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垃圾处理方式方法的选择受到社会高度关注。近几年笔者发现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农村垃圾就近焚烧污染严重,排放二噁英,不宜推广应用;二是认为垃圾混合排放导致二次分选的效率与效益低下,因而否定综合处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先进性,甚至认为全量焚烧就是最好出路。笔者认为,判断垃圾处理方式方法不能以偏概全,要全面分析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首先,要准确把握垃圾处理的不同概念。农村垃圾的就近焚烧与焚烧炉是两个概念,综合处理与二次分选也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不能因焚烧炉技术、设计与管理问题导致环境污染物排放超标,就否定农村垃圾中小规模就近焚烧的合理性。垃圾焚烧产生飞灰和大气污染物,甚至排放超标,并不是农村垃圾就近焚烧特有的问题,即使是目前流行的采用垃圾全量焚烧的大型焚烧炉也会因技术与管理不善而发生此类问题。同样,也不能因二次分选效果不理想,就否定综合处理的合理性。
其次,就近焚烧、综合处理有其合理性。农村垃圾就地就近处理可以降低运输费、延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使用寿命、减轻农民负担和财政压力,县(市)、乡(镇)和村宜根据垃圾成分和自身条件承担一定的处理任务,其合理性不容置疑,不能因焚烧炉问题就否定就近焚烧路线。至于环境污染物排放超标问题,通过创新技术、完善设计与营运管理,尤其是强化规范监督,是可以解决的。综合处理可以通过优化组合多种垃圾处理方式,对垃圾分级进行源头减量与排放控制、物质利用、能量利用和填埋处置,实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可以取得垃圾处理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是一种先进的垃圾处理理念。综合处理的前提是垃圾分类。眼下因源头垃圾混合排放盛行,即使简单的干湿分离也难普及,导致二次细分及综合处理的效率与效益低下,阻碍了综合处理的推广应用,应进一步推动源头分类和创新二次分选工艺技术。目前很多城市在全面推广垃圾分类,一些二次分选工艺技术达到了商业推广程度。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努力,二次分选和源头分类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所突破,综合处理终将成为垃圾处理的主流。
笔者认为,目前很多城市流行的垃圾全量焚烧、填埋方式并非最佳方式,还存在技术与管理层面的改进余地,如只要分离含水量高的厨余垃圾,焚烧与填埋的效率效益就将大幅提高。从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节约资金与土地、居民满意度等方面综合衡量,分类回收、生物转换、焚烧、填埋等垃圾处理方法中并没有哪一种占据绝对优势,这为选择多种处理方法建立适宜、安全的垃圾综合处理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第三,要全面深入地分析垃圾处理的方式方法与路线的合理性。要从技术角度出发,这是垃圾处理的技术经济性维度。垃圾处理的装备、工程建设与营运的技术经济性是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技术不过关就不能仓促上马垃圾处理项目,垃圾处理要因地、因时制宜。要从生产生活与垃圾处理的无缝链接角度出发,这是垃圾处理的服务目的维度。垃圾处理必须服务于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创新逆生产工艺技术,通过技术流、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整合与延长垃圾处理产业链,实现综合处理,推动发展循环经济。要从社会心理与社会治理角度出发,这是垃圾处理的社会性维度。要改变搭便车等社会心理,促进社会自主自治和垃圾多元治理。
作者单位: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原标题:垃圾处理方法选择应因地制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