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人类对于资源的需求与资源的缺口都已越来越大,而对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则是迄今为止人类解决资源困境最为有效的办法。2007年初参加工作的张艳会,几乎亲历了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快速发展的全过程。进入21世纪,全球70%的矿产资源已从地下搬到了地上,自然资源日益枯竭,

首页> 固废处理> 再生资源> 访谈> 正文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秘书长张艳会:关于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的思考

2016-01-12 10:39 来源: 资源再生杂志社 作者: 张化冰

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人类对于资源的需求与资源的缺口都已越来越大,而对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则是迄今为止人类解决资源困境最为有效的办法。2007年初参加工作的张艳会,几乎亲历了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快速发展的全过程。

进入21世纪,全球70%的矿产资源已从地下搬到了地上,自然资源日益枯竭,资源以垃圾的形式堆积在城市中成为了“城市矿山”,未来资源的循环利用将逐渐取代传统资源生产的模式而成为主流。

有鉴于此,作为循环经济中核心产业的再生资源产业,对于节约资源、缓解资源短缺的矛盾、减轻环境承载压力具有不可替代地重要意义,世界各国纷纷对其投入巨额资金,制定优惠政策,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了资源再生产业快速发展。

从类型上看,再生资源主要包括三大类:金属再生资源、非金属再生资源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覆盖了商品和资源在生产和生活环节流通的全过程,从开采和生产过程的尾矿、伴生矿、工业废渣等,到流通环节的包装、运输,再到终端消费环节产生的各种废弃物。

2007年的中国,还极少有人专门从事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的研究,甚至连找到一篇系统的文字材料都比较困难,新生的中国再生资源行业不管是在技术、人力还是管理水平上都极其匮乏。刚刚参加工作的张艳会,自此几乎亲历了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快速发展的全过程。

梅花香自苦寒来

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在《“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将再生资源解释为“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产生的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以各种形态赋存,但可以通过不同的加工途径而使其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物料的总称。”

2007年5月1日起实施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则将再生资源定义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2007年3月,还差4个月才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张艳会,在几乎已经全部意向就职于国家部、委、办、局的同学们诧异与不解的目光中,兴高采烈地办理了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的入职手续,成为协会当年唯一入职的硕士职员,职责就是研究这些再生资源及相关企业与行业。

时光荏苒,现已成长为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秘书长的张艳会,其经历可谓多姿多彩:入职不久,她便承担了中国再生资源行业首次列入全国污染源普查范围、组织开展再生资源行业产排污系数核算的重大任务;此后还主导编制过诸多不同规模、不同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并总结梳理出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发展机制和园区规划中需注意的关键问题;结合静脉产业园区布点规划技术研究项目对再生资源逆向物流模式展开研究,分析总结了不同品种的再生资源逆向物流模式特征;总结了凝练再生资源行业可复制、可推广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第一次全面、深度接触资源再生领域,是编制2006年的全国再生资源行业年度报告,我负责分析测算再生资源各品种的节能减排效果,那也是我首次独立承担如此重大的任务。”张艳会笑言:“那种庄严、肃穆与忐忑、激动同时在心中反复激荡的感觉,今生都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谈及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张艳会旁征博引、无不了然于心:“在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历程上,中国已先后经历了从完全计划经济时期、完全市场化时期逐步进入到管理制度日益规范、行业聚集度逐渐提升的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发展时期的不同阶段,从管理历程而言,这主要得益于行业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中国资源再生行业的前身——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历史悠久,先后经历了大致三个发展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为了解决社会物资严重匮乏问题,政府大力提倡勤俭节约、收旧利废,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全国废旧物资回收体系。50年代初期,中央财委决定建立重工业部金属回收局,70年代成立了国家物资部和供销合作总社,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处于完全计划经济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的中国经济已经有所恢复,轻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物资匮乏的局面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废旧物资回收发展十分迅速。到70年代末,中国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商业供销部门负责回收城镇居民废旧物品、以物资部门负责回收生产企业废旧物资、以各专业部门负责回收本系统内报废设备和材料的回收网络,是废旧物资回收得以充分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已经有所恢复,轻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物资匮乏的局面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废旧物资回收发展十分迅速。这种以“牙膏换牙皮”为典型代表的回收政策,使中国形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完善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

