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十条、海绵城市的不断推进,该怎么以效果为导向来治理水环境?PPP的作用备受瞩目。它能带来什么,造成哪些影响?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有发言权。E20研究院特别邀访了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院副总工/教授级高工黄鸥,他参与了广西省南宁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项目(以下称

首页> 环境修复> 流域治理> 评论> 正文

深挖“水环境治理”:从那考河项目看PPP能带来什么?

2016-02-25 08:36 来源: E20 作者: 任萌萌

随着“水十条”、“海绵城市”的不断推进,该怎么以效果为导向来治理水环境?PPP的作用备受瞩目。它能带来什么,造成哪些影响?

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有发言权。E20研究院特别邀访了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院副总工/教授级高工黄鸥,他参与了广西省南宁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项目(以下称,那考河项目),负责工程设计,该项目是2015年全国首个落地的流域治理PPP项目,既是广西省首个PPP项目,也是南宁市海绵城市示范区范围内的重点项目,代表意义不言而喻。E20环境平台就此深度对话黄鸥,看PPP下的水环境治理,有什么不同?

以下为黄鸥发言实录整理:

工艺技术并不复杂,但更具“柔韧度”

那考河项目中应用的技术、工艺在以往的工作中都有应用,并不复杂,不会因为“海绵城市”的提出而变得特高大、特神秘。

流域治理属于线面工程,涉及的面比较广,所以按照以往的工程经验,从污水治理角度对那考河的80多个现况排水口进行两岸截污、截流,输送到本项目拟建的污水厂处理,这仍然是比较彻底的手段。同时,这个项目中做的一些设计,例如收集高速路初雨的调节池,也不是因“海绵城市”的提出才发明的,在行业内都曾实施过,比如在2012年北京遭遇721降雨之后,下凹立交积水治理就采用了调蓄措施。

2014年10月份,那考河治理项目招投标的同时,南宁市也在向建设部申报海绵城市,并获得了海绵城市的示范点,正好这个项目在“海绵城市”示范区范围内,最根本的就是把握好“渗,滞,蓄,净,用,排”六个方针,每一个都代表了一个措施。

渗,南宁市每年降雨量平均1300mm,对当地的地下水的渗的补充,在河道范围内体现的效果并不大;滞,目的也是减少外排的净流量,我们采取了一些植草沟,净水梯田也起一部分作用;蓄,主要是针对了周边高速路初期雨水的调蓄;净,主要是净化,两岸的污水截流处理,对于溢流污水的净化,在排水口采取了净化措施,最大限度地去除污染物。针对这个项目的具体特点,“净”的“海绵城市”措施仍然占主要方面;用,经过污水厂和湿地处理完了回用河道补水;排,防洪排涝,要满足50年一遇的要求;此外,当然要配套景观绿化,包括河道边上人行漫步、小桥、南宁市多样化的植物、夜间灯光照明等等,还要引入信息化管理,对重要的地段进行监控,对河道水质进行检测,集合成一个平台,称为智慧管理。

用地的限制,导致要考虑进一步的措施。

那考河项目设计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出在“用地”上。城市建设二三十年,对城市用地的摄取量太大,都往河道两边都挤,而且没有治理的河道现状情况脏乱差,很多城市河道都有这种情况。要重新建设、重新塑造,对于要采取的工程措施和水生态环境恢复以及居民休闲空间等,用地就得宽一点。但是从现实来看,河道有的地方就是羊肠小道,这就带来了问题——管道铺设,堤岸护坡,还有一些生态的东西要融进去,包括海绵城市的技术措施、下凹绿地、植草沟、调蓄设施等,这些措施要在河道中应用,却面临划定的河道周边的用地控制线太窄的问题,要做这么多事,下管、铺路,还要亲水,没有地怎么能行?

