢?
1、 腐植酸改变了被污染的土壤中重金属存在的形态
重金属的累积和富集带给土壤极大的压力,其存在于土壤中的形态多数都是螯合态或者络合态,腐植酸富含大量离子,它可以用自身的离子替换掉螯合态和络合态中重金属离子,使土壤恢复往日肥力,农作物产量也得到增加。
2、 腐植酸降低了被污染的土壤中有机物的毒害程度
土壤的另一个“破坏者”是有机污染物,来源主要是石油及裂解产物、农药、有机合成制品(如塑料地膜等),腐植酸能够通过增加对有机物的吸附量和稳定性,固定在土壤中,使污染物失去活性,或者诱导有机物的活性自由基光解、化学降解,从而达到为土壤“解毒”的功效。
无论土壤修复的技术如何先进,都不能彻底清除污染物,只能以就地修复为主,目标只有两个,降低污染物的活性,将其“钉死”在微孔或者固体颗粒上;二是将污染物分解,提高它本身的移动性或溶解性。从这两点看,腐植酸都有用武之地。
目前,对于腐植酸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肥料领域,如早些年的“喷施宝”是我国最早研发利用腐植酸生产多元素专利肥料的企业;现如今风生水起的河北天人集团的“黑肥”在原来撒可富肥料的基础上研发,效果是农民们喜闻乐见的大丰收。
由于利用腐植酸来修复土壤的技术投入较大,周期较长,集约化和规模化特征明显,不能像其对化肥和农药那样在短期内见效,而且近期主要反映在生态环境效益上,局部经济收益暂时难以实现,因此要想真正利用腐植酸来修复土壤,单靠肥料企业是不够的,还要靠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划、立项、组织和统筹。
原标题:腐植酸——土壤修复的“乌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