1984年国家实行流通体制改革,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开放,进入市场化过渡阶段。1986年废物回收利用被确定为“物资再生利用”行业,1987年正式更名为“再生资源”产业。

“十二五期间,国家首次把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也把节能环保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尤其是建立全社会的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体系成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

张艳会说:“特别是最近的国家级行业政策中,都把建立从生产、消费、回收、分拣加工、资源化利用和最终处置全生命周期的资源管理体系提到了促进再生资源行业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且《国务院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意见》中提出了要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逆向物流交易平台,建立再制造旧件回收、产品营销、溯源等信息化管理系统。”

她指出,商务部从2006年开始支持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项目,是国家层面最早对再生资源行业的专项支持,逐步到后来的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项目,以及国家发改委支持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项目,各个管理部门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再生资源行业给予了投资支持。

“一批批国家级再生资源试点示范项目成为了带动行业发展的引擎,中国再生资源行业无论在规模、还是发展方式上都有了突破性的变化。”

她说:“在建设两型社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再生资源行业各个管理部门通过择优奖励和拉动投资的方式支持了行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并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促进资源聚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才培养和骨干企业培育,从而带动了行业发展的模式创新,为行业的规范、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编制的《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十一五”以来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模处于相对稳定、逐步提升的阶段,目前中国有主要再生资源回收企业10万多家,各类回收网点约20万个,规模以上加工厂1万多个,各种回收人员达到1500万人以上。

从2008年开始,中国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量(国内回收量与进口量之和)已经超过了2亿吨,其中2009年还曾达到了2.4亿吨、2015年达到了2.86亿吨(2015年存在统计口径的变化,统计再生资源种类为10类)。

以2014年为例,回收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废旧轮胎、报废船舶、废玻璃、废电池等十类典型再生资源共计2.45亿吨,回收价值达到6446.9亿元;进口废金属、废船舶、废塑料、废纸等再生资源4132.4万吨。近5年来,进口再生资源总量基本维持在每年4000万吨~5000万吨之间。

就此张艳会表示,再生资源不仅已成为国家资源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通过这些资源的利用,为国家节能减排做出了重大贡献。

“仅2014年利用的各类再生资源与利用原生资源相比,就减少矿产资源消耗11.3亿吨,减少能源消耗2.89亿吨标准煤,减少污水排放133.4亿吨,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15.58亿吨。”

她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一次资源的投入量和蓄积量持续增加,再生资源的产生量也会随之增长,而促进再生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已成为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重要抓手。为此,再生资源被形象的称之为“城市矿产”、“城市森林”、“城市油田”等。

“通过对各类资源的生命周期分析,预计在中国的‘十三五’期末和‘十四五’时期,许多以前投入的各类资源将陆续达到报废期,再生资源的国内废弃量将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初步预测2020年中国国内再生资源的可回收量将达到3亿吨。”

就当前中国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状况张艳会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培育,再生资源行业已在其前身——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的基础上经历了凤凰涅槃般的浴火重生,成为了21世纪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

“虽然目前还存在总体分散,以及由于分散所带来的技术水平、行业规范程度不高等问题,但是在行业发展形态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并陆续出现了一批新的行业发展形态。”

就此她特别指出,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面临下游产品价格下跌巨大压力的再生资源资源价值属性已然逐渐淡化,而在价格下行的过程中,其环境公益属性却日渐突出,这也促成了一些能够反映产业内生增长动力、促进创新发展的新方式。

“第一是通过政府管理力度、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行业发展的内生需求,出现了一批龙头企业,产业集团化发展趋势明显。”

据初步统计,目前中国有3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开展了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业务,一批央企和大型国有企业开始进入再生资源产业,再生资源行业的国际合作项目日益增多。

此外,历经多年发展,再生资源行业出现了诸如以格林美为代表的技术驱动型的集回收、利用、最终处置于一体的全领域上市公司,以打造报废汽车循环利用全产业链为特色的玉成公司,以及开展再生塑料高值高质化利用的广东金发科技等技术、管理、网络体系都具有较好基础的骨干企业,还有从汽车生产装备生产线制造到报废汽车逆向拆解利用延伸的天奇股份等。

