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两会结束了,环保成为2016两会的热门话题,从“长牙齿”的新环保法,到全民关注的雾霾问题,再到“土十条”的出台时间……每一项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而在土壤修复、场地修复等方面,委员们也提出了十几份不同的提案,主要关注土壤的污染治理,场地的修复等方面。
1、政协委员黄巧云:土壤污染依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土壤污染是全国范围内的,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下两下的问题。
2、全国人大代表李爱青:土壤环境家底要摸清
土壤一旦被污染,“菜篮子”“米袋子”都将受到威胁。 应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摸清每一片土壤的污染状况。建立全国土壤污染数字化档案,统一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和保护,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地采用不同利用方式,边利用边修复。同时,通过土壤普查实事求是核定基本农田耕地面积,明确耕地质量与分布,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3、刘正军呼吁“治土”迫在眉睫
建议加快出台“土十条”;建议在国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考虑提取10%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土壤污染防治,重点用于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建议国家在推进耕地污染治理过程中,将第三方治理作为主导模式,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推广长株潭的相关经验;建议结合长株潭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试点,支持在湖南省建设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利于更好地将治理示范与科技研发应用结合起来,统筹推进。
4、刘昕委员:从源头上遏制重金属的排放是土壤污染治理的当务之急
建议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制定实施,使得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为土壤环境保护执法提供政策保障。还要建立完善的土壤环境质量及其污染治理技术标准体系,鼓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技术规程。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当务之急在于控制污染源,从源头上遏制和降低重金属的排放,同时加速制定有关土壤环境质量、污染土壤修复、污染场地判别、土壤环境监测方法等基准与标准。
5、全国政协委员麻建国:治理土壤污染和雾霾一样重要
要明确污染场地管理机构和责任主体等,制定完善的污染场地修复和治理资金筹措、管理、使用制度。在酝酿的《土壤污染防治法》中,明确制定针对POPs污染场地整治的条款。修订有关POPs污染场地管理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控制POPs污染和扩散。在修订的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增加POPs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质量(修复)标准。
6、唐明:以法律手段遏制土壤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防治已刻不容缓,要加强源头治理力度,减少污染排放;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污染土壤修复;建立有效的土壤污染监测体系和土壤污染预警机制;加大重金属污染立地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7、谢德体建议将土壤安全工程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全国每年因土壤污染造成农产品减产和重金属超标的损失达200亿元。土壤安全问题面临严重挑战,对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有决定性的影响。建议将土壤安全工程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顶层设计,构建全链条、全覆盖的土壤安全工程战略体系。他还建议成立国家土壤安全委员会或办公室,统筹做好国家土壤安全战略部署。
8、两会代表万连步:耕地质量下降土壤修复刻不容缓
完善农业部门耕地质量保护的管理体系,理顺各级农业部门耕地质量建设和保护的职责,逐级落实各项管理责任,完善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制度,统筹安排、推动耕地质量标准、检测预警、资金筹措与技术研发等工作。同时,建议国家设立耕地质量建设专项资金,探索并推动设立耕地建设和保护补偿政策,为耕地质量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9、农业部长韩长赋:正在制定土壤保护和治理的具体措施
通过科技的措施,通过改善投入品的措施,通过调结构的措施,来缓解土地生产承载的压力。另外,要进行治理,要进行土地质量下降或者土地污染的治理,我们现在土地污染存在,通过点位调查,重度污染也就是百分之一左右,但是我们也要很好地治理。关于南方的一些地方,菜田也好,甚至稻田,包括湖南局部地区的大米镉超标的问题,都在治理。具体的办法,一个是控制我们的投入品,二是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农业部、财政部和湖南省政府都在共同采取措施。三是进行耕地的轮作和休耕,来缓解土地的压力。
10、两会代表陈卫东:加大土壤环境检测力度防止土地污染
建议要加大对土壤环境检测这方面的投入,现在中国农村的土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和农药污染很重。但是我们监测这方面的投入又比较少,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监测网络,所以对土地的整治、治理有的时候目标值不是很清晰的,要落实、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监测网络,真正把治理的责任和治理的措施落到实处。
11、常俊民防治耕地污染:从源头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土壤污染已经对我国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构成了严重威胁。保障食品安全应从其源头——耕地土壤污染治理抓起。提升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和手段,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两会代表黄细花:尽快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加密调查
尽快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的加密调查。主要调查对象是农用地、蔬菜基地和矿山周边地区的耕地,建议由环保部牵头,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参与。在全国设定若干个有典型意义代表性强的典型地区开展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的试点,摸索方法累积经验,为逐步向全国推进土壤污染的修复和治理打下基础。
13、政协委员董恒宇:25%土地出让金用于耕地质量建设
按照“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则,调整土地出让金使用方向,将25%左右的土地出让金用于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将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管理所需经费纳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国家安排专项资金,采取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配套为辅,全面启动实施耕地质量建设工程,加大耕地质量建设的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
14、两会代表高吉喜:土壤污染尚处于可控阶段
中国的土壤污染虽然严重,但尚处于可控阶段,并没有到了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程度。目前我们食用的粮食绝大部分是安全的,种出来后超标的很少。但如果一直发展下去,就会非常危险。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应是“预防为主,治理为辅”。 要按照轻重缓急,根据污染的程度和土地使用用途来决定土地修复的方向。
15、全国政协委员宋纯鹏:加强农业可耕地土壤污染治理
加快土壤污染修复法律框架体系建设,解决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过于分散、缺乏系统框架、地方立法空白等问题,注重详细、可操作具体实施条款,从而严格规范农业用地土壤污染评价标准、规定如何治理、相关责任和经费来源等,形成法律法规—基准标准—导则指南—政策措施链条体系,逐步实现农业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控制增量、消化存量”;建立土壤污染治理基金体系,建议基金由政府专项投入、从各地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的资金和征收污染主体环境税等组成,用于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大国家重大研发计划立项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和平台建设,组织来自生物、物理、化学、农学和食品等不同学科专家,联合攻关,形成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同时,将已有土壤治理和修复技术,加大推广力度。
同时,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袁驷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时表示,环资委已委托环保部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建议稿,初步拟订在今年年内环资委内部进行两次初审,2017年提交给常委会,纳入到常委会的立法计划,完成提请和审议的任务。
袁驷表示,相较于大气和水,土壤更为复杂,很多污染都会影响到土壤,因此土壤污染防治法不可或缺。未来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将要明确政府各部门职责,研究监测体系、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机制,明确企业政府责任。
对于土壤修复方面的委员们的建议,不仅仅让土壤修复市场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更给土壤修复市场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多年粗放式发展使得我国土壤污染极其严重,土壤修复的市场空间在万亿级,近年来土壤污染的危害逐渐显性化,高层开始重视,治理规划、试点项目陆续出台,土壤修复市场正在启动过程中。土壤修复行业过去每年大概维持在40到50亿市场空间,占GDP的比例不到0.01%,远低于欧美市场0.3%的发展水平。伴随着“土十条”出台在即,土壤修复迎来行业拐点,后续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预计未来土壤修复行业市场空间可达到10万亿元级别。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