原规划了两座污水厂,也是由于用地紧张最后设计决定在那考河上游附近的用地内做了一座污水处理厂,按照工程设计的原则,截污管线,污水泵站都做好,对污水口进行初级净化。而对于调蓄,从技术措施上,它本身就需要空间,下不了池子,修不了池塘就从管径、管容量入手,既然截流倍数摆在那里,那就从泵站的结合上调整。污水厂放在上游,下游的污水一定要通过泵站进行提升,泵站考虑是不是这一侧没有地了,去对面能不能找到调蓄的地方,泵站能不能生出一个旁路,正常用的时候,污水厂承受不了的时候分到一个旁路上,建一个充分的考虑用地,找一个适宜的调蓄空间。

要“找够地”就需要前后左右调整,跟既有的设施结合起来。例如护坡,说没有地,坡放不下去,就该打桩打桩,该做直立的就做直立的,而且直立的挡墙也可以是生态的,碎石由铅丝笼弄起来透水,就从这些方面考虑,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手段。当然最理想的是放坡,植物也好搞,两栖动物也有活动空间,可惜用地少了。

延伸阅读:

广西首个PPP落地 那考河项目大部分拆迁工作已完成

总体来说,不存在技术障碍。那考河为什么要治理?每年下大雨发洪水,行洪断面不够,下游顶托,所以要治理;为什么要还清水质?水质无序的排放,没有组织地收集、净化,生态已经一塌糊涂了,所以要治理。不是像孙悟空一挥手就好了,这个事很大,但没有什么特神秘的技术。而“地”的大小却很重要。城市河道治理一定要给规划的范围大一点,给河道建设留点生存的空间,河道是最终防线,现在要求做“海绵城市”,不能不给地,我想今后类似项目应该注意这一点。

普遍意义的标准初见雏形,技术集成方案更加成熟

那考河作为一个流域单元,从设计角度看,与往常的工作又不一样,因为PPP让水环境治理更加系统了。

那考河项目作为首个PPP项目因用地条件紧张,呈现的并不宽广,未来可能会被人质疑:看这个河也不宽,怎么就成为典型了呢?每一条河道形成的流域是不一样的,行洪量等各方面也不同,所以要因地制宜,根据用地、业主方的要求,治理、修复、开发进行综合、系统地考虑。那考河算黑臭水体,其普遍意义在于,从流域水环境整体上进行了综合、系统的治理。

目前还未形成系列标准

PPP投资模式把项目的内容和高度一下子拔上去了,形成了流域治理的大系统,有发挥空间,行业内的各种技术能集成在一起施用。那考河的水力条件是用英国的一个数学模型进行了模拟。与常规的污水治理相比,例如污水厂都设BOD、COD、氨氮、总磷等几种指标,而流域水环境治理却还未形成一系列标准,有的地区出过导则。

因为每一个项目差别太大了,每个项目作为一个流域单位,工程内容、投资、要求都不一样,有各种涨价因素,包括污水处理采取的工艺,每一个管道的周期养护费也要重新测算;还有,例如一个河道的巡视投入多少人工,开车还是自行车,耗多少汽油等等,每个项目的复杂程度太大。尤其地质勘探方面,河道周边的地质情况非常复杂,要求地质勘察单位所做的工作要细致,这都是属于技术,社会因素、经济因素都要充分考虑。

这需要靠线性的积累,将来相关项目越来越多,可能会形成一个统计概率上的范围,会更靠谱一点。现在仅仅那考河一个项目完工了,这个不具规律上的参考性。例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经验参数,日本就是在全国范围内统计。每条曲线的参数范围、投资构成等,每个项目都不一样,有的可能偏重地质情况引起的结构措施,有的可能偏重场地、空间引起的工艺措施变化,积累形成了一个规律性的系统标准。所以目前可以先设置一个框架,罗列要考虑的角度,未来形成一个预测模型。

效果为导向,未来道路可能更深、更广

在PPP的投资方看来,你采取什么技术措施都行,只要达到效果和投资合理,当然节省造价为最好,目标在于水质清澈、生态环境好、行洪排涝安全等。那考河项目是怎么来测定这个事的?招标文件中设定:在河道的起点、四分之一处、四分之二处、四分之三处、最后一处,设置五个监测断面,每个断面各水质要达到标准。

花钱的人更关注每一笔是否合理

工期要求紧,PPP要见效果,对工程资金、工程费都进行严格管理——花钱的人更关注每一笔钱是否合理。这让设计院更要主动考虑方案的合理性,每个方案要花多少钱、对应的细节等问题,要投入更多心血。

那考河项目就反映出一个问题,设计方案必须准确,尤其是一些土建施工方法,有一些东西在定额里面是体现不出来的,但是必须对当地情况有了解,项目中北京市政院南宁分院的工作人员就对当地情况非常了解,一说打桩要耗费多少钱都能一一答复,这样才能让投资方信服。