“第二是园区化特点显著。中国再生资源行业虽然总体上呈现高度分散的状态,但是同时也存在各类再生资源相对聚集的特点,不同的品种已经在一些地区形成了资源的相对聚集。在这些地区,回收经营户互相带动、分布在一块相对集中的区域,有些地区再生资源产业已经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张艳会就此强调,园区化对于存在小、散特点的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园区化能够实现资源的适度规模聚集、形成园区内产业链条,实现污染的集中治理,加强与地方经济的紧密互动、形成公共服务和交流平台,形成区域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合力。

图:产业拉动型再生资源园区发展示意图

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大大小小的各类再生资源产业园区数百家,就其发展特点而言,可分为原料聚集型、产业拉动型、技术驱动型、政策监管型以及专业化的再生资源产业园区。

“正如日本有26个静脉产业园区一样,中国的管理部门根据产业发展和管理的需要,也批准建设了49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1个进口再生资源‘圈区管理’试点园区和3个静脉产业类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在这些国家级园区乃至省级园区、市级园区的带动下,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已经呈现资源适度聚集的发展特点。”

“第三是融合发展特点明显。再生资源行业涉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与各个行业的融合、联动,从而实现绿色发展、包容发展是需要再生资源产业一直不断探索的事情,特别是与互联网+的融合已经达到实质推进阶段。”

张艳会指出,在再生资源产业回收利用体系的内在需求以及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号召下,业内骨干企业纷纷开始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批效果显著的以融合“互联网+”为特点的再生资源回收模式。

她说:“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也配合商务部陆续总结、凝练、推广了一批再生资源回收创新模式,包括具有智能便捷多品种回收特点的回收哥以及实现生活垃圾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合一的桑德云平台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人类对于资源的需求与资源的缺口都已越来越大,而对以“城市矿山”为代表的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则是迄今为止人类解决资源困境最为有效的办法。

对于中国再生资源行业的未来发展,张艳会也进行了长期的系统研究与科学的缜密思考。她坦言,身为一个资源再生产业人,虽然只是“些小吾曹州县吏”,但也“一枝一叶总关情”。

张艳会认为,随着下游产品价格急速下跌和人力管理成本日益提升的双重压力,再生资源行业近年已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如要突破重围、走出行业发展困境,首当其冲是要对行业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完善。

“尤其是需要对生产、消费、回收、利用、处置和管理各相关方责任制度的明确,以及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确立。”

她说:“但是法律、法规体系的修订完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制度完善之前,还需要行业自我变革、创新模式,寻找出一条转型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提出了“再生物资”的理论,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将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产业化、规模化,成为产值巨大的“第四产业”。但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剧烈阵痛,出现了大幅度的萎缩甚至倒退,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大力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高消耗、高能耗的直线型经济模式,过于强调对天然资源的开采和索取,资源的短缺暂时得到了缓解,但却忽略了对再生资源的利用;二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由于政企分开和管理职能的取消,大量回收利用企业无法适应角色转变和市场竞争,最终倒闭或惨淡经营;三是由于生活状况的不断改善使得不少人和一些地方政府对再生资源行业存在错误认识,片面认为再生资源就是“收破烂儿”、“捡垃圾”,有损城市形象,人们对再生资源的思想认识和政府的政策及资金扶植力度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

就此张艳会表示,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需要从三个方面予以着手:融合“互联网+”,创新驱动行业发展;以园区为载体,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紧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主动出击。

她指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规范和完善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也是影响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虽然从国家管理部门到行业龙头企业也都在规范回收体系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但目前来看,融合互联网、物联网这个具有互动性、包容性的工具,是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

她强调,由于互联网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包容性和互通特点,与不同的产业融合将形成不同的发展形态:“如互联网与传统集市的结合形成了淘宝,互联网与传统百货商场的结合形成了京东,那么互联网与再生资源行业融合之后将会产生哪些变化呢?我认为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实践检验。”

张艳会认为,再生资源行业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需要厘清再生资源逆向物流本身的特点和关键节点,之后才能实现与互联网更好的融合。

