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节能行业的特征
中国工业节能行业具有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等特征:
国家已将节能列为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钢铁冶金、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存在极大的节能需求,工业能效管理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产品的应用范围较广。下游行业中的钢铁冶金、煤炭矿山等虽属于强周期性行业,存在一定的短期波动,但长期来看该等行业的节能需求呈上升趋势,因此,工业节能市场长期向好。
就单个解决方案的某个特定应用而言,存在一定的区域性,但由于工业能效管理应用行业十分广泛,运输成本占比不大,因此行业区域性不明显。
此外,工业能效管理业务行业呈现一定的季节性,由于主要客户集中于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煤炭矿山、航空装备、电力新能源等五个行业,这些客户大多为大型国有企业,均执行预算管理制度,通常当年第四季度制定次年年度预算,次年第一季度集中审批,次年年中或下半年安排采购招标。受到客户预算制度的影响,业务订单主要在第二、三季度递增,同时,项目验收通常安排在第三、四季度。因此,公司第一、二季度实现的销售收入较少,第三、四季度实现的销售收入较多。
中国工业节能行业经营模式分析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工业节能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工业节能行业形成了三种经营模式:
(一)技术/设备提供商模式
该模式下具体分为两类,技术提供商模式和设备提供商模式。前者以提供节能技术、咨询为主,即为客户提供节能方案所需的能耗分析、技术服务,由客户自行完成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及后续维护。后者则以提供各类节能设备为主,在客户完成前期技术咨询的基础上向客户销售标准化/定制化的节能设备。
(二)能效管理解决方案服务模式
该类企业将节能服务领域特定环节整合为一套整体解决方案,依托于解决方案的设计和研发能力,集成配套设备及控制软件,为客户提供节能综合服务,同时根据需要帮助客户进行人员培训和节能成果的评估。具体而言,该类企业提供的能效管理解决方案包括:
1、沿动力流的第一重节能方案,即通过提供完整的工业电气产品、方案与技术服务,实现在生产环节的节能增效;
2、沿信息流的第二重节能方案,即通过采集生产过程的各项能耗数据,监控能源消耗状况,将企业实际能耗数据进行对标管理,提出针对性的节能改进措施,实现节能的目的;
3、沿管理流的第三重节能方案,即在第二重节能方案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全集成的能源管理系统平台,有效整合能耗数据企业全范围业务信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节能管理决策的依据。
能效管理解决方案服务模式的技术门槛较高,盈利风险较小,且能够产生较高的附加值,是工业节能服务市场未来主流的商业模式。
(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是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包括:能耗分析、方案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节能量确认和保证等一整套的节能服务,并从客户进行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在合同期间,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分享节能效益;合同结束后,全部节能效益和节能设备归客户所有。
该模式是我国近年来开始发展的新型业务模式,但目前在国内占比不高,一方面由于该模式对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能力要求较高,另一方面,该模式下节能服务公司的成本收回及收益取得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普遍10年以上),且该等收益取决于合作方项目的运转效率。若合作方行业不景气、生产线运转效率下降或合作方盈利能力下滑都将增加项目的可持续经营风险。
图表我国工业节能行业的经营模式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原标题:我国工业节能行业发展特征及经营模式分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