PPP带来的不同,诙谐地说,就是:当前市场上又多了一个“揣着钱的大爷”,让设计单位面对的机会又多了一些,同样也面临新的问题——怎么来更深入地,拿出优化的方案,让投资方信服,依据在哪,为什么花这么多钱,都要说得投资方心服口服。

延伸阅读:

广西首个PPP落地 那考河项目大部分拆迁工作已完成

未来市场将有变化

PPP水环境治理项目预示未来的市场情况将有所变化,例如北京市政院不仅要面临北京的北排、南宁的绿城水务等行业内的专业的合作机构,而且可能其他越来越多的大企业会带着资金来投入环保,这也会形成我们的任务来源,可能是做起重机的、电子行业的,但是有钱、有投资环境的能力,无形中都会形成工程设计单位的市场,这个覆盖面也许越来越大。

同样,工程设计工作也需要转换思维,跟得上形势的变化,要注重新出现的业务范围,例如北京市政院一样的工程设计单位的利润增长点都会在这些范围内,或许会多家竞争一个项目,争得头破血流的,这样的情况或许将更多。不管怎么说,投资的越多,说明对环境治理的资金来源就会越多,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就会越来越好,这是好事。

呼唤“后评估”制度诞生。将来需要形成一种机制,监测包括工程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等是否合理,不让不合理的设计造成运行负担,尤其对于流域治理的效果好坏的评估,需要这样的机制,这会对市场参与各方之间形成约束,会促进行业有效发展。

设计院必须主动考虑一些东西

“水十条”之后,以流域为单元的治理会被大力倡导,同时PPP模式的注入也让行业提出了更加规范的要求。现在不同的投资方业主多了,设计方面就需要尽量一次性提出让投资方满意的方案——我提出来的东西,经过了认真的思考,证据在哪,依据在哪,我不能模凌两可表达我的意思。这要求工程设计更严谨,更让人感觉到创新、有内容,尤其像北京市政院这样的机构要有大型设计院的水平,要抗住自己的牌子。

投融资体制促进设计方面更加进一步地锤炼本领,拿出真正让人接受的东西,以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项目应该大力提倡,能将其做好的重点也在于前期策划,行业内应该呼吁,前期策划要更加全面,从技术角度、资金角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让招标文件一本比一本更精彩、细致、操作性更强,争取能给设计和建设合理的周期。

设计人员岂一个忙字了得?

在近30年的从业生涯中,我参与或负责过的工程项目涉及20多城市,各地都想把水环境治理好,但是并不是都如北京、上海实力雄厚,普遍投资能力有限,而在PPP项目中,环境治理与效果、回报挂钩,谁愿意多掏钱?这个基准很难确定,需要设一个平均数。

水环境治理项目中的设计院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搞装修的”,业主要装修房子,咱得一起把什么样的地板、墙面等各个环节都互相沟通到位,还不能说我付你设计费了这都是你的事,干完后再来挑毛病,相互沟通和讨论这是双方的责任。我们这个项目双方讨论的就不错,频次也高,有点任何细节都不放过的感觉。关键是项目还要开评审会,方案的每个环节都得找专家评审。对于那考河项目,2015年一年,北京至南宁,我往返奔波了十几趟,几乎每个月一趟。

在“海绵城市”的热潮下,最大的事是“着急”,推进项目进度,对设计工期要求紧,对质量要求也高,大家都带着一种很高的心态,都期待设计院能拿出漂亮的方案。我们就对业主有可能置疑或者已经质疑的点上,制做两三个备案,都是针对细节的技术、经济分析。那考河项目中就有将近30个这样的点有备案,设计人员非常辛苦,常有午夜一两点进行完善的情况。尤其有的环节不能乱说,例如,新的地勘没有参数就提出设计方案也不可信。作为设计单位,要对“揣钱的大爷”反复做工作、答疑解惑、完善不足、规避风险、锦上添花,这些工作都做了,事情就对了。设计人员在PPP模式下依然很忙,却又不是一个忙字能概括。

延伸阅读:

广西首个PPP落地 那考河项目大部分拆迁工作已完成

原标题:深挖“水环境治理”:从那考河项目看PPP能带来什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