“首先,再生资源具有种类繁多、企业参差不齐、回收利用环节多、标准化基础薄弱的特点,同时也有资源量大、资金流大、流动性好的优点。”

“其次,与其他物流方式相比,再生资源逆向物流强调商物融合的回收功能和加工功能,本身是一种生产过程,在回收、中转的过程中由于分拣、去除杂质等生产过程能够创造物质资料的实用价值,除了运输和仓储等基础功能外,对流通加工功能的要求较高。”

二是再生资源融合“互联网+”,除利用好行业本身盈利点的同时,一定要融合其他的增值服务。

“这主要是由再生资源资源分散的特点和较高的流通加工功能特点所决定的,因此理顺再生资源最前端的回收环节需要付出很高的人力、物力成本,仅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本身的盈利能力是无法负担逆向物流体系的巨大成本的,所以就要融合增值服务功能。”

“首先是要利用金融工具,开展再生资源全产业链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通过供应链融资针对性地解决上下游中薄弱环节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打通上下游融资瓶颈,提高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

“其次是需要充分利用再生资源逆向物流体系的网点布局广、接近消费者等特点,利用互联网+工具,多开发一些能够融合在再生资源逆向物流体系中的便民服务。”

三是“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创新模式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这首先就需要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和推广,培育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改变他们对废旧物品的处理方式,逐步形成居民对“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平台的依赖性,形成稳定的消费粘性,才能形成“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平台的自造血能力。”

四是“互联网+再生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新鲜事物,国际上目前也不存在成熟的“互联网+再生资源”发展模式。

“一方面互联网本身也是近几年才逐渐发展成熟的,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原有的垃圾回收处理方式对‘互联网+’的需求没有中国迫切,所以需要再生资源行业的从业人员根据中国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特点,自己摸索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再生资源’发展方式。”

张艳会就此特别指出,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是贯穿城市消费环节、生产环节和最终处置环节的全过程产业,而园区化是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再生资源园区的规划运营过程中,需要转换思路。

“要紧密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求,对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消费理念的转变、城市生产方式的提升以及城市生态化的建设起到良好的服务功能,使得城市产业之间、生产与生活系统之间实现循环式布局、循环式组合、循环式流通。”她说:“未来新型城镇应实现资源利用可循环、环境容量可承载、经济发展可持续。”

张艳会强调,未来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发展,将会围绕“产、商、融、住、学”相结合的产业开发模式,形成“产业延伸链、金融投资核、商业发展面、生态居住区、宣传教育线、生态发展轴”的主体发展结构,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引擎。

“要结合不同地区产业的业态差异、区域资源整合差异、目标市场差异,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批带动面大、产业形式多样、产业内容丰富的再生资源园区创新模式。”

她表示,在新经济常态下的再生资源行业,要实现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在更大的范围、更大的空间来推动资源要素的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拓展发展的路径。

她说:“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欧洲南部、非洲东部的广大地区联系在一起,覆盖40多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0亿,经济总量超过20万亿美元,区域内不仅有丰富的一次资源和能源,也有大量的、优质的二次资源——沿线国家聚集了世界上60%以上的二次资源,蓄积了超过几十亿吨的废金属、塑料等二次优质资源量。”

事实上,“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多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禀赋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所有这些国家的共识。在加强国际和区域绿色发展、循环发展成为“一路一带”沿途各国实现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大背景下,不断加强再生资源领域的政策交流与能力建设,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平台与网络也已是必然趋势。

“中国再生资源企业要想走出去,战略要成体系、有计划,一方面要通过社会组织加强政策沟通、文化交流、学术交流、技术研究等,营造良好合作环境;另一方面再生资源企业应形成产业集群,通过和东道国的合作在其国内建立产业园区、开发区,以获得所在国家比较好的产业政策。”

张艳会说:“最后,相关企业还应建设商贸物流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利用东道主国家的政策管理优势,与当地企业一起开展全球业务。”

就此她特别强调,再生资源行业的骨干企业应紧抓“一带一路”这个极其难得的战略机遇,将中国再生资源行业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逐步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这也是实现中国再生资源行业优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